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2页)
萌萌几乎没有时间和父母多说什么,就回到书房聚精会神做课题了,这一忙,就是一个晚上……
清晨,凉风阵阵。正在与时间赛跑的董霞,思母心切,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能否让自己等到母亲余琦复活的那一天。
这一天,董欣、黎宏伟、董霞和王东明一起,来到美国得克萨斯州,与纽曼博士一起,探讨母亲余琦复活与康复的可能性。
人体冷冻中心,由几座低调的两层小楼组成,后院有几个白色的仓库,便是这家公司保存自己客户的地方。这里的设备,由专门的员工看管,专业人员持续地对装有液氮的人体冷冻圆桶进行维护。
余琦已经在-196℃液态氮的罐内,冷冻了23年。根据科学家的评估,在低温冷冻的状态中,余琦的冷冻状态良好。
纽曼博士表示,迄今为止,人体复活,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尽管就生物冷冻后复活这个问题,科学家已经对老鼠、猪和猴子等动物做了相关实验,它们经过冷冻之后,最终成功复苏。但是人体冷冻复活技术,目前还处于零试验阶段。人体冷冻技术能否真的让余琦女士复活,还需要科学家深入探讨,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尽管人体复活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风险,余琦的孩子们,还是期待“暂时休眠”的母亲,能够早日被唤醒。
董欣说:“我们的母亲是因为肺癌无药可救而被冷冻的。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肺癌治疗药物,期待着母亲复活。您也知道,现在,美国阿尔尼拉姆生物技术公司在治疗肺癌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
董霞急切地说:“有了治疗肺癌的药物,现在,就只等把母亲唤醒了!”
纽曼博士非常理解两姐妹期待母亲早日复活的心情。他们耐心地与她们一起分析、探讨对余琦实施人体唤醒术的风险及成功的可能性。并表示,只要有成功的可能,就要尝试,但是,尝试,就面临着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纽曼说道:“如果在人体冷冻的基础上,我们的人体唤醒术取得成功,那将是对人类生命延长科学的极大贡献。但是,如果人体解冻了,又不能唤醒她,会出现冷冻失灵、人体腐烂的结局。除了有一定的经济损失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将直接影响到人体冷冻项目的名声,会打击人们在生物医药方面运用新技术研究的信心,以及人类探索抗衰老方式的信心。最终给你们带来更大的痛苦,在这个方面,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当然,不管成功与否,任何尝试,都会帮助人类在人体冷冻方面积累经验。”
纽曼博士说道:“我很理解你们焦急的心情。不过,这件事需要慎重,需要反复研究,反复论证,不能够轻易鲁莽地动手。当今世界,把一个人冷冻起来,已经不是那么难的事情了,其中的理论我们已经探讨过了。只要是温度适宜,完整地冷冻一个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要把一个人从冷冻的状态下唤醒过来,还要保持存活,还要唤醒她失去了的记忆,让她重归生活,这一切,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确实需要反复论证,需要做好详细的方案。”
董欣说:“我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度和冒险性,但是,还是恳请您为此费心!”
纽曼博士表示道:“冷冻后复活的成功概率究竟有多大,我没法给你们一个定数。但我认为,我们肯定是有成功希望的。只要有希望,我们就应该尝试。”
被两姐妹热爱母亲、期待母亲早日复活的真情所感动,纽曼博士答应带领专家组,制定对余琦实施人体唤醒工程的方案。他说,这项缜密的工程,需要与相关专家共同探讨、谨慎论证和仔细策划。
接下来,趁妹妹来到美国,董欣带着董霞求医问药,找寻治愈“渐冻人症”的良方。
而董霞心里明白,治疗“渐冻人症”的良方,全球难寻。她不奢求这种绝症能够治愈。她只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到母亲复活的那一天。她不想因为自己的病,给女儿董萌萌增加负担。她只希望,抓紧有限的时间,在美国再静静地陪女儿几天。
然而,对董霞的病情一无所知的董萌萌,每天依然是忙忙碌碌。这天早晨,她吃完了王东明精心准备的早餐,对董霞说:“妈,我今天有个重要的学术会议,晚上吃饭就不用等我了。”
董霞茫然地愣了一下,却马上勉强地面带笑意,点了点头,说:“早点回家,我们等着你回来。”
晚上,董霞一直苦苦地等待女儿回家,王东明劝她早点休息,可女儿没有回来,她无论如何睡不着。
已经凌晨了,董萌萌才踏入家门,说:“妈,我回来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呀?”董霞弱弱地问。
“妈,这不算晚呀,才凌晨一点多,我每天都是这样,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时间不够用啊。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您不用担心了,您也很累了,您早点休息,我去睡了啊,晚安!”董萌萌脱下外套,进盥洗室了。
董霞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她把吞进去的话改为一声嘱咐:“孩子,快睡吧,记得喝点水。”
这一觉,董萌萌睡到了翌日中午。董霞在她的门前徘徊,犹豫着要不要叫她起床吃饭,正在纠结中,董萌萌开门出来了,董霞连声说道:“萌萌,刚要叫你起床,你就起来了,快吃午饭吧。”
餐桌上,终于有了一刻的团聚。董霞感觉,应该可以跟女儿慢慢聊聊了,可以对着女儿,把一肚子的话,慢慢说出来了。
没有想到,董萌萌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术狂,她竟然完全沉浸在学术研究之中了。她一边吃饭,一边还在翻阅着资料。在学术问题上,她的洞见之深,往往令人惊叹。在餐桌上,她却忽略了生命中最应该珍惜的时光,听母亲倾诉,与母亲说话聊天。
董霞理解女儿,她不是无视妈妈的存在,而是她研究的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她有些幽怨地低声说:“萌萌,你总是那么忙,也要注意休息呀。”
萌萌抬起头,说:“谢谢妈妈!我把这几天忙完了,就好好陪您。”看着女儿的黑眼圈,董霞不忍心耽误她的时间,吃完饭,就自己回到卧室休息了。
接下来的几天,董萌萌每天都是十分繁忙。下了班,一般要去图书馆忙,难得回家吃一次饭。即便回家了,也在书房忙。
每天,董霞都盼望着董萌萌早点回家。希望女儿在家,一边吃着他们精心准备的饭菜,一边慢慢地聊着天,或者,有时间,母女俩一起出去逛逛街,一边逛,一边聊。
弥足珍贵的半个月时间过去了,马上就要返程了。董霞的满腹话儿,却始终没有机会对女儿讲出来。不过,看到女儿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她也就心满意足了。她反复叮嘱萌萌:“孩子,不要老是把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安排得这么紧张,这样下去,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的。”
萌萌连连回答:“妈妈,知道了,知道了,放心吧!”可是,少不更事的她,竟然问都没有问妈妈的身体怎么样。她也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已经身患绝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