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0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020章

这场风波,对于崇祯来说,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一个关于“规矩”的小小教训。

但对于九江江家来说,却是灭顶之灾的开始。

而对于整个大宋的官场和民间来说,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天下初定,规矩已立,无论是谁,想要挑战皇权和律法,都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分量承受随之而来的雷霆之怒。

乌篷船上,崇祯依然站在船头,看着两岸不断后退的青山。

“圣锡,下一站是哪里?”

“回先生,再过一日,便可抵达汉口重镇。”

“汉口啊。。。。。。”崇祯的眼中露出一丝期待,“听说那里是九省通衢,商贾云集,比这九江还要繁华十倍。朕倒要看看,那里又是一番什么景象。”

船只继续西行,载着这位大宋的中兴之主,去丈量他更为广阔的江山。

。。。。。。

数日后,长江中游的江风渐起,带着一丝初夏的燥热与水汽。

崇祯的乌篷船终于抵达了鄂州码头,这座长江中游的咽喉要塞,九省通衢的繁华枢纽。

码头泊位林立,官地与私埠并存,本是对外开放的商旅乐土。

船上众人卸下疲惫,目光所及,便是那川流不息的漕船、商舶,堆叠如山的货物在阳光下闪烁着金银光芒。

空气中弥漫着盐腥、鱼鲜与茶香的混合味儿,让人不由心生振奋。

崇祯站在船头,负手远眺,两岸青山如黛,江水滔滔,远处鄂州城墙巍峨,隐约可见城中炊烟袅袅。

这地方,历史上是岳飞北伐的旧战场,如今未经战火,已然成了大宋版图上最富庶的盐铁重镇。

码头一隅,有一处空置的官泊位,视野开阔,正对江心,能尽览来船去脉。

崇祯微微颔首,对船老大道:“就这儿吧,抛锚停靠,咱们歇歇脚,探探鄂州的市井风情。”

“是,先生!”船老大应声而动,熟练地甩出铁锚,链条“哗啦”入水,乌篷船稳稳靠岸。

傅临渊与汪应辰等人也忙碌起来,准备上岸采购些新鲜蔬果,顺便打听当地盐运行情。

崇祯本想就此小憩,静观这长江中游的脉动,谁知接下来的事儿一点都不让他省心。

锚刚落定,泊位边上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十几名身着绸缎短褂的恶奴,腰间别着铁尺,手持粗棍,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

为首的管家模样汉子,五十上下,肥头大耳,脸上横肉抖动,叉腰站在泊位边上,吐沫星子四溅地吼道:

“谁他娘的准你们在这儿停船的?!这是张府专属泊位!闲杂船只,统统滚蛋!耽误了张府运盐,拆了你们的破船喂鱼!”

恶奴们一拥而上,棍棒敲击船舷,发出“砰砰”的闷响。

船工们脸色一变,本能地护住船身,唯恐对方惊扰了圣驾。

周边码头上的商户、船夫们见状,纷纷低头避让,有人小声议论:“哎哟,又是张府的狗腿子,听说这是鄂州盐商张万贯家的地盘,垄断了本地盐运,连官地都敢私占,官府睁只眼闭只眼,谁敢管啊?”

崇祯闻言,眉头微皱,却没有立刻发作,挥手示意船老大和傅临渊暂且忍耐,沉声道:“不必争执,先静观其变,朕倒要看看,这鄂州的‘规矩’,到底是谁定的。”

傅临渊闻言,拳头捏得“咯吱”响,却也强压火气,退到一旁。

汪应辰低声附耳:“先生,这张府在鄂州横行霸道已久,听说他们家盐船年年超额,贿赂地方官吏无数,今日若不发作,怕是会助长气焰。”

崇祯淡然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玩味:“豪强欺人,本是常态,朕当年在南京码头,也见过不少这样的地头蛇,只是如今大宋初定,朕想瞧瞧,这地方的官府,是真昏庸,还是假糊涂。”

他端坐船头,青衫飘逸,宛如闲庭信步的文士,丝毫不为眼前嚣张所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