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1页)
巷子里只剩下两人交叠的身影和清晰的心跳声。
常坚革冲雅琳敬了个礼,转身往巷子口走。月光底下,他那身军装显得倍儿精神,走起路来腰板笔直,跟棵小白杨似的。
雅琳站在原地没动弹,瞅着他背影直乐。这人可真有意思——打从进门开始,奶奶就把他当亲孙子似的,老妈更是往他碗里夹菜夹得跟喂猪似的。可偏偏谁也不觉得别扭,好像他天生就该是这家的人。
那顿饭吃得,比过年还热闹。要搁平时相亲,那不得客客气气跟演戏似的?可这小子倒好,跟老太太唠嗑把老人家逗得直拍大腿,帮老妈端盘子比亲儿子还勤快。雅琳搓了搓刚才被他握过的手腕,心里头直嘀咕:这人也太自来熟了吧?
想起前对象唐有金,雅琳就浑身不得劲。那会儿见个面跟做贼似的,说话都得在肚子里转三圈。俩人中间隔着层窗户纸,谁都不敢先捅破。
可这个常坚革倒好,头回见面就敢喊"女朋友",脸皮比城墙拐弯还厚。雅琳想着他刚才那股憨劲儿——敬礼把帽子都碰歪了,说个情话跟喊口号似的,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
夜风凉飕飕的,雅琳裹了裹衣裳往家走。院门"吱呀"一声关上,她心里头却跟揣了个小火炉似的,暖烘烘的。谁说得准呢?保不齐这傻大兵真能成老贺家的女婿。
:“金疙瘩”宴席与河畔风波
一晃六七天过去,贺家“总司令”和她麾下的“女兵”们,还在为那件“新衣裳”能不能合身争论不休。
常坚革这个男人,冷不丁闯进这个“女儿国”,就像往热油锅里泼了瓢凉水——炸开了花!那股子新鲜劲儿,到现在还没消停。
贺奶奶摇着大蒲扇,脸上的褶子笑成了菊花纹,嘴里念叨:“这事儿啊,真是灶王爷贴门神——对上茬儿了!老天爷那双眼,亮得跟夜明珠似的!”
梅溪蹲在地上剥蒜,指甲缝里全是蒜味,她往地上啐了一口,没好气道:“亮?在我这儿,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平常啊,怕不是被窝里看报——瞅不清道儿,睁眼瞎一个!”
老太太没搭理她的牢骚,自顾自陶醉:“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丢了唐有金那个芝麻,这不就捡了个常坚革的大西瓜?”
“军分区文工团负责人,多体面!”梅溪补充,又压低声音,“而且,没爹没娘,没拖累……”
老太太眯着眼点头:“我看啊,跟苍生挺对撇子!”
贺家这“女儿国”的“最高统帅部”——也就是贺奶奶的炕头,关于那位“天降奇兵”常坚革的“战略分析会”,依然开得热火朝天。
贺奶奶盘腿坐着,蒲扇摇得像指挥棒,眼睛亮得放光:“你们琢磨琢磨!雅琳要是真成了,那可真是掉进福窝窝里了!没公婆要伺候,没妯娌要周旋,这女婿啊——”老太太一拍大腿,“我看呐,不是半个儿,是整一个儿掉咱家锅里了!”
梅溪正跟一头倔蒜较劲,指甲缝里塞满了蒜泥,闻言把蒜瓣往案板上一拍,发出“啪”一声脆响:“嘿!照您老这说法,老天爷这不是给咱家‘精准配给’嘛?咱家缺儿子,它就发来个孤儿!这‘指标’,正正好好!”
“可不就是天意嘛!”贺奶奶神秘兮兮地指指房梁,仿佛老天爷就在上头听着,“老天爷开仓放粮,给咱家放了块‘好料’!不过啊——”老太太话锋一转,压低声音,像在部署秘密任务,“咱得给雅琳那丫头加加压!我看她那态度,跟温吞水似的,不凉不热!可别让别的‘友军’半道儿把咱这‘优质资源’给截胡喽!”
梅溪愁得眉毛快拧成麻花:“愁就愁这儿!这丫头,平时脑子转得比算盘珠子还快,一到搞对象这事儿上,就跟那算盘缺了档——死活拨拉不明白!”
正说着,“吱呀”一声,院门开了。
贺苍生提着公文包,带着一身“下班了”的松弛感踱进来,张口就问:“‘战略储备’准备得咋样了?”那口气,仿佛在问明天的作战计划。
梅溪正跟蒜皮较劲,头也没抬,没好气地“嗯?”了一声,尾音拖得老长,意思是:说人话!
贺苍生完全没接收到信号,自顾自沉浸在“后勤保障”的构想里,手指头还在空中比划着:“周末!务必搞条鲜活的‘富贵有余’(鱼)!要那种能翘尾巴、活蹦乱跳的!清蒸,原汁原味,这叫‘清(情)真意切’!或者…”他眼睛一亮,“整条‘跃龙门’(鲤鱼)!糖醋!红红火火,甜甜蜜蜜!这叫‘开门见喜’!”
“对了!”他想起关键,语气更郑重了几分,“下酒的硬菜不能少!去副食店看看,有没有新炸好的‘金疙瘩’!圆滚滚、金灿灿的,讨个‘团团圆圆’、‘金玉满堂’的好口彩!”
“再拌个‘翡翠白玉盘’!”他越说越起劲,“就用咱家后院刚掐的嫩黄瓜,拍碎了,拌上雪白的蒜泥,点上几滴香油!青是青,白是白,清清爽爽,这叫‘清清白白做人,长长久久过日子’!”
“最后——”他声音压低,带着点神秘和隆重,“把我床底下那坛子‘长长久久’(珍藏的散装高粱酒)请出来!年份够,劲儿足,这才叫‘情谊绵长’!配上这‘金玉满堂’和‘翡翠白玉’,齐活!”(酒依然用寓意好的“长长久久”)
梅溪听得眼皮直跳,手里刚拍好的蒜泥差点扣地上。她猛地抬头,叉着腰,声音都劈了叉:“老贺!你这谱摆得比天桥说书的还大!又是‘金疙瘩’又是‘翡翠白玉盘’的!知道的你是请可能的女婿,不知道的以为你要开‘蟠桃宴’请玉皇大帝呢!就这排场,咱家这个月下半月的‘嚼谷’(口粮)还要不要了?!”(梅溪的吐槽点集中在排场大、花钱多上,“嚼谷”是地道的老话,指口粮生活费)那架势,恨不得把案板当成自家这“败家老爷们”给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