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停车暂借问(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合作愉快!”

柏千阳在闯进萧天翔的办公室之前,已经是破釜沉舟的心态。不得不承认,是夏舟鼓励了他。她是个一旦认定就可以玩命的人,不像他那样瞻前顾后。夏舟说:“就算他不同意又怎么样,大不了你辞职,不在骄阳干了。我手里有钱,咱们可以挥霍好一阵子。”

那一刻,他突然有些感激夏舟,没想到几年不见,最后竟是她给了自己这种力量,让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但狡黠如柏千阳,他绝不会真的孤注一掷。见萧天翔之前,他已经谈过了好几家出版公司,每一家都已经深入到了合约阶段,他胸有成竹地杀进萧天翔的办公室,将自己的计划——同步推出科幻、言情和宫斗三位新作者——阐述清楚,等萧天翔一句答复。

柏千阳想好了,萧天翔一旦摇头,走出这个办公室的门,他就马上跟其他公司展开合作。

“你要求沈芸昭不碰这个项目,对公司来说,有些不合规矩呢。”萧天翔微笑着说。

“萧总自己也不是一个守陈规的人,我听说当年您从出版社出来的原因,正是不认同单位那些陈腐老旧的观念,才得罪了领导。如果能效仿萧总走同一条路,我没什么可遗憾的。”柏千阳甚至有些挑衅地说。

“你似乎很有把握我会答应你。”

“萧总是个生意人,这么好的生意怎么会不做?沈芸昭只不过是骄阳的一个员工,无非比我资深一些,之前您顾及她的面子,作为管理者要维持公司的平衡,我能理解。但现在面对这样的大生意,如果连她都可以左右您的判断,骄阳对于我来说也就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柏千阳掏出一根烟,在得到萧天翔的许可之后,他点燃了它。

“你要求在这个项目中,你个人要与公司共同拥有这几个新作者的品牌所有权,这个我需要想一想。”

“萧总,您没有时间想了,我今天来跟您谈,目的只有一个——我绝对不会把他们的品牌所有权放给公司。如果您不答应,明天下午您就会看到其他出版公司发布跟我合作的相关信息了。今天我敢走进来,就敢赌上自己的明天。”

“既然你有其他机会,为什么依然选骄阳?”

“骄阳的各个部门我最熟悉,操作起来不需要磨合,而且不可否认骄阳依然是业界大拿,最关键的是,从哪里跌倒的,我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有个性,我喜欢你!”

“那么答案是?”

“合作愉快。我专门为你成立一个项目研发部,你需要人手直接告诉我。”

“谢谢萧总,当然,您也要谢谢我帮您赚钱。”

“当然,不过有一点我需要纠正一下,当年我被出版社开除,不是传说中所谓的与旧派观念做斗争,那美化了我。我只不过不满意传统出版社的薪金,渴望自己成就一番事业,所以离职创业。这在当时是不可理喻的行为,所以我看好你,你让我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谢谢萧总,我希望自己比当年的您更勇猛!”柏千阳笑呵呵地吐了口烟,然后迫不及待地发了短信告诉许愿这个好消息。

他们几人见面次数越来越少。大家内心都知道,短暂的热闹与欢愉带来不了什么,他们都要自己去面对人生的难题。互相勉励、互赠鸡汤这种方式,在毕业之后已经不管用了,他们所要做的,是狠下心肠,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尽管前方并不一定是他们最初想去的地方。

2007年秋天,一阵秋雨过后,北京转凉。

柏千阳趁着周末,一个人去逛书店。他走马观花地去了好几家民营书店,在畅销书的专柜上看见重要的位置都被他旗下的作品占据了,随手拿起一本《我当皇帝的那些年》,再拿起一本《少女心事的漂流瓶》,都是时下热卖的畅销书。

他当然知道这些都是垃圾,他自家的书柜里从不会陈列,但这是他的事业,他的目的很单纯——不走心,只赚钱,他要名要利。这样清清楚楚地分开工作与生活,反而更开心。

来北京之前,很多人跟他说,北京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现在他觉得这句话是放屁,北京很包容,它虽然容得下各种各样的你,但它也只会让一种你过得开心,那就是不停地往上爬,有名有利的你。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个城市里过得快乐风光,否则你就做个底层的loser,又何必赖在这里自取其辱?

他也发现了玉蝴蝶的新书,在层出不穷的新作家打压下,她的热度大不如前。柏千阳拿起她的书翻了翻,笑了笑,放回原位。

他猜得没错,过不了多久玉蝴蝶就会被取代。这样的操作模式,策划人才是真正的灵魂,作家只是棋子,棋子是没有生命力的。

同时他也发现了《木兰》,这套系列书一本接一本安静地面世,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却默默地出到了第三本。他打听了一下,销量还不错,它制作精良、考究,内容质量很高,精准地抓到了小众文艺青年的心,还有句拽拽的口号:我只想遇见懂我的人。

柏千阳摸了摸有点牛皮纸质感的封面,有些欣慰,于是他把市面上已有的三本都买了。距上次在骄阳楼下餐厅不欢而散,他与许愿已经快一年没见了。

不过咱俩都混得挺好的。他这样想,心里却感到一阵莫名的感伤。

夏舟任职的这家留学服务中心主要办新西兰的业务,她的工作是给一些基础语言不过关的学生做培训。她看着这些穿着时髦的小孩儿,觉得有些滑稽,高中毕业时她原本是可以去新西兰的,她的父亲想送她出国作为补偿,也得到了夏太太的认可,但她自己坚持考联大放弃了这样的机会,现在却在这儿服务这群要去新西兰的小孩儿。

她的工作并不繁重,每天下午五点就下班了,她会走过一段拥堵的路段,然后再打车,在家附近的菜市场下车,买了菜带回家,确认柏千阳是否回家吃饭后再决定做几个菜。

她挺享受这个过程的,渐渐遗忘了在长沙时那些阴郁的过往。每当母亲和在英国念书的哥哥打电话来时,她都千篇一律地回答“挺好的”“没问题”“我们过得不错”。她觉得只要跟柏千阳在一起就很好,以她的想象力也不知道更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至少不会更差了吧?

打开门,夏舟看见柏千阳已经坐在沙发上睡着了。她轻手轻脚地换了鞋,把菜先放在水槽泡着,给他倒了杯茶放在茶几上,看见茶几上放了几本未拆封的书。

柏千阳醒来了,睡眼惺忪地说:“回来了啊。”

“对不起,我把你吵醒了。”

“没事,我本来也醒了,暖气开了,有点犯困。”

“这书叫《木兰》,是指我们联大的木兰路吗?”她坐下,拿起其中一本看了看,“许愿主编?是你那个哥们儿吗?”

“对,是他。”

她见他似乎没有兴致继续聊下去,于是放下书,去厨房做饭。这些日子她的厨艺见长,在长沙时偶尔炒个蛋炒饭、煮碗面,来北京后她收藏了一个美食网站,每天照着菜谱来。有一次煎鱼,结果电脑死机,网页刷新不了,只得重启,但鱼已经下锅,重启那会儿生生把鱼给煎煳了。她把这些琐事在电话里讲给她哥哥听,言谈之间轻松欢笑着,哥哥觉得她是真的走出了阴影,至少已经接纳了新的生活。哥哥跟她虽然同父异母,却是个善良的男孩儿,这些年一直很照顾她们母女。这可能是在这样残缺的家庭里长大的她比较幸运的地方吧。

她做了冬瓜排骨汤、青椒猪耳、牛肉炒茭白,还蒸了一条鱼。对于两个人的晚餐来说算是丰盛,柏千阳有点饿了,大口吃了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