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标题的制作要求(第3页)
从字面来看这几个标题字少,但却有歧义。(a)标题中的“高人”是指身材高大还是高级人才或有一技之长的人?这里就不清楚。(b)标题给人带来疑惑:“八办喜事”频觅新欢并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有何值得炫耀夸奖?其实新闻中讲某企业工会主席张震山是个热心人,曾八次热心做“月老”为他人牵线成功和张罗婚庆。(c)对标题主题中“陈致中将上诉”的话,国内不了解台湾政坛前领导人陈水扁政治丑闻的人,无疑会理解为“陈致”“中将”“上诉”,而这个标题正是国内报纸的。其实,“陈致中”才是人的名字,是陈水扁的儿子,正好“中”和“将”相连造成误读“中将”。如果把“将”改为“决定”,“陈致中决定上诉”的意思就清楚了。这几个标题都是要看了新闻才能明白,并不符合简洁明晰的要求。有的标题字数该多的不可随意“简洁”,如十八大召开台湾国民党发来贺电,《人民日报》的标题为: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电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同时复电
这里的主题有27个字,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不能嫌多就缩减为“国民党中央电贺中共十八大会召开”,副题也不能简称为“中共中央同时复电”。虽然这样的表述意思也不会弄错,但还是要用全称以示严肃,并表达国共两党的对等。类似情形,标题字数该多的还是不能少。
四、鲜明
鲜明指的是标题从具有个性特点和立场态度两方面的表现。
第一是表现标题的个性特点。标题应当表现出个性特点,以避免与其他报纸同类新闻的标题雷同。特点就是优势,是事物赖以生存的依据。应该说,被选上的新闻稿件都是有其特点的,其最具有新闻价值的地方往往就是它的个性显示,编辑既然慧眼识珠,就应该在标题将它的特点凸现出来。比较二组标题:
(a)
一个万人大厂搞活致富之路
人才、技术、市场
一个万人大厂搞活致富之路
(b)
中美知识产权磋商达成一致
中美贸易战开火前夕双方同偃旗息鼓
中美知识产权磋商达成一致
(c)
习近平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话
习近平应约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话
(a)组前面的标题揭示的信息比较笼统概括,而后一个标题中引题,就把这篇新闻的特点,即最有价值的地方彰显出来,读者一下就抓住了新闻的主旨。(b)组标题与前面相似,后一个标题的特点明显,在引题里将这次谈判若失败的危害,最后双方都做了妥协才取得的双赢表现出来了,给读者想象的空间。(c)组的两个标题在揭示信息方面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后一个标题显然更胜一筹,“应约”就有特点,表示了我方的主动,是对方有求于我方,这就是标题的个性。在今天竞争激烈的新闻市场上,社会又处于相对稳定平和环境中,报纸寻觅到独家新闻的机会总是很少,许多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大家也都要给予关注而避免漏报。此种情况下报纸的标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倘若新闻事实大抵相同、标题也彼此雷同,这种同质化就缺乏竞争力。针对同一的新闻内容,标题制作在形式上如从不同角度、修辞等方面独辟蹊径,在同类中“一枝独秀”,标题就具有强于其他报纸标题的吸引力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近年来,许多报纸在努力让标题“鹤立鸡群”,体现出鲜明的个性招徕读者。如在韩日足球世界杯中,卫冕冠军法国队竟然在第一轮的小组赛后就被淘汰,这让许多球迷十分惋惜。面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少报纸的标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得独具个性特色。特举几例:
(a)
悲情席卷法国队
卫冕冠军交白卷高卢雄鸡铩羽归
(b)
法国队“创造”世界纪录
卫冕冠军一场未赢一球未进
(c)
一个王朝的颠覆齐达内不姓“奇”
法国队未进一球惨遭淘汰
(a)标题中的“高卢”常被用来代称法国,对法国队一场未赢、一球未进的结果用“交白卷”来形容,以“铩羽归”替代被淘汰,引题更以“悲情”笼罩来表现失败的郁闷,用语独特、恰如其分又颇显趣味十足。(b)标题虽然显得朴素,语不惊人,然而“创造”一词十分贴切而又诙谐。作为赛前被看好的卫冕冠军来说,居然出乎意料地落魄到首轮比赛便结束了使命的境地,不愧是足坛世界杯历史上的“创造”。(c)标题利用扬名于世、被大家誉为“中场发动机”的法国队齐达内的“齐”与“奇”发音相同,给人以谐趣,并表达出对这位中场名将失常的失望之意。
这几个标题,都围绕卫冕冠军法国队惨遭淘汰这一大“冷门”做文章,让人产生遐想。其新闻事实都是一样的,然而它们的标题又都各显特色,令人玩味再三。在新闻的同质化势态大有加剧的情形下,这种追求标题的独特个性的做法,值得大力倡导。
第二是表现标题的立场态度。报纸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动并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常常融会了报纸的喜怒哀乐情感。也正是由于人的主观意愿的参与,新闻报道成为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推动因素。春江水暖鸭先知,编辑首先被新闻事实所感动,不可遏制地将自己的智慧、才情和审美评价充分外化,制作出充满感情的标题去征服读者。特别是对一些重大事件,版面编辑们无不用殚思竭虑、提炼出生动形象的文字对新闻或进行描绘、或予以抒情、或展开评论先声夺人,以满腔的热忱去打动读者。读者受此感染爱屋及乌,也情不自禁地深入到新闻的内容去细细品味、体验。诚如清代诗人袁牧所言:“作者情生文,读者文生情”,如下面几个标题:
(a)
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果真“序长不序爵”
大会没设主席台耄耋校友坐前排
(b)
铁的见证血的教训
永安市挖出一颗日军燃烧弹
(c)
习近平在“2013亚洲博鳌论坛”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