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汪秘书长时代变了(第2页)
刘总看向沈诚,带著一丝恳切和质疑。
“而且,沈校长,恕我直言。
纪律性我们看到了,但我们是企业,最终看的还是技术。
您这些学生……真的能上手吗?”
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沈诚笑了,
“刘总的顾虑,很有道理。”
他转过身,面向身后那片黑色的“森林”。
“机电系,谁班长?”
寸头青年,跨步出列,声音洪亮。
“报告校长!机电一体化二班!”
他再无半分学生的青涩,倒像个身经百战的年轻军官。
沈诚指了指台下的刘总。
“这位刘总,做精密仪器加工的。你,用三十秒时间,向刘总推销一下你自己,和你的同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
刘总脸上带著审视的表情。
他倒要看看,这所破学校的学生,能说出什么来。
“报告刘总!我个人,精通西门子、法兰克系统编程,
能独立完成五轴联动工具机的操作和调试。
上个月,我跟同学一起,復刻了一台德国进口的高精度减速器,
精度误差不超过百分之三。”
礼堂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你说什么?復刻了高精度减速器?!”
这玩意儿可是工业机器人最核心部件之一,技术壁垒极高,国內大部分企业都得依赖进口。
“我们不仅復刻了,还优化了它的行星齿轮结构,解决了原版在特定转速下的共振问题。
相关数据,已提交给了国家专利局。”
“至於我的同学们,每个人,在毕业前都必须独立完成至少三个企业级项目,
从设计、建模、编程到加工、装配,全流程负责。
我们新星一直遵照任老先生指示,不培养理论家,只出產即插即用的工程师。”
“刘总,您厂里要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现在就提出来。
我们整个机电系,给您出方案。”
话音落下,整个礼堂鸦雀无声。
沈诚满意点头,任天老先生临终前,没能打造上顶尖实训基地,
但在学生培养规划上,还是下足了狠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