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①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②,都护铁衣③冷难着。

瀚海④阑干⑤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⑥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①武判官:名不详。判官,官职名。

②不得控:(天太冷)拉不开。

③铁衣:铠甲。

④瀚海:沙漠。

⑤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⑥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的营帐。

【导读】

此诗通过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表现出作者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玄宗天宝三载进士,两次从军边塞。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卒于成都。

那些飞舞的精灵,擎着白色的绒伞,缓缓地飘落下来。一片,又一片。雪花的千军万马,顷刻横扫了八月的塞北。北风挟着锋利的刀子,不放过每一寸荒芜的土地,所过之处,白草被纷纷腰斩。

早起的诗人推开门,静候了一晚的雪扑面袭来。季候的马车仿佛瞬间回到了江南的春天,千万棵梨树,都被春风催开了洁白的花瓣。诗人伸出手去,一片,落入手中倏忽不见,三五片飞入珠帘,在帐幕上钤下潮湿的水印。

诗人打了个寒噤,刺骨的寒冷终于戳破了白雪的谎言。狐裘和锦衾温言软语,它们无法劝阻严寒的入侵。将军搓着双手,却再也无法拉开那把熟悉的雕弓;都护的铠甲冰冷坚硬,怎么摆弄都不能穿上挺拔的身躯。严寒继续攻城略地,沙漠早已失守,阴云在空中排兵布阵,四面八方都是冰雪的刀光剑影。

一名将士从漫天雪花中走来,掀开中军的营帐走了进去,胡琴声趁机游出中军的帐幕,欢天喜地地与雪花共舞。琵琶和羌笛也赶来凑热闹,它们全然不顾营帐中送别的宴席上,即将归京的武判官已酩酊大醉。

天色暂暗,辕门外,纷飞的雪花无声地落,试图敲响那道虚拟的门。北风高一声低一声地咆哮,它想卷起那面被冻住的红旗吗?可试了又试,最后只能失望地无功而返。

送别,是风雪中一场壮丽的出行。白雪在前方铺开一张巨幅的空白信笺,等待一场深情的书写。在轮台东门,诗人终于驻足,目送武判官的背影融入皑皑莽原。雪地上那行深深浅浅的蹄印,是武判官留给塞北的诗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