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雪肌不受尘俗侵 香脸半开娇旖旎(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清照将身子坐直,端然道:“大可不必,直接进宫见吴婕妤好了。”转念又问,“进帖子诗会,你以为我哪首词比较好些?”

赵明诚变戏法般拿出一个绣满密密麻麻文字的粉帕,在妻子面前抖着,笑道:“依我看,就这首,寂寞深闺,深闺之愁,冠绝古今。”

李清照捏他鼻子,打趣道:“美的你,我这是为别人写的,已送往宫里。”

赵明诚故做恼怒地捉住她双手:“谁?我劈了他!”

李清照笑不可遏,朝赵明诚映在墙上的影子努嘴:“就是他,你去劈啊!”

时间过得飞快,李清照一连几日都在为进宫做准备,衣服、头饰、帷帽、鞋子、手帕,无一不是精挑细选。到了进宫之日,夫妻们五更起床,进食已毕,赵明诚自扮车夫,驾着李清照乘坐的马车出了青州城门,驶向通往汴京的官道。

青州离汴京一千多里路,赵明诚一路算计着时间,走了整整十几日,于端午前一日后半晌,由汴京东北的济郓大道靠近了五丈河,这儿是东路诸道州入京的必经之地。

赵明诚驾马车驶过五丈河上的小横桥、广备桥、蔡市桥、青晖桥、染院桥,来到新曹门外,经过守城士卒大呼小叫的盘查,马车缓缓进入汴京城门。

一进入城门便听得市声鼎沸、人群熙攘。李清照止不住挑帘观望,只见汴京城与过去大不一样,到处是歌台舞榭,酒市花楼,富贵繁华,锦天绣地。

黄昏时分,马车进入御街,李清照睫毛乱颤,攥着车帘的手在发抖。这里的巍峨重楼,封印着她的青春影像。自从被遣离赵府,十几年不曾涉足此地。

各地灾荒严重,御街繁花不减。潘楼街住宅与商店分段布置,花光满空,箫鼓喧嚣。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左边是金银彩帛交易之地,屋宇雄壮,门面广阔。右边青楼画阁绣户珠帘,有勾栏、瓦子云集的瓦市,由各种杂技、游艺表演、茶楼、酒馆组成。这样的娱乐场所全城共有五六处之多。

端午佳节,热闹更胜往时。大宅门前挂着艳红的灯笼。官宅里宴会不辍,歌舞不息。作坊门前演着皮影戏,引得城墙上的守兵频频张望。大街小巷都是买香袋的,五颜六色的香袋吸引着少女、孩子的眼光。卖粽子、寿桃的也在各处叫卖。雄黄酒摆在卖酒的店铺门前。各种糕点茶点销势良好。

马车靠近宫城东门晨晖门,赵明诚假扮的车夫赵三出示镶金腰牌,守卫放行,赵明诚驾车进入拱形城门,绕着城墙内侧的复道走,并指着沿途的巍峨宫殿向李清照讲述:“后宫内苑在这宫城西北方向,咱们走的是晨晖门,西门丽泽门,南门丽正门,北门和宁门。主要殿宇有仁明殿、光华殿、坤宁殿、慈元殿、延福殿、蕊珠殿、翠寒殿等。这些雅致而诗意的名字,皆为官家所取。”

“东南方是进行大朝会的大庆殿、勤政殿,官家的寝殿为福宁殿、延和殿,进膳在嘉明殿。另有宣德殿、集英殿、崇政殿等。东宫紧挨着前朝,有博雅楼、绣春堂等园林建筑……”

听他说个没完,李清照蹙眉道:“我要先去玉英阁拜会吴婕妤。”

赵明诚朝后一笑,扬声道:“夫人,赵三听命便是!”

玉英阁坐落在凝和殿左翼,凝和殿挨着杏岗。马车绕着内城墙的复道行了一程,再向南拐,吱吱咛咛地绕过杏岗一带的岗坡路段,驶向凝和殿方向。一路行人络绎,官吏、太监、侍卫、宫娥,也有锦衣华颜的贵胄公子、千金结伴游赏,身边跟着衣着光鲜的丫鬟、小厮。

绿杏挑开车帘,一阵凉风扑面而来,李清照的倦意被吹走大半,取下帷帽,看着杏林道:“此处原是背靠城墙的一个小土坡,官家命上面遍植杏林,取名杏岗。”指着林中那一簇簇茅亭、修竹,心驰神往,“一到春天,处处都是杏花,衬以茅草、青竹,别有野趣。”

赵明诚虽则车夫装扮,仍是器宇轩昂。马车正走着上坡路,两匹马伸着脖子,蹬着四蹄,分外卖力。想是长途跋涉不曾歇息,鬃毛已经湿透。

路旁是一望无际的杏林。林中杏树稠密,绿叶葳蕤,其间点缀着累累果实,在这样的天气里,让人望之惬意。有几个锦衣华服的少女在杏林里摘杏子,十分热闹。

绿杏打着车帘,看着缀满枝头的杏子口齿生津,十分艳羡地指着杏林道:“夫人您看,那么多人都在摘杏吃。”

李清照摇头笑道:“能涉足此地的,不是皇亲贵胄就是高官显贵,个个都是非同寻常的身份。她们摘杏不是为吃,乃是情趣所致。”

“摘杏不是为吃,乃是情趣所致?”绿杏将后一句话听得似懂非懂,不觉皱眉,愁闷地嗯了一声,低头看着自己指甲上染的丹蔻,再也无话。

马车在凝和殿前的广场上徐徐停下,自有执事太监过来招呼,询问姓名,并做记录。赵明诚自称赵三,说明事体。太监好脾气地引着赵明诚去停车拴马,并有食宿款待。

李清照正朝凝和殿张望,便有四个艳妆宫娥迎了上来,一齐向她行礼。为首宫娥神情恭谨道:“奴婢奉婕妤娘娘之命,在此迎候易安居士多时。”

李清照屈身还礼,诧异道:“婕妤娘娘如何知道我的行程?”

为首宫娥笑道:“待会儿见了我家娘娘,居士自然明白。”

绿杏也不怕生,抬头问道:“这位姐姐,你如何识得我家夫人?”

那宫娥见绿杏长得可爱,便伸手拧拧她艳红的脸:“待会儿见了我家娘娘,你自然晓得。”

华灯初上时分,为首宫娥引着李清照朝宫里走。纵横交织的甬道被宫灯簇拥着,绵延起伏。宫娥的薄底靴踏地有声。绿杏紧跟着李清照走,生怕一不小心就被落下。李清照在一处回廊旁扭头向西方,只见极远的殿宇之外,半天皆是绚烂的晚霞,变换流离的颜色。

一行人走过数条甬道、廊道,穿越几个月洞门,所行处只见宫娥太监行色匆匆,沿路各色灯笼变得浓密,灯火更加明亮,映着水袖明眸细腰,脂粉花香飘拂。李清照只感到空气黏稠,十分压抑。忽迎面走过来一个步辇,恰恰停在道路中间,八个宫娥一字排开,将李清照几人拦住。步辇上的丽人明眸皓齿,盈盈细腰,一身真红宫装,神情冷傲。

引着李清照的宫娥一齐驻足跪礼:“贵妃娘娘吉祥!”

那丽人打量了李清照半晌,倏忽迸发出冷笑:“哟,我道是吴婕妤怎么打扮成这样,却原来是你。久仰,久仰!”

绿杏一听就愣住了,偷扯李清照衣袖,低声道:“夫人,她怎么认得您?”

李清照走得久了,满脸都是细密的汗珠,跪地行礼:“民妇李清照,拜见娘娘。”

那丽人在辇上一挥帕子:“大才女的礼,我可受不起!”步辇扬长而去,丽人的斥责被风吹来,“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是谁?居然上赶着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