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章 流言四起眾禽心塞(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韦东毅將各位领导的態度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他脸上依旧保持著谦逊、恭敬甚至略带惶恐的表情,应对得滴水不漏:

“马书记、杨厂长、李厂长,您几位言重了。

我就是个普通工人子弟,侥倖得了父辈余荫,实在惭愧。

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负组织和大领导的期望,也不辜负各位领导的培养。”

“科长,您可千万別这么说。

在採购三科一天,我就还是您的兵。

该干什么干什么,一切听您安排。”

他心中如明镜般透亮。

这份突如其来的“殊荣”,既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更是试金石。

厂里这几位的態度转变,在他意料之中。

而他更清楚,董科长看得明白,他在採购三科的日子,確实进入了倒计时。

那张纸条,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电话號码,更是一条超越了厂內所有层级、足以让任何人敬畏三分的沟通渠道。

它的存在,本身就重新定义了韦东毅在厂里的一切。

韦东毅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对董华文道:“科长,没什么事的话,我先回科里整理一下今天的接待记录。”

“去吧。”董华文点点头,目光依旧复杂地看著韦东毅挺直背影消失在厂区林荫道尽头。

他知道,从今天起,韦东毅在红星轧钢厂的角色,已经彻底改变了。

而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

韦东毅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夕阳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的步伐沉稳,內心却已开始飞速盘算下一步的计划。

主动登梯的第一步,就是要在这股风真正刮起来之前,儘可能地积攒力量,布下棋子。

而这一切,都要从利用好眼前的一切开始,包括这位突然出现的“大领导伯伯”。

……

下班铃声一响,易中海几乎是小跑著衝出了车间,连工装都没顾得上换,眼睛如同探照灯般在散去的人流中急切地搜寻。

终於,在通往办公楼的主干道上,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

“东毅!”易中海喊了一声,快步上前,一把拉住了韦东毅的胳膊,力道之大,显露出他內心的不平静。

韦东毅刚和几位科长级別的干部客套完,一回头就看到易中海写满焦虑和疑问的脸。

他瞬间就明白了老易同志这一下午是怎么熬过来的:远远看见儿子陪同大领导那“不合常理”的一幕,却无从问起,心里怕是已经翻江倒海,设想了无数种可能,好的坏的,恐怕都琢磨了个遍。

在这位大领导面前,厂领导都靠边站,反倒是韦东毅这个小年轻站在了c位!

老易同志心里能不多想才怪呢!

“爸,您慢点。”

韦东毅扶了一下易中海的胳膊,语气平静,“正好,我也准备找您呢。咱们边走边说?”

易中海见韦东毅神色如常,甚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沉稳,心里的石头落下一半,但那股子好奇和担忧却更盛了。

他环顾四周,压低声音:“东毅,下午……下午那是怎么回事?我远远瞧著,怎么……怎么是那位大领导……他跟你……”

他词汇匱乏,不知该如何形容那种“並肩而行”的震撼。

韦东毅瞭然地点点头,推著自行车,和易中海並肩朝著厂外走去。

他没等易中海绞尽脑汁地盘问,便主动开口,声音平稳却清晰地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爸,您別猜了。中午接待宴上,那位大领导认出了我。他和我父亲韦光正,是二十多年前在太行山打鬼子时的老战友。我父亲……当年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从鬼子包围圈里把他背了出来,救了他一命。”

短短几句话,信息量却如同惊雷,炸得易中海目瞪口呆,脚步猛地顿在原地,眼睛瞪得如同铜铃,嘴巴微张,半天没合上。

“什……什么?光正兄弟……他……他是大领导的救命恩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