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十二 孟家庄梁氏救难(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原来自打杨子千救出十一花,救走小耗子,小瘦猫便四下里寻找两人,就连城里十三门楼也去打听过,知道十一花并没有回去,就猜测两人仍然在桥头一带。费一番周折,果然寻觅到小耗子踪迹,暗下里跟随,找到两人居住的窝棚,马上报告了梁筠懿。梁筠懿听说十一花和小耗子住在一起,气不打一处来,暗想一个被小耗子睡了的女人,他堂堂中队长再咋下手?岂不是与鼠同食。恰在此时,驻威海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中队长大寺一郎路经桥头,梁筠懿设宴招待,大寺一郎醉酒休息,手下独耳狼嚷着要花姑娘,梁筠懿对小瘦猫一番吩咐,小瘦猫便带独耳狼和另一日本兵来到信河北村,两个日本兵冲进窝棚,小瘦猫在外放哨,窝棚里十一花痛叫连声……

杨子千一番劝说,马春子平稳下来。三人商量小辫子的后事。马春子说老树夼那里如今是日本人的驻地,也是他伤心之处,不愿把女儿葬在那里。杨子千便说小辫子和六朵儿生时是好姐妹,死后若葬一起相伴阴间,倒是可以。马春子和小耗子皆赞同。于是买了棺材雇了车马,将灵柩运往老虎山东麓,葬在了六朵儿坟旁。马春子在小辫子坟前又哭诉一番,托付杨子千和小耗子日后若来此地,顺便带一份黄表纸给女儿,别让她黄泉路上缺了钱。小耗子便说,小辫子生前答应嫁给自己,自己跟杨兄商量过,只要马家父女愿意,就筹办婚事。如今小辫子先走一步,未成婚礼,但自己愿以夫妻之名,看待小辫子,日后常来跟小辫子说说话,不知马叔叔可否同意。马春子痛快答应,小耗子便跪下行礼,拿马春子以岳父相待。马春子要返城里,小耗子雇车马相送,与杨子千依依惜别。

过了两日,小辫子之事渐渐沉下,杨子千身况也已无虞,心下惦念起母亲来,想回去探望一番。上一次回家探母,捎了几个大水泊火烧,母亲说好吃,明天恰好集日,再去集上买几个火烧带给母亲。

大水泊乃文登县东部重镇,地处邹山之北,因地势平坦而得名。这里东接荣成县,北连威海卫,是共产党组织的活跃地带,大军三路西上抗日,留下少数人员坚守工作,领导抗日。此一阶段八路军及其他抗日武装粉碎了日伪军和其他反动军队的进攻,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相继建立,中共威海卫特区委员会改称“威海卫工作委员会”,简称“威海工委”,常驻沟于家村一带。每逢集日,常有歌咏队演唱革命歌曲,宣传抗日救国,赶集的百姓深受鼓舞。这天杨子千买好四个金黄的火烧,包袱包了背在身后,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动,看到前边有人歌唱,众人围观,便挤过去看上一眼。这一看来了兴致,原来自拉自唱的竟是位盲人,三十岁左右年纪,面容清隽,嗓音响亮,唱罢一曲,众人鼓掌叫好。他便说道:“承蒙大家抬爱,接着再唱一首《胶东人民离不开共产党》吧。”试了试琴弦,清清嗓子,唱道:

小孩离不开娘,

瓜儿离不开秧,

胶东的人民离不开共产党。

谁解放所有的妇女?

共产党!

谁教育少年的儿童?

共产党!

谁改善工人农民生活?

共产党!

谁领导我们打鬼子保家乡?

共产党!

共产党!共产党!共产党!共产党!

啊———

胶东的人民离不开共产党!

唱完这首,有人叫:“再来一首!再来一首!”盲人笑笑说:“大家爱听,我再唱一首《拿起手榴弹》。”又唱起来:

拿起手榴弹,

瞪大两只眼,

保卫家乡我们民兵是好汉。

土枪和土炮,

我们的伙伴,

鬼子一出动就打他个腚朝天!

刚唱到此处,忽然叫喳喳地闯进三四个人,皆捆着腰巾打着绑腿,身后背一把大刀。为首的指着盲人说:“你这瞎子,集集来唱反歌,还打他个腚朝天,我打你个腚朝天!”抢过盲人手中胡琴,砰地摔在地上,一脚踹踏上去,咔嚓琴杆断折。盲人气愤不已,站起身叫道:“你们这伙土匪!会遭报应的!”另一高大歹徒骂道:“你个瞎子这就是报应!”当胸一拳击打盲人。盲人没有防备,踉跄两步跌倒在地。为首的歹徒骂道:“老子是大刀队的,维持社会秩序,你敢骂土匪,叫你尝尝土匪的滋味!”抬脚朝盲人头脸踹去。

说时迟那时快,旁边的杨子千飞起一脚踢到那厮腰上,那厮脚还未落到盲人头脸上,整个人已斜飞出去,跌躺在地,痛得“妈呀妈呀”怪叫。高大歹徒跨上两步,挥拳打向杨子千脑门。杨子千闪身躲过,顺势一记“转角炮”击中那厮右肋,那厮左手捂住右肋,痛得龇牙瞪眼躲向一边。另两个歹徒唰啦啦抽出大刀,一起挥刀砍向杨子千。杨子千摸起地上盲人坐的条凳,举向头顶接住大刀,突地矮身右脚斜上蹬出,踢中一瘦小歹徒腰腹,瘦小歹徒哇哇叫着半空飞出,落到旁边污水沟中,污水四溅。剩下一个歹徒转身欲逃,杨子千抡起条凳砸中其后背,扑倒在为首歹徒身上。

此时周围赶集的百姓四下躲逃,杨子千扶起盲人钻进人群,刚跑两步有人扯他一把说道:“快跟我来!”杨子千一看是刘锡荣,扯着盲人随他而去。三人拐进街边一条小巷,跑到头再一拐,一棵大槐树下停着一辆马车。刘锡荣叫二人快上车,赶上马车疾驶而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