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 青春期究竟是谁在焦虑(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可见,是时候梳理一下我们的焦虑情绪,改变自己了!只有父母自己不焦虑了,才能减少青春期孩子的焦虑之情,让他们变得平和安静。

如何才能有效地改善焦虑症状呢?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成人比成绩更重要

初为人父母的时候,每个爸爸妈妈都说,只要宝贝健康快乐就可以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的要求越来越多,希望孩子聪明、学习好、能力强,等等。其实不是父母不记得当初的话了,而是社会竞争给了他们更多的压力和焦虑,他们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待孩子出人头地,慰藉自己的不甘。

其实人生漫长,一路充满荆棘,在孩子跌跌撞撞的成长中,除了成绩,还有品性、思维、眼界,等等,都决定着孩子的未来,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很努力但成绩不佳,不妨从其他方面进行培养,他一样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谨记,成人比成绩更重要,多元化的社会有很多种成才方式。

二、适当关注和掌控

对孩子的过度关注正在伤害孩子的成长。

时至今日,虽然很多父母已经掌握了科学的育儿知识,但在生活中,他们仍然喜欢围着孩子转,从吃穿用到兴趣、学习、交友,等等,并且倾其所有为孩子买学区房,报各种培训班……父母都觉得这是为了孩子好,却不知,这种关注和照顾无不显示出对孩子的掌控。在这种关注中长大的孩子,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自控的需求不断增加,就会向父母争取更多的自主权,于是亲子冲突便不时出现。

这时候父母若还不改变,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叛逆。付出的心血和孩子的对立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让父母感到万分委屈,一位父亲曾抱怨:“我们付出全部心血,却养出一个白眼狼!”

其实并非孩子不知好歹,而是父母过度抢占了他们的地盘,引发了他们的抗争。

如果停止这种以“爱”为名的掌控,还孩子自由,你会发现,孩子能学会自己管理学习、生活。孩子的人生只能由他自己走,你只需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时,适当帮助和引导,帮他保持正确的方向。而父母,也会因为抽离了那些焦虑感,心生美好。

三、打造自己重于打造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杰弗里·伯恩斯坦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错》里说:“孩子的叛逆可能会反复。当孩子用叛逆试探你的耐心的时候,请不要失去信心。坚持下去,不要恐慌。保持前进的步伐,承认自己的不足,远离消极质疑的陷阱。对孩子始终保持宽容,邀请老师、家人共同参与管教。最后,不要忽视你的业余生活,你有精彩人生,孩子才会真正觉得安全。”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内在的觉醒,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精神个体,只有父母通达和觉醒,孩子才能从中感受到正面的力量,坦然和父母分享青春期的烦恼,因为他们知道,倾诉这些烦恼不会让父母轻视自己或者更重视自己,父母只会像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小麻烦一样,从容地给出合理的建议。

将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做好自己,减少对孩子的管控,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和对孩子最明智的爱。

四、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等负面情绪

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说过:“不要教孩子如何赢,要教会他们如何漂亮地输。”我们身边有太多用力过猛的家长,他们野心勃勃地设计着孩子要如何立于不败之地,到达人生巅峰,为此,他们拼命找好老师、好学校、好培训机构,帮孩子做计划表,目的就是让孩子赢得漂亮。事实上,任何孩子都要面对失败、挫折等,这时候的他们,若是没有良好的引导,很容易陷入恐慌的情绪中,甚至做出极端的事。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掌控,自然就无法听见孩子的内心,教育出低挫折商的孩子。孩子无力控制和消解心中的负面情绪,面对困难便会一蹶不振,心态越来越消极。

可见,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等负面情绪,也能帮助父母减少焦虑,从而相信孩子可以面对和解决更多的青春难题。

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起伏,这并不可怕,不要盯着孩子的青春期,自己先慌了手脚,从而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为自己拼搏精彩的人生,给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自由,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即便梦想微小如蚁,亦值得尊重维护。

青春期的孩子,没有“标配”,他们的个性在这时候精彩纷呈,麻烦亦是层出不穷,但只要父母放下焦虑,轻松坦诚地对待,用心感受他们的内心,相信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