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期02(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一期02

同书一三《寺观门·县城》“西隐寺”条云:

西城七图。

同书二《街巷门》“隐仙巷”条云:

西隐寺西南。

同书同卷《津梁门》“天香桥”条云:

演武场西南。跨清镜塘。

又,“听莺桥”条云:

西隐寺前跨东库泾,名宝莲。元僧悦可建。明僧秉厚重建。程嘉燧更今名。

同书三十《古迹门》“鹤槎山”条云:

南翔北三里。韩世忠所筑烽墩。建炎四年世忠由平江移军海上县境中,营势联络,故多遗迹。土人掘地得瓶,名“韩瓶”,云是军中酒器。黄渡朱家村旁新河底尤多。

同书同卷同门“城头”条云:

龚志云,在县南二十里,周围二顷。中有殿址,旧传风雨之夕,尝闻音乐,或见仙女环走,未详何人所筑。今俗呼“城头”。

《列朝诗集》丁一三唐处士时升《田家即事四首》之一云:

江村女儿喜行舟,江上人家吉贝秋。缘岸荻花三四里,石桥南去见城头。

《嘉定县志》一《市镇门》“南境南翔镇”条略云:

县治南二十四里,宋元间创,以寺名。东西五里,南北三里。布商辏集,富甲诸镇。其地有上槎、中槎、下槎三浦,故又名槎溪。或言张骞乘槎至此,附会之说也。

《松圆浪淘集》“雪江一五”《八月过薖斋留宿》云:

江浅潮仍涨,城南放舸轻。园林长偃卧,水竹自逢迎。桂满华轮缺,畦香白露盈。酒阑闻曲后,愁绝独沾缨。

《耦耕堂存稿》诗中《〔崇祯七年甲戌〕四月二日过鲁生家作》云:

多年不复到南村,水木依然竹亚门。剩客旧题留几阁,故人兼味具盘飧。莺啼乔木知春晚,蜂绕藤花得日喧。同上小航重笑语,前溪纤月正黄昏。

同书下《〔崇祯十二年己卯〕四月同潘方儒、郑彦逸再过鲁生薖斋》(寅恪案:此题前第五题为《元旦和牧斋韵》,前第四题为《同泰和季公惜别用前韵》,前第二题为《瞿稼轩五十》,前第一题为《送别萧伯玉》。检《初学集·丙舍诗集(上)》,牧斋皆有与孟阳此四题相关之作。故知崇祯十二年己卯春间孟阳亦在常熟,是年首夏,则已返嘉定矣)云:

经过已是数年余,又值清和四月初。小艇渔湾浑昔梦,空梁歌馆半成墟。孤怀自怯看遗画,老眼犹堪强细书。他日村酤不须设,只尝林果摘园蔬。

《嘉定县志》三十《第宅园亭门》“嘉隐园”条云:

鹤槎山北,刑部郎张景韶辟。

同书一六《宦迹门·张任传》附景韶传略云:

景韶,字公绍,以荫授南太仆典簿。〔仕至〕刑部云南司郎中。崇祯〔六年〕癸酉以公事牵连下狱。久之,放归。邑漕永折与有力焉。

同书一九《文学门·张凝元传》略云:

张凝元,字抚五,一字桐山,居南翔。明刑部郎景韶子。诸生。幼嗜学,为侯、黄两忠节所器重。覃精古籍,日事校雠。诗出入唐、宋,尤神似范、陆。癸亥卒,年六十五。

同书三十《第宅园亭门》“张氏园”条云:

南门外西南。太学生张士慤辟。士慤,字实甫,参政恒子。(寅恪案:恒事迹见《嘉定县志》一六《宦迹门·张恒传》。)

《耦耕堂存稿》诗中《三月晦日过张子石留宿,同茂初兄作》云:

晓雨看消巷陌尘,茶香次第酒清醇。深房散帙仍留宿,秉烛为欢又送春。凭仗风流皤腹客,料量诗酒白头人。明朝更逐东园会,蔬笋盘筵不厌频。

《嘉定县志》三十《第宅园亭门》“杞园”条云:

南翔镇,诸生张鸿磐辟。中有只鹤亭、芳讯阁。枸杞树大,可数围,故名。

同书一九《文学门·张鸿磐传》云:

张鸿磐,字子石,侍郎任从孙。诸生。书法苍劲,诗古文词有乡先正典型。游浙闽,与范景文、黄道周酬唱。道周和诗有“圣朝何日下干旌”句。(寅恪案:依《南翔镇志》六《张鸿磐传》所附道周和诗,“干旌”当作“旌竿”。盖鸿磐原诗本是“竿”字韵脚也。)性好义,天启末,前邑令胡士容以不拜珰祠被逮,拟重辟。鸿磐鸠千金,赴京营救,得免。崇祯末,部议复邑漕。鸿磐与侯汸、申荃芳伏阙上书,得永折。刑部尚书徐石麒以人才荐,固辞。乙酉后,冒万死周旋侯氏家难,尤人所难。康熙间举乡饮大宾。戊午卒,年八十六。(《南翔镇志》六《文学门·张鸿磐传》略云:“康熙间,举乡饮大宾。年八十七。”与此微异。又可参《松圆浪淘集》“雪江十五”《寿张子石母夫人》诗,《有学集》一九《张子石西楼诗序》,同书四六《书张子石临兰亭卷》,同书二三及《牧斋外集》十《嘉定张子石六十序》并《外集》二五《题张子石湘游篇小引》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