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乡村教师政策的改进建议(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2]参见朱永新、徐子望、鲁白等:《“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上)》,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4);伏彩瑞、关新、朱华勇等:《“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笔谈(下)》,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5);张玮佳:《关于人工智能对教师影响的几点思考》,载《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5);何文洁、苏珊、雷灵:《教师该如何走进“人工智能”》,载《现代教育报》,2017-12-04。

[13]余雅风:《从教师职业的公共性看教师的权利及其界限》,载《教师教育研究》,2006(3)。

[14]荀渊:《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逻辑与未来走向》,载《教育研究》,2014(10)。

[15]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1649页,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6]张斌贤、李子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载《教师教育研究》,2008(6)。

[17]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1832~1834页,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8]荀渊:《1949年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制度变迁》,载《教师教育研究》,2013(5)。

[19]李瑾瑜、史俊龙:《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演进及创新趋势》,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0]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540号(教育类051号)提案答复的函》,2017-09-25。

[21]管培俊:《关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个观点》,载《教师教育研究》,2004(4)。

[22]陈尚琼、余仁胜:《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回顾与展望》,载《课程·教材·教法》,2015(4)。

[23]朱旭东、胡艳:《中国教育改革30年:教师教育卷》,165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4]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载《教育研究》,2008(10)。

[25]陈尚琼、余仁胜:《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回顾与展望》,载《课程·教材·教法》,2015(4)。

[26]朱旭东、胡艳:《中国教育改革30年:教师教育卷》,233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7]汪明:《“县管校聘”是教师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载《中国教育报》,2015-04-17。

[28]中共教育部党组:《努力做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载《光明日报》,2018-02-08。

[29]王红蕾、吕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与改革路径》,载《现代教育管理》,2017(5)。

[30]王红蕾、吕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师政策的演进与改革路径》,载《现代教育管理》,2017(5)。

[31]刘冠生:《城市、城镇、农村、乡村概念的理解与使用问题》,载《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