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实施过程(第4页)
1。养成天天阅读的好习惯。
随着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不断深入,我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我不仅要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之梦》、陶行知的《教育名篇》以及众多教育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专业报纸杂志外,我还将阅读巴金、冰心等国内名家的散文以及国外的名著,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品位,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语文素养的教师。
2。做一个勇于课堂实践的老师。
课堂是老师能力检验的一个大舞台,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教育就是要让老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自己的教育行为,必将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
3。坚持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内容,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坚持每天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并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由此形成一整套的成果呈现形式。
4。加强基本功训练。
“三字一话一画”的老师基本功要不断练习,让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由于我的普通话水平不高,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将重点训练,以便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
5。利用现代化设备辅助教学。
由于一直处于农村小学,现代化设备配置不够,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更是有待于提高,这方面的欠缺也是我今后重点要加强的。
生动的课堂、全面的语文素养,都不是一日之功,我不敢奢望自己一下子成为特级教师,不敢奢望有自己的教育专著发表,但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会一直朝着心中的梦想迎风起航,虽一路风风雨雨,但是我一定坚持不懈,尽心尽力。
点评:该教师将SWOT分析的技术应用于对自身现状的分析中来,对自己当前所处的状态较好地做出了评价,并基于此对未来的工作做出了相应的计划。基于科学的分析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计划和目标,因此,无论是个人的工作计划还是部门的工作计划,都要熟练应用各种分析技术,对自身所处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判断。
(三)明确权责、建立常规制度
从最初的宣传到任务的分解,再到工作计划的制订,每个部门、个人的权责逐渐明晰,最终还需要确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细化岗位职责、强化过程管理、健全考评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保证规划所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投入,保障学校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制订应与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遵循系统性、逻辑性、层次性、递进性的特点,以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宗旨为主要依据,围绕学校的目标和发展措施来制订。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的管理制度之间应相互衔接、相互补充,避免矛盾与冲突。[11]学校管理制度内容广泛,名目繁多。从纵向来说,有高层、中层、基层的各项制度;从横向来说,有各职能部门和各方面工作的制度;从过程来说,有招生、开学、放假,计划、检查、总结等制度。[12]其中,按照纵向分类,高层制度指的是能够统领全局的管理制度,在学校内部,学校章程是现代学校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层制度,指能反映学校章程,服务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学校管理各职能、各环节中的制度,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主体,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主要包括论证与决策制度、资源的投入保障制度、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检查与总结制度、领导管理的问责制度、保证教职工参与权的教职工代表会议制度、保证学生参与权的学生代表会议制度、人事变革制度等。基层制度,则指的是由中层制度分解而来的、具体操作层面的规定,主要规定了学校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一些具体操作问题。包括:访谈与信息收集制度、改革发展目标方向的预测分析制度和学校与社区互动制度等。[13]
案例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十二五”(2011—2015)发展规划(节选)[14]
第四章保障措施:明确责任,确保落实
为保障北师大南山附校“十二五”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的实现,必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明确责任,确保落实。
(十六)加强党的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学习制度和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在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着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学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以党内民主促进校园民主,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和谐校园。重视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
(十七)推进依法治校
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学校要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法定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受教育权,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对师生实施奖励与处分。开展普法教育,促进师生员工提高法律素质和公民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主管的职责和任务。校长应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负责人,要负总责,亲自抓,率先垂范,亲自示范,分管领导、中层干部要切实承担压力、负起责任,从而加强学校各级干部的领导能力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学校所有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管理能力。确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按照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任务分工,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建立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和定期公布机制,严格行政问责制,将规划的实施达成情况作为考核各职能部门干部业绩的关键指标,纳入年度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
(十九)提高服务效能
加强对行政后勤、教辅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培训力度,增强其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能动性,树立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当好学生、教师的服务员,提高为教育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效能。进一步完善学校后勤管理制度,使后勤人员明确各自工作的目标和职责,增强岗位意识和规范意识,促使学校行政后勤走上专业服务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内涵发展之路。
(二十)营造良好环境
加大宣传力度,向全校教职工和周边社区广泛宣传学校“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动员全社会进一步关心支持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创造校内外良好的周边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十一)保障校园安全
强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消除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不和谐因素。健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管理机制,加强学校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点评:在该发展规划中专门写明了有关保障措施的部分,将相关保障措施、要求以规划的形式确定下来,对之后建立具体的保障体系、完善相关保障制度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