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美洲无上幸运之洲(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该运河将加勒比海从一个内陆海转变成亚欧间商贸高速通道的一部分,它也极大地提升了将其与大西洋隔开的群岛的价值。巴哈马群岛属于英国,古巴过于偏离该商道,百慕大当然也一样,它是另一处英国领地,位于纽约和佛罗里达的中间。但是牙买加(英属)、海地以及圣多明各(名义上独立,实际得问问华盛顿)皆处于可从运河中获取些许利益的较佳位置。波多黎各也是如此,小安德列斯群岛亦然——这些小岛位于运河东部和南部,它们面对着大安德列斯群岛、古巴、海地、牙买加和波多黎各。

对于17世纪的欧洲国家来说,这些小安德列斯群岛比美洲大陆还要有价值。因为这里炎热而湿度充足,适于种植甘蔗,驱役奴隶——他们一旦被置于岸边就不可能消失在丛林里。如今这里仍盛产甘蔗、可可及咖啡,但若能从这个欧洲驶向巴拿马运河的中途站点赚得几个多余的便士,大多数人就会深深感激了。依其各自的出现顺序,首先是利华德群,然后是圣托马斯、圣克鲁斯、圣马丁、塞巴、圣约翰、圣尤斯塔丢斯(一块小岩石,在独立战争期间是走私的首要港口)、瓜德罗普、多米尼加、马提尼克(如其他群岛一样火山活动频繁,几乎被1902年培雷火山的爆发所毁掉)、圣卢西亚、圣文森特以及巴巴多斯。

向风群岛由布兰基亚岛(属于委内瑞拉所有)、博内尔岛、古拉素岛和奥鲁巴岛构成,它们都是荷兰领地。这些岛屿曾经属于将委内瑞拉的圭亚那山脉与墨西哥的马德雷山脉连接起来的山脉锁链的外延部分。这条山脉虽遭毁灭,但高耸而独立的山顶留了下来。

从工业角度看,其中没一个岛屿发展得很好。奴隶制度的废弃毁坏了它们所有先前的财富,如今它们作为冬季储备所、煤站或石油分销中心而为人所知。只有位于奥里诺科河(委内瑞拉流域的一条长度超过2414公里的河流,其入海口可能由哥伦布在1498年发现)三角洲之外的特立尼达岛(大西洋上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岛屿,位于委内瑞拉东北的水域里。最早在1498年,哥伦布就看到过该岛,而直到16世纪70年代才有人定居)尚保留一些先前的繁荣,因为该地的数座火山赐予它丰富的沥青资源,这些资源现由来此取代旧时奴隶的印度人负责开采,他们现占该岛总人口的13。

在世界大战期间,我们在短暂时间内就习得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年轻人普遍放弃德语(很快它就成了一门僵死的语言),转学西班牙语,因为该语言“在南美洲将大有前途”。当战争实际上仍在继续时,前途尚未明朗,事实上该大洲的贸易遭到了重创。

此后我们发现了其中的原因。秘鲁、巴西、厄瓜多尔及所有这些叫得上名的小国全部的外贸技术条款等具体事务全都交由矮小而耐心的德国职员管理,可是这些职员所熟悉的事务极为不幸地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雇主的智力理解水平。当南美洲加入了协约国(因为其中多数国家港口所停泊的德国轮船数量微小,而它们却需要大批货轮)后,这些可怜的条顿族职员被送往集中营,于是,这些南美商贸区的对外联络也突然终止——直到和平宣告降临,这些德国佬又回到其账本前面为止。

后来,真相渐渐明了。尽管南美是一个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大洲,但是它是如此令人绝望地人烟稀少,且在很多方面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差距如此之大,以致至少再需要半个世纪的时间,它才能在人们眼中具有些微的价值可言,当然这些人不包括少数富裕的家族——他们或者在西班牙统治时期聚敛了大批财富,或者之后依靠几个跻身南美更迭迅速的总统行列的叔叔或侄子而很快致富。

如果我仅在该书中以寥寥几页描述南美,那么可别怀疑我有反拉丁的情绪。正好相反,我自己作为一个北美人的后代,更欣赏南美种族所具备的许多胜于北美自身美德的一些品质。但在本书开始我就告诉过你,我努力要写的是一种“人类”的地理,我坚定地相信任何特定地区,无论其面积大小,其重要性都要完全取决于那里的居民以科学、商业、宗教、艺术等形式为人类幸福总量的增加所做出的贡献的大小。从该角度来说,南美至今为止几乎和澳洲一样贫瘠。这一点或许是由于此地人烟稀少,其次还由于这一事实:南美绝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正下方,在未坐落于此的部分南美地区,白人又从未能取代当地土著,或与当地不同肤色的混血混杂在一起(包括黑白混血儿和印第安人与黑人的混血儿,而这些混血儿又和白人混在一起),以致他们从未具有足够的能力以施展其政治或知识才智。

南美曾为一些奇怪的政治实验的舞台。巴西帝国是世界上的一种新型国家,尽管它只延续了不到一个世纪,还有巴拉圭非凡的耶稣会会士自由邦(它比它东边的帝国延续时间要长很多),它在奉献于乌托邦实践的著作中很可能将永远受到赞誉。而且南美至少还诞生了一位具有非凡才能的人物,即伟大的玻利瓦尔(1783—1830,拉丁美洲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他不仅如我们的乔治·华盛顿一般解放了一个国家,而且也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南美多数革命运动的成功进程。我暂时不怀疑此地尚有许多其他杰出人物出现在当地历史上,但我们星球绝大多数人未曾听说过这些人物,若依熟识程度划分,我怀疑他们是否能被划入世界伟人最低标准以上。所以这本书若能为你展现一幅该地的山川、河流和国家的概貌,并忠实地向你承诺在此后的一千年内定会加入人物细节的话,也就足够了。

南美整片西海岸地区由我们的落基山脉以及墨西哥的圣马德雷山脉的延续构成,这些山脉名为克迪勒拉·德·罗斯·安第斯山,简称安第斯山。“安第斯”是西班牙文的音译,指印第安人在当地山脉山坡所修建的灌溉水渠。仅通过毁坏这些水渠与堤坝,西班牙人就能够使许多部落饥饿而死。西班牙征服者穿越遥远而危险的大洋来到这片新世界,但心里想的是迅速致富,并不欲将此建成其永久的家园,所以破坏水渠是一种掠夺当地土著财富的上好方法。

安第斯山在接近南极点处裂为无数的岛屿,其中以火地岛最为闻名。在智利与火地岛间坐落着一个海峡,麦哲伦在其历尽苦难的环球航行中曾经过该海峡,故而以之命名。其中最南端的岛屿是合恩岛,它以发现者本国的小镇命名(即荷兰小镇合恩),而并非如很多人认为的是一头母牛的名字。麦哲伦海峡极具战略重要性,因此护卫它的福克兰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成了英国领地。

南美安第斯山与其北美姊妹还有两方面相似之处。高高的山脉围绕着几座宽广的高原,这就为一些国家如玻利瓦尔和厄瓜多尔等形成了自然边界。而且,这里几乎没有便利的山口,以致阿根廷与智利间唯一穿越安第斯山的铁路在进入隧道前,不得不攀爬至圣博纳山口或哥斯德山口等瑞士山口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南美的阿巴拉契亚山位于东部,由北部的圭亚那山脉与东部的巴西高地共同构成,两地皆包括若干独立的齿状山脊,并形成了一座更为巨大的山脉残迹,该残迹正渐渐为亚马孙河谷分为两半。亚马孙河并非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但其蓄水量为世界之首。它实际上拥有数百条支流,其中至少有15条的长度与莱茵河等同,其中的几条支流如马德拉河(巴西西北部的一条河流,源于玻利维亚边界,大致流向东北方向,注入亚马孙河。它是亚马孙河最重要的支流)与塔帕诺思河等,尚要比莱茵河长很多。

在圭亚那山以北还有一座峡谷,那是奥里诺科河河谷。奥里诺科河经由奇异的内格罗河与亚马孙河相连,它的航运条件要比亚马孙河好得多。因为它用不着在入海前穿越若干山脉,而亚马孙河则要被迫如此,而且该河河口宽度几乎达20英里,而作为一辆巨大运水车的河流本身,深度稳定地保持在3000英尺处,且其有几百英里深入内陆,这些都是轮船向海而行的极为便利的条件。

穿过安第斯山脉的铁路

亚马孙河

南美洲南北走向的巴拉那河在其入海过程中,将巴拉圭和乌拉圭的河流汇集起来,从而成为拉普拉塔河,河畔坐落着乌拉圭首都蒙德维的亚。和奥里诺科河一样,巴拉那河也是一条上好的内陆水路。

在某一特殊方面,南美要比多数其他大洲优越得多,但除了欧洲。它实际上没有沙漠。除智利北部以外,绝大多数地区享有充足的湿气,亚马孙河流域以及巴西整片东海岸地带都被赤道地区的降雨湿透了,这使亚马孙地区的森林分布比刚果河流域还要更为密集而均匀。但此地稳定降水的结果,就是大洲的其余地区(尤其是南部距离赤道不算太近的地区)极其适合农业耕作,阿根廷大草原、奥里诺科河大草原以及巴西草原都是我们大平原的竞争对手。

委内瑞拉以西坐落着哥伦比亚,首都为波哥大,该城距海过于遥远,直到其至马格达雷那河(哥伦比亚西南部一条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大致向北流,注入加勒比海)河口的巴兰基利亚(哥伦比亚北部城市。1629年建立,现在是哥伦比亚的主要港口)间的航班开通后,到达该处方才非常便利。哥伦比亚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而且与美国一样,它位于两片大洋之间。但它需要大量北欧移民,才能开始开发其自然资源。

厄瓜多尔也是个穷国,尽管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后,其首都基多的港口瓜亚基尔有了很大发展,但除了过去出口大量奎宁、现在更多出口可可外,无甚可圈可点之处。

太平洋沿岸更靠南些的秘鲁,在西班牙人首次到达新世界时,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印第安政权所在地。它被一个贵族阶层统治,即印加人,或者叫太阳之子,这些印加人从中选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即印加王。印加王享有专制特权。不仅如此,由于(或尽管)其封建性征,秘鲁人相对阿兹特克人而言,发展出了一种更高级、更人性化的文明。

但当皮萨罗(约1475—1541,西班牙探险家和秘鲁印加帝国的征服者。1585年他建立了利马城)到达该地时,印加帝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这对任何特定的政治形式来说都算得上是一段长久的时期了。该地区政治党派林立,不同贵族集团间互相敌对。皮萨罗利用了其中一支政治势力反对其他势力,后来他于1531年征服了整个国家。他关押了掌权的印加王,将印第安人变为奴隶。所有偷窃与劫掠的财产悉数运出此地,送往西班牙。旧时印加人的残迹,安第斯山上的的的喀喀湖(位于海拔1。2875万英尺处,面积达3300平方英里)畔的公路与城堡的遗址,以及数不清的古代陶片和其他艺术残片,向我们展示了在一个能力与竞争力都很高的民族突然向懒惰而悲惨的土著转变的过程中,丧失的都是些什么,这些土著现今漫无目的地流浪在旧时都城库斯科的街道上,有些还参加了革命。

利马是现代首都,它主宰着秘鲁的银、铜和石油等宝藏未来的命运。也许共和国的总统及其外国银行家朋友们会如他们长久以来谋划的那样把这些宝藏挖掘一空,并将它们变现存入外国银行的地下室中。这是可能的事。这就解释了为何这一段落会如此简短。

两个最南端的国家为智利和阿根廷,它们是整个大洲至今为止最重要的地区,但其繁荣状态是其地理位置所直接导致的。它们坐落于温带。因此该地印第安人稀少(热带有利于他们迅速繁衍),于是它们能够吸引大批上等移民。

智利比阿根廷的自然资源更为丰富。阿里卡(在此可乘火车至玻利维亚)、安托法加斯塔(太平洋沿岸智利北部的一座城市,为该地区矿物基地的运输中心)、伊基克(智利西北部城市,濒临太平洋,位于秘鲁边界以南。建于16世纪,于1883年由秘鲁割让给智利)和瓦尔帕莱索是南美西海岸最重要的四个港口,而首都圣地亚哥则是该地区最大的城市。智利南部正开始发展养牛业,活牛被屠宰并冷冻后,从麦哲伦海峡的彭塔阿雷纳斯(智利南部的一座城市,位于麦哲伦海峡沿岸。建于19世纪40年代,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运至欧洲。

阿根廷是南美最大的奶牛养殖国家。巴拉那河一带的平原地区几乎有欧洲的13那么大,那里是整个大洲上最富饶的地区。此地的肉类、羊毛、兽皮和黄油的出口量如此之大,以致它们几乎可以以一种极为令人不自在的方式影响到我们自己同类商品的价格。近十年来,来自意大利的工人和农民组成的稳定的移民浪潮,将使阿根廷成为西半球规模最大的谷物与亚麻生产地之一,而绵羊饲养兴盛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将成为澳洲最危险的竞争者。

阿根廷的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它同样位于拉普拉塔河畔,与小国乌拉圭正对着,乌拉圭的土壤与气候状况与阿根廷极其接近,它已摆脱了最后一批印第安人口的烦扰。乌拉圭的发展小心谨慎,但极为成功,而阿根廷尽管发展的步子迈得非常之大,然而正因为如此,它经常要冒过度投机的风险并承受恶劣的财政管理。

最后是巴拉圭,它是第三个位于拉普拉塔河畔的国家,且在很多方面该国从该河中受益最多,如果不是1864年至1870年战争——在其先前主子即耶稣会会士们(不过他们于1769年将该国输给了西班牙统治者)的命令下,可怜的印第安人受训于军中,然后代替一个恰为他们总统的疯子上战场送死——的灾难性影响,巴拉圭现在将繁荣昌盛。上述的可怜的疯子毫无必要地向其最强大的三个邻居尽皆宣战,并将战争延续至整个国家56的男性被杀死为止。在这场屠杀终结之时,状况如此凄惨,以致巴拉圭人不得不转向一夫多妻制来扩充人口。然而,要使这个富裕的小国彻底从灾难中扭转过来,还得需一个世纪的时间。

巴西面积为328。5万平方英里,与美国等同,它占据了南美大陆的一半土地,同时也是赤道以南最富裕的国家。巴西可分为三部分——亚马孙低地或亚马孙河谷,大西洋沿岸地区,以及高地——提供了全世界每日所需咖啡量的一半的城镇桑托斯就坐落在该高地上。除咖啡外,巴西的帕拉或者叫贝伦港地区(位于亚马孙河河口正南方)以及玛瑙斯(内格罗河与亚马孙河交汇处)尚出产橡胶。然后还有东海岸上巴伊亚的烟草和可可,以及马托·格洛斯高原上的牧场,最后还有钻石及其他黑色内质的珍贵宝石。这些宝石非常难以采集,以致其从未被全面地开采过。该地的铁矿石及其他金属矿产的情况同样如此,都需要修建更多的铁路以便开采。

最后南美还有三处狭小的欧洲殖民地,他们是17、18世纪的古老殖民财产的唯一遗物。它们是英属圭亚那或叫德梅拉拉,荷属圭亚那或叫苏里南——荷兰以新尼德兰和新阿姆斯特丹换来该地,以及法属圭亚那或叫卡宴。如果法国未曾选卡宴作为其刑事犯流放地,如果不是殖民者的胡作非为,那么我们都近乎要忘了圭亚那的存在了。遗忘的原因很可能还有其对人类繁荣或幸福的总量贡献甚小,而且它们对于远洋拜访者来说只意味着一件事——圭亚那是一幢可为随心所欲地劫掠的富饶仓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