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第1页)
二、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
胎儿的形成和发育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也为生命成长奠定了一生发展的基础,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胎儿的形成和发展所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遗传、生物学因素的控制、子宫内外的环境、母亲自身的状况等。虽然影响胎儿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讲,影响胎儿发展的因素大体有两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生物体的亲代性状在子代中得到表现的现象,即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正常的胎儿都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共100000个基因,每个染色体都由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构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NA。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遗传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3]
基因决定人的遗传性状,染色体在遗传因素中扮演着主角。人类的染色体有23对46条,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决定胎儿的性别。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等统称为性状。控制性状遗传的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结合后只会出现显性基因的性状而抑制了隐性基因性状的出现。比如,双眼皮就是显性基因AA或者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Aa的结合,单眼皮则一定是aa两个隐性基因结合的结果。
基因决定了人类的性状,也决定了一些遗传病的发生。关于遗传病的常识,我们在下一节会详细讨论。
案例
广东省番禺市的李女士,儿子出生3个月时被确诊患上地中海贫血病,每5天必须上医院输一次血,每月的治疗费达2000多元。如果不输血,孩子活不到5岁就会死于严重的贫血。李女士是因为在怀孕的时候没有进行产检,才导致孩子出生后便患上了这种遗传病。“地中海贫血病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大多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均有病例,以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等省市区发病率较高,在北方较为少见。若夫妻为同型地中海型贫血的带因者,每次怀孕,其子女有14的机会为正常,12的机会为带因者,另14的机会为重型地中海型贫血患者。”[4]
(二)环境因素
1。母亲怀孕年龄和健康状况对胎儿的影响
一般认为,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4~29岁,过早或过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均不利。一般情况下,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就叫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在怀孕和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胎儿发育迟缓或早产的问题,死胎和先天性畸形率也相对增加。我们不提倡高龄妇女怀孕,主要原因有:一是高龄妇女卵巢功能低下,卵子数量减少且质量低下;二是子宫供血不好,受孕能力下降;三是内分泌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失调。这些因素都易引起流产、畸胎等。此外,高龄孕妇在孕程和分娩过程中,引发并发症的几率增高,对母婴均有不利影响。所以,原则上不提倡高龄妇女妊娠,我国“晚婚晚育的政策”并不是指越晚越好。如果夫妇得了不孕不育症,要及早就医,先确诊问题出在哪一方,然后将现代医学和我国传统的中医学结合对症治疗。但孕妇年龄如果小于20岁,胎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约为13。33%。[5]总之,孕妇的年龄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夫妇是否要孩子、哪个阶段要孩子需要一定的计划,应选择最佳生育期生育后代。
孕期营养不良会造成孕妇贫血等疾病,进而使胎儿发育迟缓,影响胎儿智力,甚至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所以,孕妇需要在整个孕期都得合理膳食,补充充足的营养。为了胎儿的健康成长,除了充足的营养以外,医生还会要求准备怀孕的母亲补充叶酸,如果孕前没有补充,也可以在孕早期进行补充。叶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人类如果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如果孕妇在怀孕的前3个月内叶酸缺乏,会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也有可能使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或患腭裂等先天性畸形。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一个孕妇都需要补叶酸或者补钙,而应在医嘱下进行补充,不要听信外行和他人的说法盲目地乱补。以补钙为例,在整个孕期,钙在胎儿的生长发育中是非常重要的物质,但由于个体体质存在差异,对钙的吸收也不同,有人吸收好,只要有正常的饮食就可以;有人吸收不好,就需要额外补充。但补钙,并不一定都得吃钙片等药物,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些含钙量高的食品,孕妇经常到户外晒太阳、进行适当的锻炼等都是很好的补钙形式。
2。孕妇感染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期间感染疾病或者孕前就患有某种疾病,会对胎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较常见的特有疾病,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多发生在孕期20周至产后2周,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甚至母婴死亡,主要症状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心力衰竭。预防妊娠高血压需孕早期定期孕检,确诊妊娠期高血压后要及时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孕妇在妊娠期可能会得外科疾病,如妊娠合并阑尾炎,这在妊娠的各期均可能发生。其症状主要是发热、恶心、呕吐,通常会产生下腹**性疼痛,和非妊娠时发生的阑尾炎症状相似。延误治疗可导致阑尾坏死、穿孔,穿孔可能造成弥漫性腹膜炎,会使胎儿缺氧、早产甚至死亡,威胁母婴安全。一旦确诊为妊娠合并阑尾炎,就要手术治疗切除阑尾,妊娠早期手术要预防流产,妊娠中期手术比早期安全,通常认为是治疗最佳时期,妊娠晚期手术对母婴影响不大。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也是产科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孕妇和胎儿均有较大影响。据统计,我国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0。8%~17。8%,妊娠晚期发病率最高。[6]对孕妇造成损害的肝炎主要有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由于甲肝病毒不通过胎盘屏障,妊娠期患甲型肝炎目前没有特效药,母亲可能携带数年或终身,但一般不会在母婴之间传播。孕妇和家人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配合医院的治疗,预防早产、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急性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主要取决于母亲发生乙型肝炎的时间,母亲在妊娠早期、中期患病,其婴儿被感染率仅为6。2%;而母亲在妊娠晚期至产后2个月内患病,婴儿感染率则达70%。[7]HBV-DNA阳性是乙肝病毒复制的直接证据及传染性指标,HBV-DNA与HBeAg和DNA-多聚酶呈平衡关系,凡是HBeAg阳性的血中,86%~100%可检测到HBV-DNA。[8]母亲HBV-DNA阳性时胎儿被感染的可能性较高,妊娠早期可选择终止妊娠,但妊娠中期和晚期则不宜采用引产术,孕妇需配合治疗,分娩与产褥期要防止出血、防止感染、控制病情发展。HBV-DNA阳性产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降低母婴传播率。
有些疾病对胎儿的伤害是100%的。如孕妇在孕期头3个月患风疹就是其中一个例子。风疹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发热38℃~39℃,全身出现皮疹,3~4日以后消退。风疹对母亲几乎没有什么长久损害,但是会严重损伤胎儿。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继而发生先天畸形,如失明、先天性心脏病、耳聋和小头畸形等。据不完全统计,如果母亲在怀孕的第1个月患风疹,大约47%的孩子出生后有严重缺陷;如果母亲在怀孕的第2个月患风疹,大约20%的孩子出生后有严重缺陷;如果是在怀孕的第3个月患此病,大约7%的孩子有严重缺陷。[9]预防风疹的措施有:第一,在儿童时期接种疫苗;第二,妇女在怀孕的前3个月接种疫苗。一旦发生风疹,可考虑终止妊娠。
除风疹以外,还有几种疾病对胎儿的影响是致命的。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一种叫作“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一般通过胎盘和产道传染给胎儿,会伤害胎儿的神经系统,使胎儿死亡,或者使胎儿一生下来就成为艾滋病毒的携带者。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母体孕期服用有关抗艾滋病的药品,可能会降低婴儿感染艾滋病的概率,甚至杜绝婴儿感染疾病。
细胞巨化病毒,即众所周知的人类疱疹病毒Ⅶ型,是一种子宫感染性疾病,可致新生儿失明、失聪、智力迟钝。
**疱疹,是我国常见性传播病之一,可通过胎盘及产道感染新生儿,导致流产或新生儿死亡。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可致胎儿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出先天梅毒儿,仅有16患有梅毒的孕妇有机会分娩出健康的孩子。
现在人们喜欢养宠物,弓形体病也是需要孕妇必须小心的。弓形体病是一种球虫——弓形体虫所引起的传染病,除成人以外,也可以使胎儿感染。自1910年发现此虫以来,现已查明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均可感染,但以猫、羊、猪为最多。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的感染率在4%~94%。人类感染弓形体虫的途径主要是经口感染,如食生鸡蛋或生牛乳、半熟的牛羊肉及生蔬菜,甚至误食被病猫排泄物污染的生水。其他途径如输血、器官移植、实验室接触甚至逗狗玩猫时手脸被舔,也有可能感染。所以,母亲怀孕期间最好远离宠物,尽量避免无端感染某些疾病。怀孕中如果发现感染了疾病要及时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
一般的疾病,如感冒,通常不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所以孕妇在生病时要及时就医,采取比较安全的治疗措施。
3。孕妇的情绪和压力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长期不良的情绪和压力会对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惊吓、暴怒等不良情绪,会使血管收缩继而使子宫供血减少,不利于胎儿发育。也有研究证明,孕早期母亲受到明显的精神创伤,会致胎儿流产或出现唇腭裂,使胎儿出现先天畸形。
不良情绪、过大的压力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的机理主要表现为:孕妇长期的不良情绪和压力会削弱孕妇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孕妇和胎儿感染疾病,对胎儿造成致命或致残的伤害。母亲通过母体释放的神经激素把自己的情绪传给胎儿。母亲在受到突然的恐吓或精神的极度刺激时,这些刺激会首先作用于表面大脑皮层,同时立刻传递到与大脑皮层直接相连的下丘脑,在下丘脑内转化为情绪。下丘脑立刻把这种信号传给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使得母亲出现脉搏加快、瞳孔扩大、手心出汗、血压升高等表现并加剧神经激素的分泌。释放出的神经激素会首先进入母亲血液,这时不仅母亲血液中神经激素的量骤然升高,胎儿血中神经激素的量也骤然升高。这种神经激素,不仅会使母体内发生化学变化,也会使胎儿体内发生化学变化。这种变化刺激又作用于胎儿的下丘脑,下丘脑再发出指令,指令传到胎儿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使胎儿产生与母亲类似的情绪反应。如果母亲产生的情感体验是短期的,所分泌的神经激素量也很有限,就不会对胎儿产生很大影响;但若母亲产生的情感体验是长期的,神经激素的分泌就会持续增加,也就会持续地对下丘脑产生刺激,最终改变胎儿的正常生物节律,使得新生儿一落地就带有一种先天的情绪障碍。[10]所以,孕妇在整个孕期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
4。烟、酒和药物对胎儿发展的影响
(1)烟草的危害。
烟草中所含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减少到达胎儿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所以吸烟的孕妇很容易流产,难产率也比正常人高。“英国对17000位育龄妇女进行了11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吸烟可降低生育率。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妇女不育率为10。7%,而不吸烟妇女只有5。4%。另一项调查也认为吸烟与不吸烟的妇女相比,患不孕症的可能性要高2。7倍;如果夫妻双方都吸烟,则不孕的可能性比不吸烟的夫妻高5。3倍。”[11]即使孩子正常地生下来,也可能会出现注意力、言语和认知等方面的能力缺陷。不仅孕妇不应该吸烟,孕妇周围的人也不应吸烟,因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二手烟”“三手烟”也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