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台州水陆战金师 塞上燕脂凝夜紫(第4页)
李迒居中,两边分别是木易、史浩、邹渊、邹润叔侄,跟着杀进来的除了少数官兵,余者都是木易的义勇团义士及史浩的亲兵卫队。侍卫们此时士气倍增,奋勇参战。
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将朝赵构参拜,禀道:“张浚部被金骑堵截在外,正在血战。”
一个探马朝李迒禀道:“金兀术的舟师正在赶来,离此三百里地。李纲部走水路勤王,正从海边赶来。”
“再探!”李迒说着,奋力挑开左中右夹击的三名金将。
双方一直激战到黄昏,金军前锋已毁,山下仍有绵延的金兵涌来,一看就是气势磅礴的中军部队。李迒请求木易带着义士引开逼近的金骑,又与赵构换装驰马北山奋勇截敌,朝山下大喊三声:“赵构在此,大宋天子受神庇佑,挡我者死!”
这三声呐喊果然吸引了金骑,集中兵力朝他涌来。
南山坡上,赵构带着后宫诸人、宫娥、太监,由一队侍卫保驾,借着山势掩护,悄悄地向山下撤退。
北山孤峰,层峦叠嶂,李迒带着几百名将士守住隘道,用巨石砸退金骑,正要撤退,不料却被又一队金骑咬住,一时伤亡严重。
紧要关头,木易带着义勇团杀了过来,大叫:“快跟我走!”
李迒、木易、邹渊、邹润及众义士和金军苦战,陷入重围,木易、邹渊、邹润都挂了彩,多名义士受伤,仍不顾生死力挫金人,为众人杀出一条血路。
邹渊将手中武器舞得虎虎生风,杀退了一拨拨敌人,忽眼前一黑栽下马来,顿被金兵围住,数把刀架住脖子。
感受着钢刀的冷气慢慢蚀透颈骨,看着又一队宋军杀来,与李迒木易部分击合围金骑,邹渊的嘴角溢出凄惨笑意……
通往温州海边的官道上人马络绎不绝,除了义士就是官兵。逃难的百姓很少,之前多已逃亡。附近的村落都荒无人烟,狼狗在撕咬着发臭的尸体,苍蝇在血泊里嗡嗡地飞。
邹润被几位义士架住往前走,拼命地挣扎着,不住地狂叫:“我要给叔叔报仇!放开我!”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十年不晚,那是年轻人的事。老子都一把年纪了,不行!”
“回去是白白送命!”
“放手!老子不想活了!”
不停挣扎的邹润被木易一枪打晕,拖到马上。
李迒打马过来,擦擦脸上的血迹,问道:“师傅,你从哪里来的?我姐姐他们呢?”
木易一手抓着邹润,一手指向远方:“她们在海边的林子里候着。”
李迒有些惊诧:“颜蓉他们也在那里,咱们一起走。”
“好吧。”
“估计张浚已护着官家上了御舟,金人前锋和中军受挫、整合后必会追来,咱们要快些。”
两人急忙打马向前,撤退的将士们络绎不绝地跟在后面。史浩从后面跟上来。他习文演武十几年,目前第一次打仗。虽然惊心动魄,却也兴奋刺激,他朝李迒行礼道:“浩儿见过李叔叔!”
“不用行礼,快走吧。”李迒看看史浩,眉际几点血迹,眼梢一丝困乏,难掩青春活力,让他羡慕。又听木易道:“你姐姐十分不放心,才叫我来寻你、助你。我们一路追踪,先到了台州,打听得赵构乘舟南下,便料定你也随驾下来,我等沿海追赶,急得丢了行李,果不其然,追到了你。”
“师父,您的义勇团十分骁勇。”
“他们,大多是当年在莱州训练的水魅,可惜这一路死了不少。”
“听说金兀术已训练了水师,往后怕是要打水仗了。”
“打水仗,这些水魅正好派上用场。我可是为你,不为别的。”
“这还用说?徒儿岂不了解师父!”
夜幕深重,海上吹过千载不变的风。张浚、李纲、李唐早雇了战船和民船两百多艘,在海上候着,备足了辎重,接了赵构及后宫诸人上船,备了饭食。赵构及后宫诸人在舱内用饭。将士们把战船排列在外围,将御舟围在中间。又有左相吕颐浩、参知政事王绹、右相范宗尹、枢密使赵鼎带着家眷先后赶来,上了御舟拜见赵构。君臣们相顾落泪,狼狈、凄然。
忽一支约有几千人的船队从西南方向驶来,灯笼火把在海面上如同游龙。张浚忙命迎战,却又疑惑,若是金兵,必不会从这个方向袭来。
一个浪里钻巡舟极快地靠近大船,一个精壮将官抱拳禀道:“雁**山义军前来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