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 要把支部建在基层(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田税对于咱们这些自耕农而言,影响不大,有影响的是大地主们。”

“而徭役税这部分,朝廷虽说取消,但镇公和里正不会给咱们减免的,因为这些都是族老们多年定下的规矩。”

他说的徭役税,是指地方自行规定的苛捐杂税之一。

而制定规矩的,是那些所谓豪绅阶级,门阀宗族里的长老们。

朝廷律法很难深入到乡村,连镇都不到。

可见明朝的生产力,就是在广大乡镇农村中,种粮的能力就是生产力。

要彻底解放基层的生产力,就必须往乡镇派出官吏,落实朝廷律法,解放劳动者。

也就是说,镇公所里的镇公,也需要由朝廷衙门委派。

镇公所里有专门差役,也就是执法人员,都应该吃皇粮拿俸禄。

这样,朝廷律法才能深入到镇、村,这才是真正的基础。

“把支部建在连队。”

这句话的精髓,在大明永乐元年的田税制度中,得到充分发挥。

洪武年间,南直隶的江南,征收米麦合计占整个王朝总税粮的四成。

江南的粮食,食盐,丝绸布料等物质,都需要源源不断地调往北方,尤其是北疆塞外。

所以,对南直隶以及整个江南的统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强国富民,显得尤为重要。

“谢谢你。”

徐钦拱了拱手,离开田埂上马离开了。

一两碎银,换来这么几句话,且得到了很大启示,值!

可是那个中年农人,傻呆呆地看着徐钦一行人离开,半天没回过神来。

“当家的,那位公子找你干啥?”

等徐钦他们骑上高头大马离开了,农人婆娘这才怯生生地走近,询问道。

“问了几件事,给了一两纹银。”

“天呐,一两纹银可以买进四石大米,快…快拿出来让咱瞧瞧,是不是真银?”

那婆娘嚷嚷道。

中年农人猛地醒悟,也开始怀疑,他忙把那小块碎银从衣兜里掏出来,交到婆娘手里。

婆娘拿起放入嘴里用牙一咬,大喜道:“当家的,这是真银。”

“娘哎,咱今日发财了哦。”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