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扑空(第1页)
第16章扑空
凌晨3点,拂晓前,正是人困意最浓的时候,静谧的树林中,几个犹如鬼魅一般的身影,悄悄的在树丛中穿行着。
观察场部的最佳阵地并不多,洪涛带着几个老兵呈顺时针行动,打算先把这些新兵蛋子的阵地摸清楚,等他们撤离的时候堵个后路。
3点一到,魏裴也睁开了眼睛,他了解洪涛的作战规律,抬起手腕摁下夜光按钮,微微一笑——洪涛这时候应该在行动了。
魏裴拿起了对讲机:“涛儿啊,悠着点啊。”
洪涛以为魏裴还在熟睡,听到呼叫,蹲下打出了一个停止的手势,几个跟随的老兵散开,互相警戒着。
洪涛摁下了耳麦:“连长啊,当年你训我的时候,可是照着死里整啊!”
洪涛才进入不到24个小时,魏裴已经提醒过他三四次,要给这些新兵适应一下,手下留情,想当年,洪涛还是新兵的时候,魏裴可是各种黑手狠手轮番来,整得洪涛都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投错了胎!
魏裴哪能不知道洪涛的小心思,但这此一时彼一时,洪涛要是下手太狠,真的打击了这些新兵蛋子的积极性,自个这个武侦连的架子可就刚开张就散架了。
“当年整你,我可不用考虑转业后干啥,你这是要把人给整废了,我可是得回家种地哪!”魏裴说道。
“张教官回去了不是挺好的嘛?现在机械化耕种,用不着脸朝黄土背朝天,您老回去了含饴弄孙,省得整天看着我们这帮王八蛋心里冒火。”洪涛在耳麦里打趣道。
没想到耳麦里先传来的是魏裴的叹息声,洪涛是魏裴最倚仗的两个教员之一,夜鹰里最顶尖的排长,侦察捕俘,轻武器操作,电子器械使用,跳伞潜水各项科目都是他人追赶的标杆,和自己的关系也是最好的,所以才敢提起这事。
“涛儿啊,你怎么知道他会开心呢?”魏裴一声叹息。
洪涛自知提起了魏裴的伤心事,没想到已经过来这么久了,魏裴还如此介怀。
这个“他”是魏裴的好兄弟,曾经是夜鹰的训练营“兽营”的教官张新跃,已经因伤转业快两年了。
张新跃转业跟魏裴有关,所以魏裴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这些事洪涛这些老兵都知道,刚才也是话赶话的讲到了这,洪涛赶紧在耳麦里安慰几句:“连长,前儿有张教官的消息呢,他在地方挺好的,身体恢复的很不错呢。”
“行了,过去的事儿别再提了,今儿你打算怎么整?”
既然魏裴发话转移了话题,洪涛也没理由再谈下去,他抬起头看了看周围,树林里一点风声都没有发出,安静的让人有些发憷。
洪涛对这种环境已经极度适应,他扭头看了看其他几个老兵,老兵们各司其职警戒着各自的死角,洪涛和魏裴的谈话丝毫没有影响他们。
“我打算顺时针行动,先摸到他们阵地,然后,就等您老人家发话,要死的还是要活的了。”洪涛摁下耳麦说道。
“嗯,行吧。”魏裴觉得这个方案还可行。
洪涛和魏裴通话完毕,站起来打出了出发的手势,那些分散警戒的老兵似乎背后长眼了一样,站起来重组了搜索队伍,朝龙俊岭的侦察阵地悄悄的摸了上去。
龙俊岭在午夜后离开了原来的侦察阵地,在两点多的时候转移到了新的阵地上,这里位于场部的西北侧,与原来的侦查阵地距离大约300米。
龙俊岭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抓他们鸭子,若是有机会,龙俊岭还想考虑反咬回一口。
龙俊岭在对讲机里低声的问道:“隋千城,隋千城,我已到达二号备用阵地,你那里什么情况?”
“我么得问题呀。”对讲机里传来隋千城细细的声音。
“田威田威,你就位没有?”龙俊岭又问。
对讲机里传来一阵气喘声,接着是田威的声音:“马上就位!”
离开侦察阵地的时候,龙俊岭心里越想越不是个滋味,凭什么鸭子就一定要跑?难道鸭子不能咬几口?!魏裴做初一,就甭怪我做十五!龙俊岭预算了一下手头的6个人手,觉得可以在完成侦察标定任务的基础上,再搏一把。
隋千城洞悉山林草木,但在侦察标定上技术不足,把他摁在阵地上是浪费,龙俊岭打算让隋千城做自由人,在外围游动,一来可以给侦察队伍做提前预警,二来有机会还可以寻找食物。
田威和白黎一组,转移到了场部的西侧,继续建立观察阵地,与龙俊岭的新阵地距离不到500米,而且两个小组还可以互相观察各自侧翼,同时还能监视旧阵地,如果真的有狼摸上来抓鸭子,应该逃脱不了这样的交叉监视。
“隋千城啊,你还要记得,必要的时候就暴露点痕迹,把人引开啊。”龙俊岭在对讲机里又交代道。
“晓得的。”隋千城简单的应了一句,脚下却不停,一步一步的倒着走,给追踪者留下虚假线索。
四点一刻,拂晓就要到了,东方的山脉上,隐隐出现了微光,洪涛把时间掐得很准,经过夜行之后,在拂晓前后接近目标,随着天色越来越亮,搜索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而这时候对手却因为潜伏了一夜,体温下降严重,精力正好也是低谷,反侦察效率也大大降低。
所以特种部队经常在拂晓到达进攻位置,发动了袭击之后,趁着天刚亮脱离战斗,而对手却难以组织起有效的追击和阻击。
洪涛把夜视仪翻了起来,让眼睛适应拂晓前的微光,他已经在山林里找到了那些新兵蛋子活动的痕迹,这条痕迹顺延下去,就是林地边的灌木,那里视野开阔,正对着林场的大门,是绝佳的观察阵地。
但越是接近对手,就越要小心,洪涛预计那些新兵蛋子也不会挤在一起看风景,所以先停了下来,派遣了两名追踪技术最好的老兵前出侦察。
“三个人的脚印,身高180左右,往南。”前出的老兵简单的在耳麦里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