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汴京浮华如梦烟 此花不与群花比(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王月新不屑道:“一个太监,有些经文根底,曾拜宦官李宪门下,李宪在西北担任监军多年,童贯跟随他出入前线,也算能文能武,这使他在宦官中极不寻常。此人外表阳刚,性情乖巧,心细如发,大智若愚,出手慷慨,后宫妃嫔、宦官、宫女、天子近臣无不笼络……”

少女可不管童贯如何,只管笑道:“新皇登基恩泽天下。我父亲由礼部典制司主事晋升礼部侍郎,苏门四学士也调了合适位置。如今又要将我师祖召回,真是大快人心!”

一丝灿光穿越紫锦帷幔,照亮王月新眉目:“蔡京女儿蔡姬因是庶女,成了瑞王侧妃,一直想僭越正妃王氏、侧妃郑氏。谁知赵佶将王氏册后,册郑氏为贵妃。她只有屈身后宫第三——贤妃,见向太后主持选秀填充后宫,眼都红了。”

秋菊走到门口,被阳光闪花了眼,急忙举手遮挡,扬声告诫洒扫的下人:

“今儿要宴请苏门四学士,各处一定要拾掇干净了。若有不妥,定打板子。”

筵席在傍晚开始,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等不论职位,以年龄坐定,上首主宾位空着,以敬苏轼。灯光摇曳,满室馨香。众人举杯同饮,欢声笑语不绝于耳。黄庭坚捧着青瓷酒盏,满面喜庆:“新皇登基,惠及万民,可喜可贺。”

秦观相貌清奇,颔首微笑:“新皇酷爱花鸟、书画,创立瘦金体,倡导文艺,复兴五代旧制‘翰林图画院’,召集了一帮文人雅士,一时惠风和畅,洛阳纸贵,士林们都赞不绝口。”

酒过三巡,众人畅所欲言,各自尽兴。李清照从母亲身旁站起来,执壶笑道:“侄女何幸,得以聆听诸位叔伯教诲,今儿敬上薄酒一杯,略表钦佩。”

李格非笑道:“照儿,先敬你苏爷爷。你这些师伯、师叔都是当世一流大家,更具欣赏目光,更敬仰、重视才学,甚少有世俗偏见,个个当得你一拜。”

李清照倩然一笑:“女儿感谢苏爷爷及众位师伯师叔的赞赏、鼓励,要以苏爷爷及众位师伯师叔为楷模,努力塑造自己。”

黄庭坚词作思致高远,喝了李清照敬的酒,捋须朗笑:“我这侄女秉承了优秀家风,脚下又是一片沃土,整日埋头于浩繁史卷,感受着浓厚的诗学氛围,才情会迅速地抽枝、蓬勃。”转面李格非,“以后宫中有了进帖子诗会,一定要鼓励侄女参与。”

王月新道:“宫里正在为大行皇帝守丧,三年内怕是难有诗会了吧。”

李格非接道:“君在亲前,君礼大于亲礼,新皇继位,要定元开年,守孝三月足矣,历朝历代如此,且可选秀填充后宫,用以冲喜,为皇家开枝散叶。”

王月新恍悟道:“我倒是忘了,向太后早已主持选秀了。”

黄庭坚笑道:“新皇爱好诗词歌赋,进帖子这桩雅事,必不落下。”

秦观话藏机锋:“国史,有人记着,国君的爱好,也一定有人记着。”

王月新笑道:“言之有礼,但凡皇帝喜欢的,自然有一帮人牢牢记着。”

中秋节临近,赵佶果然便被一帮人鼓动,要举行进帖子诗会,谕旨三品以上官员及家眷皆可参与。李清照兴致盎然地进献一首《渔家傲》,殷殷期盼。

大行皇度出殡不久,仁明殿并非往日的花团锦簇,赵佶、向太后、元符皇后刘氏、元祐皇后孟氏、王皇后、郑贵妃、蔡贤妃、刘淑妃等后宫皆是素衣简饰,面前桌案上摆着各色贡果、酸梅汤、珍珠露等饮品。

妃嫔们为讨好皇帝使尽浑身解数,仁明殿一时燕语莺声热闹非凡。统一宫装、头上累丝金凤的一群侍御,将十份帖子及一份文房四宝呈给赵佶及诸位后宫,躬身退到一旁。

赵佶费力塑造至尊表情,对向太后笑道:“这些帖子已经翰林院筛选,选出了前十名。母后要带领我等选出第一名来。”

“皇上要称朕,没的惹人笑话。”向太后笑道,“我老了,眼劲也不行,也不过滥竽充数罢了。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

赵佶又让了两位嫂嫂,元符刘皇后和元祐孟皇后俱都推脱。二十出头的寡妇,正在为大行皇帝守孝,一身素服,几无头饰,敛衽为礼,言辞恭谦。

赵佶环顾众人:“诸位费心评审前十名帖子,按优劣选出前三名,最后总分,得分最多的便是进帖子状元。”

王皇后在双凤雕透宝座上笑道:“臣妾等人才疏学浅,皇上挑出的进帖子状元,必定是实至名归。”

赵佶敷衍地笑了笑道:“进帖子,贵在公平竞选,诸位却要用心,选出真正的诗才。”

王皇后看着众佳丽胸口发痛,却显出欢快之情:“参与选评,亦是圣恩浩**,敢不尽心?”

看着众位后宫认真地评选帖子,向太后对赵佶笑道:“庄子道,恬淡寂寞,虚静无为,此天地之平、道德之质也。恬淡、寂寞、虚静、无为,乃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历代王朝如东西两汉、魏晋、隋唐,皆是道学治国。”

赵佶满脸静肃,踌躇满志:“朕一定不负列祖列宗,让生民安乐,天下太平。”

向太后点点头道:“庄子道,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

须臾,后宫们各命宫娥,将选出的前三名进呈御览。赵佶念诵,王皇后执笔、合分,很快选出了得分最高的一首《渔家傲》,当众公布,赵佶拈着此帖,双目闪亮:“这首词的上阕写寒梅初放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阕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了梅的美丽高洁。全词由月光、酒樽、梅花织成了一幅空灵优美、如梦如幻的图画,赞颂了梅花超尘绝俗的洁美本质及独立品格。妙就妙在这最后一句:此花不与群花比!母后快瞧瞧吧。”

向太后接过赵佶递来的薛涛笺,兴致盎然地诵道: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向太后看毕帖子,含笑附和:“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写梅即写人,赏梅亦自赏,能作出此词者,必非凡庸之人。”

赵佶一拢袍袖,拿回薛涛笺阅读,喜形于色道:“不知李清照是谁人家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