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版面编排(第2页)
报纸上端报线地方所印的文字,一般刊报名、日期、版序、版名、编辑姓名等。
11。中缝
两块相邻版面之间的空隙,也叫报缝。有的报纸中缝空白,有的报纸中缝刊登广告、电视节目、知识小品,转接文稿等。
12。跨版
又叫通版,即取消中缝,将报纸相邻的两个版打通而形成的版面,一般用于报道重大事件、重要活动,有助于营造声势、表现新闻内容,如2013年3月5日,即将卸任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就罕见用了跨版。因跨版面积大,阅读不便特别是大报很少使用(见图6-6)。
图6-6跨版
13。头条
横排报纸左上方、竖排报纸右上方紧挨报头位置的稿件,这一区域是版面中最重要的。
14。双头条
在版面上部或左右两端,以同等编排手段的规格安排的两篇稿件,其标题或图片、围框等编辑方法同样突出。
15。小头条
又称假头条,处于版面最重要的左上方位置,但并非实际的头条稿件,篇幅不大并在标题上作了弱化处理。小头条一般涉及重要人物、机构、活动,但无实质性的重要内容。
16。倒头条
版面下方与头条同等规格编排的重要稿件,是一种特殊的双头条(图6-7)。
图6-7双头条、小头条和倒头条
17。线条
版面编排手段之一,分为水线与花线两类。水线又有正线(细线)、反线(粗线、正反线)、双正线、双反线、曲线和点线。花线又叫花边,线条有花纹图案。线条在版面上一是强势作用:重要稿件加线条或围框引起读者注意;二是区分作用:将稿件加框或勾线与相邻的稿件分开避免混读:三是结合作用:线条将若干稿件围在一起表示具有某种联系;四是表情作用:不同的线条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五是美化作用:在字符和图像间适当采用线条可增加活跃版面,花线和曲线也具有一定的造型美,能起到版面的装饰作用。
18。图像
摄影或绘画所显示的形象,包括照片、绘画、图表、刊头、报花等,版面编排手段之一。图像直观而形象,有视觉立体感,是版面上的视觉中心,比文字更具有强势。
19。字体
字的形体,版面编排手段之一。我国报纸常用的字体有宋体、黑体、楷体、隶书等10多种,不同的字体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20。字号
区别字的大小的称呼,版面编排手段之一,字号的数字越往后字越小,反之亦然。
21。色彩
版面编排手段之一,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
22。区域
图6-8版面区域划分
又叫版位,指同一版上不同的位置重要程度不同。将横排报纸版面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区域,通常上重于下,左重于右,上左上右、下左下右四个区域的重要程度由强到弱,也有人认为下右重于下左(见图6-8)。但利用编排手段,也可使次要的区域变得重要起来。
23。导读
在头版以标题形式提示当日报纸重要或有趣的内容。目前许多报纸都分为多叠,各叠的首页也有本叠的导读,它们都具有检索报纸重要信息、突出精彩新闻的作用。目前个别大报、绝大多数小报的头版都安排的是导读(见图6-9、图6-10)。
24。专栏
由一个栏题统领的多篇具有共同性稿件组成的局部版面,亦指版面上某个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性固定栏目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专栏又分集纳型的和单一型的(见图6-11报头下方和报眼两处的专栏)、临时型和连续型的。
图6-9小报版面导读
图6-10大报版面导读
图6-11专栏
图6-12《参考消息》的标题
25。同题集中
由一个标题统领几篇新闻。同题集中和专栏不同,专栏中的每篇新闻都有各自的标题,同题集中里的则没有,只是因为在报道的主题方面有某种联系且是不同的媒体,如果都作标题有重复又占版面,便由一个标题将它们统领起来,如2013年8月16日《参考消息》上的一个标题(见图6-12),集中了英国《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德国《法兰克福报》、美联社等家媒体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