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一大妈的青春回忆韦东毅与李秀芝领结婚证(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没有多余的盘问,工作人员脸上露出职业化的温和笑容,拿出一份《结婚申请登记表》:

“同志,请认真填写这份表格。”

韦东毅接过表格,示意李秀芝在旁边的长条木凳上坐下。

他俯身,就著办公桌,蘸水钢笔在粗糙的纸张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姓名、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家庭住址……每一个字都写得格外认真。

在“是否自愿结婚”一栏,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坚定,然后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韦东毅、李秀芝。

墨跡在纸上微微晕染开,如同他们即將交织在一起的人生。

工作人员再次核对无误,脸上笑容更真挚了几分。

她转身从文件柜中取出一张对摺的、约莫两张奖状大小的硬纸——这便是这年代最具象徵意义的结婚证。

封面是鲜艷的红色,印著醒目的金色双喜字,环绕著象徵工农联盟的麦穗与齿轮图案,上方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她拿起蘸水钢笔,在证书內页工整地书写:

韦东毅(男,xx岁)与李秀芝(女,xx岁)自愿结婚,经审查合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於结婚的规定,发给此证。

发证机关:北京市xx区人民委员会(盖大红圆形印章)

公元一九六三年x月x日

字跡端庄有力,红章鲜亮夺目。

写罢,她將这张承载著法律认可与人生新篇章的证书双手递给韦东毅,並微笑著递过另一张印刷著表格的纸张:

“恭喜二位同志!这是结婚物品供应票证,拿著这个,可以去指定的商店购买国家配给新人的结婚用品。”

票证上清晰地列著:x斤、布票xx尺、搪瓷脸盆壹个、铁皮暖水瓶壹个、肥皂x条、果糕点票x两……

这是国家在物质匱乏年代,对新婚夫妇最实在的关怀。

“谢谢同志!太感谢您了!”

韦东毅双手接过那薄薄却重若千钧的结婚证和票证,连声道谢。

他立刻打开隨身携带的军绿色挎包,从里面抓出一大把用彩色玻璃纸包裹的、闪闪发亮的硬水果,热情地堆放在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

“请您吃喜!沾沾喜气!谢谢您!”

工作人员显然有些意外,但看著年轻人真诚而充满喜悦的笑容,也由衷地乐了,连声道谢:

“谢谢谢谢!祝二位同志相亲相爱,百年好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庭共同努力!”

走出民政局大门,秋日的阳光慷慨地洒满全身。

李秀芝迫不及待地从韦东毅手中接过那张对摺的“奖状”,小心翼翼地展开。

她的指尖带著细微的颤抖,轻轻抚过那鲜红的印章、工整的墨跡,尤其是並排写在一起的“韦东毅”和“李秀芝”六个字。

她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自己的名字上,仿佛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確认了自己的归属。

眼眶微微发热,心底那漂泊无依的惶恐终於尘埃落定,化作一股滚烫的暖流涌遍全身。

最终在她苍白却清秀的脸上绽放出一个如释重负、又饱含无限幸福与希望的笑容。

这张纸,是她顛沛流离命运的休止符,是她安稳未来的铁券丹书。

更是她获得“韦李氏”这个新身份的庄严宣告。

“看入迷了?以后天天都能看。”韦东毅笑著打趣,眼神里是化不开的温柔。

李秀芝羞涩地抿唇一笑,脸颊飞上红晕,却依旧捨不得移开目光。

她仔细地將结婚证折好,如同呵护稀世珍宝般,珍重万分地放进自己那个洗得发白却乾净的布挎包最里层。

然后,她想起更重要的事,拿出那张供应票证,语气带著当家主母般的认真:“东毅,咱们得去买喜了,院里邻居都要发。还有这票证上的东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