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们复婚啦2合1(第1页)
越是情绪稳定的人,骨子里越是疏离淡漠和清傲。
李国利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算是标准的文人家庭,因此更为清傲,对于一切自己看不惯的都报以敬而远之的态度,也是因此才作为第一批转战内地的香江导演。
。。。
夜色如墨,渔村的灯火在远处连成一线,像是被风揉碎的星子。甘微坐在灯塔顶层的小窗边,膝上摊着那本《语尽之处》的手稿,笔尖悬在纸面许久,迟迟未落。窗外海风低语,卷着潮湿的盐味钻进鼻腔,她忽然觉得胸口发闷,仿佛有无数未说出口的话在体内堆积成山。
她放下笔,起身走到墙角的老式录音机前。机器早已老旧,铜线裸露,外壳斑驳,可它仍固执地运转着,像一头疲惫却不愿停歇的老兽。她按下播放键,林浅的哼唱缓缓流淌而出??不是旋律,而是一种近乎呼吸的频率,温柔、断续,带着某种无法言喻的牵引力。
就在这时,手环震动了一下。
是热娜发来的消息:“母语云核心服务器出现异常波动,数据流逆向回溯,源头指向……你的语种石原型编号001。”
甘微瞳孔微缩。那块石头早在一年前就被她沉入海底,作为对“完美理解”系统的告别仪式。可如今,它竟自己浮出了记忆的深渊。
她立刻拨通王曜的加密频道。接通瞬间,他的脸出现在投影中,背景是一片混乱的控制室,警报红光频闪。
“不止是你那块。”他声音沙哑,“全球已有十七枚语种石自动激活,全部指向同一个坐标??南海无名岛,也就是你说的‘珊瑚屋’所在地。更奇怪的是,这些石头并没有传输语言数据,而是开始接收。”
“接收什么?”
“情绪。”王曜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准确地说,是**集体共感信号**。近七十二小时内,全球范围内有超过三万人在同一时间经历了相似梦境: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没有边界的大地上,耳边响起一段无声的呼唤。心理学组称之为‘共鸣梦疫’。”
甘微闭上眼。她知道那是谁的声音。
林浅从未真正离开。她的意识碎片散落在每一次共振、每一道误解后的靠近、每一颗因倾听而跳动的心脏里。而现在,某种机制正在重新唤醒它们。
“秦砚临终前说了最后一句话。”王曜低声补充,“我本来不想告诉你??他说:‘当沉默成为新的语言,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甘微睁开眼,目光冷冽如霜。
三天后,她独自驾船驶向南海。
途中风暴突至,浪头如墙般压来。渔船剧烈颠簸,甲板上的工具箱翻倒,录音机滑落摔开,内部一块微型芯片滚出??那是她从未注意过的备用存储模块。她在电光火石间捡起它,插入便携读取器。
画面闪现:一段隐藏视频。
镜头昏暗,拍摄于某地下实验室。年轻的林浅躺在一张金属床上,双手被固定,双眼紧闭,额头上贴满电极。一名穿白大褂的研究员正调试设备,旁白用冷静到残酷的语调陈述:
>“第号实验体进入深度冥想状态。目标:诱导其大脑释放‘原初共鸣波’。理论依据:先天失语者因长期压抑表达欲,神经突触会产生补偿性超频反应,形成跨个体情感传递通道。若成功捕获并编码此信号,人类将实现无需语言的直接心灵连接。”
画面切换,屏幕上浮现一串数字序列:**739-417-2048**。
甘微呼吸一滞。
七百三十九??林浅数过的浪;
四点十七分??她离世的时刻;
二零四八??联合国《新人类沟通协议》原定全面推行年份。
这不是巧合。这是密码。
她猛然想起秦砚递出芯片时的眼神??那不是认输,是交付。
当晚,她在风暴间隙靠岸。珊瑚屋静静矗立,屋顶的语种石碎片在月光下泛着幽蓝光泽。她推门而入,屋内陈设简陋,唯有一张石桌中央嵌着一个凹槽,形状与她的原型石完全吻合。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最后一块未投放市面的语种石,轻轻放入。
刹那间,整座岛屿震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