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题破山寺后禅院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题破山寺后禅院①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②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③音。

①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②悦:使……高兴。

③钟磬: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导读】

作者以凝练的笔触描写了一座幽深寂静的佛寺禅院,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大历中,曾任盱眙尉。仕宦不得意,于是漫游山水,后隐居鄂渚。

一缕阳光从松树的缝隙间穿过,照射在破山寺的塔铃上。诗人踩着清晨的露珠,和鸟鸣一起来到了古寺。林间弥漫着薄薄的雾岚,轻轻的,轻得像一个梦,在朝阳温暖的光晕里,悠闲地向高高的林梢散逸。

一条若隐若现的小径,自由自在地摇摆出随意的曲线,把诗人引向前方。路的尽头,一座幽秘的禅院里,满院的花木仍深睡未醒,矢车菊上的露水,映照着古寺斑驳的苔痕。

几片鸟羽自林间无声飘落,诗人仰头寻找,煦暖的阳光给山林披上了一件金色的绒衣,两只鸟儿,在树杈上悠闲地梳理羽毛。山脚下的幽潭,铺满了绿的山蓝的天,重重叠叠的倒影,安静地躺着,让诗人心底涌上无边的空寂。

香炉里袅袅的香火随着一缕清风缓缓升起,飘向了淡远的虚空。僧人早课的钟磬悠悠传来,在林间回旋,久久不肯散去。

在破山寺,再也找不到一丝尘世的喧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