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无边落木萧萧下 悠悠瓯江风浪急(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赵构放眼望着庞大的船队,庞大的灯火,发出细若游丝的一声感喟:“唉,还是人多好啊。”

“可惜了姜姐姐、田姐姐,她们去山林避祸,再也没有回来。”吴才人悲声道。

“咎由自取!”赵构面色冰冷道,想起她们弃他逃跑时的样子,尤觉可恨。

吴才人指着周围的战船、民船,沉声道:“官家请看,这里有大宋英勇的将士,忠肝义胆的江湖豪杰,一心追随圣驾的平民百姓。众志成城,宋军必胜!”

赵构深为之前怕目标太大遣散百官愧疚,此时看着庞大的海上阵仗,胸中****漾,脱口说道:“众志成城,宋军必胜!”

他声音不小,惊动了张浚、李纲、李迒几人,众人齐声道:“众志成城,宋军必胜!”

“众志成城,宋军必胜!”

“众志成城,宋军必胜!”

夜空里响起雷鸣般的呼声,久久地回**在水面。

待众声平定,张浚颇有仪式感地请示航向,虽然早已商议好的,但圣驾在前,不可逾越。

赵构面上颓丧尽失,倨傲重回,昂然地负手而立,扬声道:“温州!”

“起航,去温州!”传令声响彻夜空,极快地融于辽阔的水面。

夜色无边,海浪喧嚣。一支庞大的船队,每船分为六十人,分批次出发,浩浩****地沿着宽阔的水域,向南驶去。

温州江心寺周围的江面上停泊着舟师,官军将士加上各方绿林义士组成的义军,大约一万多人,随来的百姓已被遣散,由温州地方妥善安置。

二月初八凌晨,正是涨潮时间,潮水汹涌,时而溅到岸边的台阶上。吕颐浩、王绹、范宗尹、张浚、赵鼎、李纲、李迒、李唐、史浩等一班文武大臣伫立岸边,焦急地望着江面。赵鼎最是耿直,朝张浚埋怨:“船队、水手都是你组织的,御舟怎会不见了!”

张浚赤眉睖眼道:“船队从台州出发,一路南航,御舟和战船民船分先后次第而行。没承想夜里风大浪急,各船之间都拉开了距离。当船队到岸时,才发现不见了御舟。赵大人埋怨下官,下官埋怨谁去?”

一帮文武大臣七嘴八舌地猜测、议论,全都慌了手脚。

温州知府瘦小的个子,满脸精明,急得只差跳脚,摔着袍袖道:“这江心寺不远处有个暗礁,最是险恶之地,如不熟悉水路,就很容易触礁啊!”

吕颐浩、王绹、范宗尹、张浚、赵鼎、李纲、李迒、李唐、史浩等人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李清照混在人群里,那神情比谁都急。吴太妃乘着御舟而来,若是不见了,叫她情何以堪?身边是乱哄哄的人声,还有小孩哭着喊渴喊饿,大人的哄劝夹着响亮的巴掌。这些都是文武大臣的家眷,在海上走了几天几夜,疲惫不堪,此时自然顾不上什么体统了。

张浚对温州知府道:“大人熟悉此地,快派人寻找御舟。”

温州知府即命人带了一帮水手,驾着浪里钻小船下海去了。

众人也不歇息,在岸边翘首以待。还好不久就有了探报,说御舟安然无恙,正被引领着赶来。

茫茫雾霭中,御舟缓缓地靠了岸。赵构、吴才人、张才人、吴太妃分别由下人们扶着下船,登岸,个个面色苍白、憔悴不堪,摇摇欲坠。下人们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职责所在,勉力支撑着罢了。

刚一登岸,很多人就蹲在地上呕吐起来,也不分什么主子下人了,大家只管使劲地吐,一个个吐得翻江倒海。

海上风浪依旧,并无平息迹象。李清照站在命妇队伍里,一眼望去,徒生出无尽的惆怅。舟师停泊在水上,战船和民船用铁索连起来,船周筑起的楼棚好似高大的城墙。木易、邹润等一帮绿林人士和宋朝官兵混在一起,守在江面上。

温州知府早已备车迎驾,且有简单的迎驾仪仗:文武官员队伍居中纵立,后排是命妇队伍,两旁立着二十名身穿艳装丽服、手捧鲜花、笑意盈盈的少女,外围是整齐的警戒队伍,中间的青石道上铺着红毯。

赵构带着后宫诸人,由宫娥太监侍卫簇拥着走上红毯,迎驾队伍唱喏跪拜,礼毕,迎了赵构踩着曲折蜿蜒的红毯道路,一径往寺里走。

此时忽然下雨,众人衣衫、发丝尽湿,看起来凄凉、狼狈。自有司礼官员备了雨伞,由宫娥撑起,遮着赵构及三位后宫佳丽。

蒙蒙雨色中,花儿相映,绿树凝翠,山绕水环,亭台点缀,景色甚美。赵构问身旁的吕颐浩道:“请问宰相,这是何地?”

吕颐浩正举袖挡雨,忙敛袖抱拳道:“启禀陛下,此处是浙东著名古刹江心寺。”

温州知府近前两步,边走边指向海岛,朗声介绍:“这江心寺原名江心屿,位于瓯江中游,与鼓浪屿、东门屿、兰屿并称四大名屿。是瓯江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人间仙境之美誉。”

由少女仪仗引领,赵构君臣、命妇队伍,乌泱泱的一大队人马沿着铺了红毯的石阶登上岛屿。众人边走边看,赞不绝口。

江心寺呈东西狭、南北长的形状。两寺格局相同,各分三进,庙宇宏伟庄严,富丽堂皇。两寺两端各有一座小山峰,峰顶各有凌空宝塔,称为东西塔。东峰西侧为东塔院“普寂禅寺”,西峰东侧为西塔院“净信讲寺”。

赵构驻跸东塔院“普寂禅寺”。吕颐浩、王绹、范宗尹、张浚、赵鼎、李纲及其家眷分别住进东西两寺中各堂各处。

李清照跟着李迒夫妻住进西寺客堂西侧的“安闲居”三间,原是女客房之用,也算清雅。房中临时加了床铺,略嫌拥挤。李迒夫妇和儿女住了一间,李清照和绿杏、赵士程、孙玉夫住了一间。“去来斋”在“安闲居”前右首,三间房住进了木易、史浩、邹润等几位义士,其他的义士随着舟师住在船上。

当夜,赵构率众烧香拜神,礼后回屋,君臣相顾,一并彷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