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美洲无上幸运之洲(第2页)
从白令海峡直到巴拿马海峡,美洲西海岸被一座高山屏障与太平洋隔开。这条屏障并非处处宽度相同,且部分地区是由相互平行的山脉构成,然而所有山脉的走向皆相同,也就是说由北向南。
发现美洲的三种方式
在阿拉斯加,该山脉链很明显是东亚山脉的延续物。它被巨大的育空河盆地分为两部分,该河为北部地区的主要河流,这块地区在1867年以前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那一年美国以700万美元买下这块59万平方英里的荒地。
俄罗斯对这么点钱如此满意的原因很可能是其忽视了该地区的潜在资源。以少数渔村和一片混乱的雪域山地换取700万美元,在那时看起来简直是天大的好买卖。然而在1896年,在克朗代克(加拿大育空地的一个地区,在阿拉斯加正东方。克朗代克河流经此地区。1896年8月这里发现金矿,引发了1897年至1898年的淘金热,有超过2。5万的人在冰冻的北方寻求他们的财富,这个地区现在仍有少量的金矿)发现了黄金,此时,正如一句流行话所说——阿拉斯加上了地图。这是一次1000英里的旅程,从温哥华先至朱诺(美国阿拉斯加州首府。1880年开采金矿者在此定居,1900年被指定为地区首府,1959年被指定为州府),然后取道斯卡圭(美国阿拉斯加东南部的一座城市,是一座在阿拉斯加淘金热中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以及通往克朗代克的要道)、齐尔科德山口和齐尔卡特山口至克朗代克地区(旅行者不得不自己扛行李,因为这里的牲畜极其昂贵,且牲畜也很难越过北极点以南这处海拔高达3500英尺的莽莽雪原)的中心道森(加拿大育空地区西部的一个城镇,位于育空河和克朗代克河的汇合处。19世纪90年代末,克朗代克淘金热时期的一个新兴城镇,从1898年到1951年是该地区的首府),这次旅行大概是人类为探寻原材料资源而进行的最艰难的一次旅行。但金矿就在旅途的终点等待着最早的到达者,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到达那里。
然而,此后阿拉斯加被发现不仅富含金矿(其所蕴藏的黄金和其上密密覆盖的冰河一样多),而且还有很多铜、银和煤等矿产资源,此外,这里还是狩猎和捕鱼的理想地带。结果在美国取得阿拉斯加后的头50年内,美国在该地收获的财富是该地原始价格的20倍。
在阿拉斯加正南方,有一座山脉分成了两个部分,东面的一支即为落基山,它延伸至内陆,西面的一支继续与海洋方向平行延伸。落基山在延伸至墨西哥高地并与之汇为一体之前未曾更改姓名,而太平洋的坡形山脉在告别了麦金利山——它是阿拉斯加地区的最高山,也是整个北美大陆的最高峰(2。03万英尺)——之后,就拥有了非常多的不同名字。在加拿大它们被称为圣伊莱亚斯山脉和海岸山脉。但在它们越过温哥华岛(它是一个被约翰斯顿海峡和乔治亚海峡从大陆上分出来的岩石岛)后,被分成了两部分,西半部分仍称作海岸山脉,而东部诸山则为华盛顿和奥尔良的喀斯喀特山脉以及加利福尼亚的塞拉·内华达山脉。两座山脉间宽广而开放的空间为萨克拉门托河和圣乔圭因河的河谷所占据,这两条河在流向旧金山湾的中途相遇,旧金山湾是世界上最宽阔、最深,也是被保护得最好的港口,它通过著名的金门海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部连接太平洋和旧金山湾的海峡。由弗朗西斯·德雷克在1579年发现的,在它于1849年的淘金热获得新的名声之前,早已因金门海峡而名扬四海了)与太平洋相连。
当西班牙拓荒者的先遣部队到达这片山谷时,该地完全未被开发。如今通过修建灌溉工程,该地已为举世闻名的水果园,只要付出合理的劳作,就可以使该地的苹果、桃子、梨、橘子和杏获得大丰收。
这片山谷被证明确实是上天赐予加利福尼亚的福地,因为19世纪50年代的大淘金热结束时,这些淘金者及其追随者们发现仅需改换职业,即从勘探者变为水果农,就可望过上极其舒适的生活。在阿拉斯加和澳洲,一旦黄金资源被耗尽,就无任何养育大量民众的潜在机遇了,于是他们离去的速度和他们来时的速度一样快,把他们空**的城镇、乡村和罐头盒留在了这里。但加利福尼亚并未如多数采金国家一样,因其黄金资源的枯竭而枯竭,实际上反而恰因这些资源而富裕,它作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奇特的案例应当载入人类史册。
当土壤深处的大批石油被勘探出之后,该州的前途算是彻底有了希望。该地确实有些震动,而且加利福尼亚湾的深深裂口可能会导致突发性岩层移动,这很危险(尤其当火灾尾随其后时),但是地震仅为暂时的不利,阳光与适宜而稳定的气候才是永久的恩赐。加利福尼亚作为整个北美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方才走出其事业的第一步。
在塞拉·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之间,坐落着一片宽广的峡谷,该峡谷由三部分构成。北部为哥伦比亚高原,汇入太平洋的斯内克河(美国西北部一条河流,发源于怀俄明州西北部,流入哥伦比亚河。1805年由路易斯和克拉克探险队发现,这条河流上有许多壮观的深峡谷,并且是重要的水电来源)与哥伦比亚河(发源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东南部,注入太平洋,1792年被美国探险家罗伯特·格雷发现并命名)皆源于此高原,在南部,该峡谷的边界为瓦沙齐山和科罗拉多高原,著名的科罗拉多河峡谷即位于科罗拉多高原上。在这两座高原中间坐落着一块洼地,即大盆地(美国西部的一个沙漠地区。约翰。C。弗里蒙特对此地进行了探险并为之命名),摩门教(一位古代先知在约瑟夫·史密斯面前出现并告知他关于美洲的圣史,史密斯将其翻译过来并在1830年发表摩门教义)徒在被迫逃出美国东部后,将此地选作其永久居住地,尽管此地缺乏水分(大盐湖[美国犹他州西北部的狭长盐湖。是史前时期覆盖大盆地区的邦纳维尔湖的遗迹。大盐湖沙漠是不毛之地,也没有开垦]尽管水源充沛,但它比海水还要咸),然而他们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就将其变成了一处大有可赚的商机所在。
该地区火山活动极为明显,一种现象表明此地必定震动极为频繁,即从位于海平面以下276英尺的死谷(加利福尼亚州东部和内华达州西部的干旱盆地。西半球低于海平面86米的最低点位于该谷),你可以看见美国的最高峰惠特尼山的山顶(1。4496万英尺)。
落基山以东坐落着一片巨大的平原,该平原北部以北冰洋为界,南部至墨西哥湾,东部抵达拉布拉多半岛的劳伦蒂亚高地以及阿巴拉契亚山脉。如果以适宜的耕作方式开发,那么单单这座平原就可养活全球的人口。所谓的大平原(落基山缓缓融入该平原中)和中央平原——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俄亥俄河、阿肯色河以及红河(美国中南部的河流,两条支流均发源于得克萨斯州柄状狭长地带,汇入密西西比河)经由此平原流入墨西哥湾——是一个巨大的谷仓。北部地区条件稍差,因为马更些河(加拿大西北部一河流,发源于加拿大西北地区的大奴湖。该河由亚历山大·麦肯齐爵士于1789年首次航行)、阿萨巴斯卡河(起源于加拿大亚伯达省西南部的落基山脉的一条河流,注入艾伯塔省北部边界和萨斯喀彻温省的阿萨巴斯卡湖。该河流与湖泊是马更些河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萨斯喀彻温河(加拿大中南部的一条河流,注入马尼托巴的温尼伯湖)以及奥尔巴尼河(发源于加拿大安大略湖西部的河流,向东和东北流约982公里注入詹姆斯湾。它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皮毛贸易路线)于此处要么汇入北冰洋,要么汇入哈得逊湾,因此只有地理上的重要性,而且每年大多数时间还处于冰冻状态。但源于蒙大拿州黄石公园附近的密苏里河,以及源于加拿大的温尼伯湖(加拿大马尼托巴省中南部一湖泊,是冰成湖阿格赛兹湖的残余。现在是一个由珍贵林区环绕的受欢迎的游览胜地)与苏必利尔湖之间的密西西比河(同密苏里河一样,它们都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几乎全程可供航行——从源头直到其三角洲,其中还穿越一个地区,那里再过几个世纪将会和中国东部一样人口密集。
这个稍稍抬高的地区的其他湖泊——位于哈得逊湾(或北冰洋)、大西洋与墨西哥湾之间——包括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以及安大略湖。后两者间有一条小河相连,该河由于瀑布阻碍无法航行,这条瀑布即为尼亚加拉瀑布(尼亚加拉瀑布比赞比西河的维多利亚瀑布稍宽些,但落差仅为后者的一半,而优胜美地瀑布则以一千多英尺的海拔将两者都胜过)。因此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由一条运河相连,即威尔兰运河。休伦湖与苏必利尔湖间也有运河连接,它就是圣玛丽运河,该运河闸口经过的货物吨位比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与基尔运河(一条位于德国北部的人工水道,长98。1公里,沟通了北海和波罗的海。它的建造是为了有助于德国舰队的行动。从1905年到1914年它被加宽加深)加起来还要多。
这些湖泊的湖水经由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它们先注入圣劳伦斯湾,该湾为一种内陆海,位于西边的加拿大山脉、东边的纽芬兰岛(1497年约翰·卡特[约1450—约1498,意大利裔的探险家,他于1497年率领英国远征探险队发现了北美大陆]发现该岛,1500年它迎来了第一位葡萄牙总督),以及南边的布莱顿岛(形成加拿大新斯科舍东北部的岛屿,1632年至1763年间一直处于法国的统治之下)、新斯科舍省(加拿大东部的省,哈利法克斯为首府和最大城市)与新布伦兹维克(加拿大东部的省,首府弗雷德西克顿,最大的城市为圣约翰)之间。将纽芬兰岛与布莱顿岛分开的卡波特海峡,见证了该地由意大利人首次发现的历史。
因为加拿大北部即所谓的西北地区过于寒冷,以致彻底不适合白人居住,所以我们很少听说该地区,除了其独特的地方警卫部队。此地湖泊众多,其中多数曾属于哈得逊湾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670年,整整59年后,发现该湾并为之命名的亨利·哈得逊于此处被其众多水手谋杀。组建该公司的“英国冒险家”们名副其实,但他们的辨别力不高。如果再给他们半个世纪的时间,他们将杀光湖中与森林里的所有活物(即便在哺乳的季节,对有皮毛的动物的屠杀也未停止过,包括印第安人。如果烈酒供应得更为充足的话,这些酒瓶子甚至将会彻底消灭他们自己)。对此,至高无上的女王陛下最终进行了干预,她将公司统治的大多数地区并入加拿大的王属领土中,而将哈得逊湾公司留作一个历史的奇异产物——该公司仍继续(尽管规模极大程度地缩小了)在这里(在同一管理体制下又维持了262年)做它的生意,但不再如旧时那般不负责任了。
位于哈得逊湾与圣劳伦斯河之间的拉布拉多半岛与来自格陵兰冰海岸的寒流距离太近,以致无任何利用价值。但加拿大不过处在其无量前途的开端,如今它主要的问题是极为严重的人口缺乏。
从政治角度讲,加拿大是先前的帝国迷梦最有趣的遗留物。我们经常会忘记,当乔治·华盛顿出生时,北美大陆的大部分土地属法国和西班牙所有,英国在大西洋沿岸的殖民地仅仅是一小块盎格鲁—撒克逊,且四周还被敌对国家紧密包围。早在1608年,法国就在圣劳伦斯河口建立了一个据点。然后他们将注意力投放到内地,首先向西进发,直到尚普兰(约1567—1635,法国探险家,建立皇室港即现在新斯科舍省的皇属安纳波利斯,并于1608年在今魁北克省建立殖民地)抵达休伦湖为止。他们勘探了整个五大湖地区,马凯特(1637—1675,法国传教士,1673年和路易斯·朱利特一块对威斯康星、密西西比和伊利诺斯河做了仔细的考察)和久特发现了密西西比河上游,拉萨尔(北美的法国探险家,他于1682年宣布路易斯安娜为法国所有)于1682年顺河流入海,他占据了整片峡谷,并以法王路易十四的名字为其命名为路易斯安娜。到17世纪末,法国人占领了远至落基山的所有土地,越过落基山就是西班牙天主教国王的领地的开始。阿利艮尼山脉那时是一道真正的屏障,它将庞大的法属殖民帝国与大西洋沿岸英国和荷兰的占领地分隔开,也将其与西班牙的佛罗里达殖民地相隔离。
如果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对地理多了解一些——真是这样,如果地图对这些有艺术气质的君主来说意味着一些更重要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精妙地绘于一块崭新哥白林挂毯的彩色条框的话——那么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的民众很可能现在就说法语了,整个北美也将听命于巴黎的治理。但那些决定欧洲命运的人未曾意识到新世界的意义。他们冷漠态度的结果,就是加拿大成了英国属地,魁北克和蒙特利尔不再是法国城市,而且过了几代后,新奥尔良和整个远西都卖给了由大西洋沿岸的几个叛乱的英国小省份刚刚建立的共和国。即便是拿破仑大帝,在他看到以出卖几个地区——现在是美国最富饶的领土——换来的大把黄金钞票时,同样认为自己做了一笔聪明的买卖。
1819年,佛罗里达被并入这些新获得的领土中,1848年,从墨西哥手中夺来了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内华达以及犹他;北美表现出似乎定会成为两个拉丁政权的腹地,但不到一百年后,此地就彻底易主了,成为了北欧大平原的延伸。
这些异类地区首先由于原始统治者缺乏远见,在经历了几次战争后,突然间出乎意料地合并在一起了,随后其经济发展的惊人程度世所未见。一旦第一批铁路竣工,第一批蒸汽轮船投入使用,数十万移民沿五大湖的水路或翻越阿利艮尼山脉,蜂拥而至以夺取大平原中自己的一份土地,然后开垦土地,以适于人类定居,并种植小麦,使芝加哥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生产中心。
在五大湖、阿利艮尼山脉与落基山山脚间的三角地带被发现藏有空前数量的煤、石油、铁和铜等资源后,该地区就成了新联邦的巨大工业区,匹兹堡、辛辛那提、圣路易斯、克利夫兰、底特律及布法罗等城市皆坐落于此,它们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劳动力,来帮助这些早期登陆者开发那些潜在的财富。因为这些城镇需要出口其钢铁、石油和机器的港口,所以大西洋沿岸的老殖民定居点如纽约、波士顿、费城及巴尔的摩等地现升至了前所未有的显赫地位。
与此同时,南部各邦最终从重建时期(此时确实比内战正进行之时更具灾难性)的黑暗日子中摆脱出来,它们共同筹集了足够的资本,开始在没有奴隶劳作的条件下发展棉花种植。加尔维斯顿(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南部的一座城市。西班牙探险家卡韦萨·德巴卡可能于1528年在此岛上船舶失事)、萨凡纳(美国乔治亚州东南部的一座城市,1733年为詹姆士·奥格尔索普所建,是该州最古老的城市,自19世纪早期以来成为主要的港口)及新奥尔良都恢复了生机。铁路、电报线和电话线将整个国家变成一座巨大的农场和工厂。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有6000万欧洲人远渡重洋,加入到早期登陆者的规划、建设、制造和销售等事业中,他们建立的这个车间是世所未见的。但自然从未给予过哪个国家有如我们所享这般无限的机遇——一座极为广大的平原,伴随着优良的气候和土壤,且两边皆有便利的山脉保护,还有事实上的无人居住——几乎是不可穷竭的资源——以及便利的水路,还有历史所添加的一个几乎最重要的礼物,即统一的国家、统一的语言,而没有历史包袱。
一旦我们稍稍向南前进,到达墨西哥和中美之时,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这些优势的真正意味。墨西哥境内除了古代玛雅人生活过的由卡坦半岛外,皆为多山地带,从格兰德河向南延伸,海拔渐渐升高,直至马德雷高原和阿拿瓦克高原,海拔分别达致1。6万英尺和1。7万英尺。其中多数高些的山脉如烟峰(1。7534万英尺)、奥里萨巴山(一座墨西哥南部死火山,海拔5702。6米,是墨西哥最高处)(1。8564万英尺)及伊士塔西华托山(1。6960万英尺)等皆为死火山,但科利马火山(墨西哥中西部火山,科利马是墨西哥最活跃的火山,曾于1987年和1994年猛烈喷发)(1。3092万英尺)却是当下唯一一座活火山。
在太平洋这边,马德雷高原在海岸处突兀地高耸;但在大西洋那一边,山坡下降得则更为和缓,且因为欧洲侵略者是从东方而来,所以他们进入内陆很轻松。先遣部队于16世纪初到达此地,那时正是西班牙极度失望的时期,因为该死的热那亚人的新发现被证明是一次失败,一次彻底的失败——没有黄金,没有白银,**的野蛮人在你勒令他们干活时都躺在地上装死,还有无穷的蚊子。
然后谣言开始传播起来——越过高山,在附近的陆地上生活着一位统治着一个民族的皇帝,他住在黄金城堡内,睡着黄金榻,用金盘子吃饭。斐迪南·科尔斯特与他的300个冒险者在1519年登陆墨西哥。在12条独木舟和13支大口径短枪的帮助下,他征服了可怜的蒙提祖玛人的领地,这些土著都被杀死了,其统治者以哈布斯堡王朝的名义被杀害。不久以前,这还是一个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管理差距不大的国家,而如今它却被人借哈布斯堡王朝的名义谋害。
此后近300年内,确切地说直到1810年以前,墨西哥一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且被如此对待:当地几种作物不再被允许种植,因为害怕它们将与母国同类但品质较差的产品竞争。而且土地繁衍的大部分财富或者流入少数大地主的口袋中,或者作为宗教机构的利益而上缴,这些宗教机构时至今日仍在为把持其对普通土地的所有权而斗争。
然后在19世纪中期,即可怜的奥地利人马克西米连(奥地利大公和墨西哥皇帝[1864—1867]。法国侵占墨西哥后,即委任马克西米连为墨西哥皇帝。他得不到公众支持,在法国迫于美国压力从墨西哥撤离后被墨西哥革命者逮捕并处死)——他曾希望在法国人支持下,成为蒙提祖玛人的继承者——的奇异冒险后不久,人们就发现了墨西哥不仅农业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其土壤中含有与美国相同的——或许要超过美国——铁矿和石油资源。当时的1500万墨西哥人——其中将近40%仍为纯种的印第安人——几乎与科尔斯特首次拜访他们之时一样穷困潦倒。因为现在大银行的资本插手其内部事务,并为革命做准备,这场革命后来被当地人组织的反革命予以颠覆。直到世界大战爆发前,一个百年纪录(平均每年爆发20场革命)才被打破,整个国家似乎都融入了谋杀与血洗的大潮中。幸运的是在世界大战期间,大批金融资本被占用(世界大战消耗了大量资金),墨西哥得到了喘息的空间。如今少数强者正努力使之摆脱掉3个世纪的停滞、疾病和文盲的困境,显然他们已取得成功,因为据报道,维拉卡兹和坦皮科(墨西哥中东部的一座城市。它在16世纪30年代由西班牙人建立,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制造业中心和旅游度假胜地)墨西哥湾的两座港口的出口额呈逐步上升趋势。而近十余年来,华盛顿和墨西哥城不仅仅是彼此口头的专有名词,两地事实上已近乎礼貌而面带微笑地开始互相交流了。
连接着两座大陆的中美地峡极其肥沃,该地区盛产咖啡、香蕉、砂糖以及其他所有外国资本欲在此种植的作物;但此处的气候不为白人所适应,而黑人又尤为不愿为白人干活,而且这里四处耸立的火山对白人和黑人皆毫不留情。
对大多数民众而言,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以及哥斯达黎加不过是些浪漫的名字,除非这些民众有集邮之癖,因为有一句普世箴言:“国家的财富越虚空,其邮票就越精致。”但下一个国家,即巴拿马共和国,对我们就较重要了。它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尽管我认为我们必须占领它,因为我们是负有保卫太平洋与大西洋海岸的责任的唯一独立国家,如果我们还要等着哥伦比亚将其卖给我们,那么我们仍将与哥伦比亚的议员们讨价还价,以便要到他们在转让契约上的那一个签字。
西班牙人在从达里恩(美国康涅狄格西南的一个城镇。建立于1641年,它是主要的居住区)的据点出发占领巴尔博亚时,在那里同时凝视了两个大洋后,就已知道了该地峡仅仅是一条狭窄的陆地带。早在1551年,西班牙人就打起了修建一条属于自己的运河的主意。从那以后,每一代人都会听到新的规划。科学领域内的每个人,无论其重要还是不重要,都为解决该困扰奉献了至少一个蓝图。但穿越将近30英里的岩石来打通一条运河可是个严肃的问题,直到诺贝尔的发明出现为止。他指望用炸药搬走农田中的树桩和巨石,但他从未打算将其用于屠杀邻人。
然后就是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数千民众蜂拥至巴拿马,以便免于被迫远行好望角,为他们修建的跨越地峡的铁路于1855年竣工。15年后世界听闻了苏伊士运河出乎意料地成功开凿。其总设计师斐迪南·德·雷塞普斯现在决定努力使太平洋与大西洋相互连接起来。但他建立的公司由于管理不善招致了名誉受损,他的工程师在计算中犯了如此多的错误,他的工人由于遭受疟疾和黄热的折磨而死得如此悲惨,以致在经历了8年的与自然力量的斗争以及与巴黎交易所虽不那么直接但更具灾难性的斗争后,这家法国公司极不体面地倒闭了。
此后有十余年的时间无所作为,棕榈树从雷塞普斯丢弃的火车头的烟囱中探出脑袋,直到1902年美国政府买下这家破产公司的股权为止。华盛顿和哥伦比亚共和国开始为美国最终要为这条足以修建运河的陆地带所支付的价钱讨价还价。直到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他是美西战争的中心人物。他的政策以调节托拉斯集团、建筑巴拿马运河及对外奉行“说话和气,手持大棒”为显著特征。他因调停俄日战争而获19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厌倦了长期拖延,安排了在那个世界上极为偏远的地区的一场小型私人叛乱,并在不到24小时内承认崭新而独立的巴拿马共和国,然后开挖为止。这次事件发生于1903年,运河竣工于19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