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标题的制作要求(第2页)
轰轰印度火车相吻“叠罗汉”
死53人,伤147人,是否恐怖活动政府已展开调查
(c)
3桌酒席18万
杭州仿宋菜倾倒食客
(d)
深陷金融危机,就业市场萎缩
英国大学生求职四面楚歌
(a)标题中的“良民”一词,大概是为了让读者觉得诙谐有趣,但这里用这个词是错误的。“良民”一词的频繁使用是日本侵华时期,日本侵略者为了在沦陷区进行奴化统治,强行给中国人发“良民证”,表明是臣服于日本侵略者的人,日本兵见了中国老百姓也要先问一句是不是“良民”。因此,这个词蕴含着殖民色彩的标志,或者说它烙有中国年因孱弱被欺凌的历史印记,今天不能用于标题调侃。(b)标题的主题中,将火车相撞造成生灵涂炭的悲剧说成是“相吻”“叠罗汉”,都是极不严肃的,显得报纸没有人文关怀,对人的生死毫不关心;(c)标题的副题中的“倾倒”一词貌似客观,其实不恰当,好像报纸也对这种奢侈浪费的行为默许甚至也“倾倒”,而报纸对此是应批评反对的;(d)标题的“四面楚歌”是贬义词,带有嘲讽之意,一般用来挖苦对手陷入某种困境,用于该国的大学生找工作困难的状况完全不适合。
三、简洁
简洁是新闻写作的特点之一,标题是新闻的高度概括,更应当洗练,将新闻中最精彩、最主要之处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读者也能很快地掌握新闻的要旨,有选择性地来阅读新闻,对重要的内容留下印象,诚如王充所言“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由此达到标题“一言理尽,两字穷形”之效果。
简单的事物容易被人很快掌握,而简单本身也是使人感到快适的一个美学特征。人们读报都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代报纸卷帙浩繁,许多扩至几十版,每天一二十万字甚至更多,一般读者很难每篇通读,也没有必要都一一读完,读标题是快速掌握阅报的现代观照方式和实现时间最佳利用率的优化途径。读者对标题先浏览一遍,以近乎直觉的感受迅速了解新闻概要,然后凭兴趣确定阅读重点,这是当代人读报的规律。标题越简洁,读者一眼扫视即能把握要旨,便于迅速记忆和理解。比较下面的标题:
(a)
从老虎背上安安稳稳地跳下来方才显出英雄的本色
李学良大刀阔斧搞改革闯市场企业成效显著
安然而下虎背方显英雄本色
李学良大刀阔斧搞改革企业成效显著
(b)
孤寡老人无子无孙无忧虑
孤寡老人无忧虑
(c)
美国决定将从韩国撤走五千名现役军人
美将从韩撤兵五千
(a)组前面标题的引题,读起来显得有些啰唆,后面标题的引题少了一半字数,表达的意思不变,给人以清爽、明快之感。主题中的“闯市场”也可去掉,因为企业搞改革的本身,主要就是在市场上占的一席之地,“闯市场”自在题中之义。(b)组前面一个标题中的“无子无孙”是多余的,因为前面说的“孤寡老人”已经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了。(c)组的后一个标题,字数缩减掉一半,同样保留了愿意却更简洁。对一般的读者来讲,在一瞥之下就了解新闻的精髓基本上就够了。如若对此感兴趣,再循此进入消息去详细品味其他内容。
强调新闻标题的简练,虽不像做诗填词那样要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境界,但努力进行“字去热而意留”的凝文炼字还是可以争取的。从心理学上看,人的眼球转动是移动视线,眼球停止转动才能看清文字,在眼珠不动的情况下,六七个的标题一目了然。标题越长,眼球移动次数越多,阅读越不方便。鉴于新闻涉及内容方面或重要程度不同,不可能每条标题都这么短。但根据实际内容与传播经验,主题一般控制在十个字左右较好,争取体现“增一分则长”的简洁美。标题语言的表达,有的在语法上可以和正文中的表达有所不同,比如常常把修饰语前的“的”或“地”或时态助词“了”的字样省掉,读者也能理解。
标题的简洁也包括通俗易懂。新闻传播包罗万象,涉及许多行业,对那些专业性强的新闻,不仅要用形象的语言报道出来,更需在标题上做必要的说明,读者一眼看得清楚明白。如果在标题上“卡壳”了,表明标题的推销无术,有价值的新闻也可能被埋没。看下面两个标题:
(a)
科研人员经过数年攻关
酒敏反应器试制成功
(b)
司机喝过酒汽车开不走
酒敏反应器试制成功
(a)标题从科技报道的角度来揭示新闻,专业性强,不免使读者觉得枯燥,对“酒敏反应器”的概念、功能恐怕不太想去深究。(b)标题的引题去掉了专业性,将它社会性统一起来,将这种新产品的作用加以通俗的说明,并显得幽默诙谐,读者一看就明白,特别是司机朋友会将之与自己的生活、利益关联起来,势必产生对新闻阅读的兴趣。
标题简洁的要求是在阅读时没有障碍,瞬间扫视标题即能清楚意会。专业术语和一些方言、生僻字等,在标题上都会成为普通读者的“拦路虎”,令其似懂非懂乃至全然不明。当然,形式为内容服务,衡量标题的简洁并非单纯看字的多少,标题无论怎样简练,总要表达出清晰准确、题文相符的内容。倘若一味为求简,产生歧义甚至害义,或令读者不解,这便不是简洁而是“苟简”、反添累赘。看下面几个标题:
(a)
高人进京不受限制
(b)
张震山八办喜事受人夸
(c)
陈致中将上诉要求传绯闻主角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