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1页)
这些证据,有的是萧承煜让墨砚查悦来茶馆时找到的,有的是父亲萧景渊回京后,从京营旧部那里拿到的——赵达拉拢京营将领,早就引起了萧景渊旧部的不满,只是碍于赵达是副统领,一直没敢声张,如今萧景渊回京,他们立刻把证据送了过来。
“放肆!”皇上看完,气得拍案而起,脸色铁青,“朱衡竟敢私下拉拢京营将领!竟敢私设茶馆敛财!这是想干什么?!”
皇上年事已高,最忌讳的就是皇子结党营私、觊觎兵权。
三皇子仗着母妃宠爱,暗中拉拢官员,他早就有所察觉,只是没有实据,如今萧承煜递上这些证据,正好坐实了朱衡的野心!
“皇上息怒。”萧承煜躬身道,“臣不敢揣测皇子,但这些证据事关京营兵权,事关大靖安稳,臣不得不奏。”
皇上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将证据锁进密匣,眼神冷厉:“朕知道了。你先退下,此事,朕自有处置。”
萧承煜躬身退下,走出御书房时,阳光正好,他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三皇子的死穴,终于被他找到了。
皇上的动作很快。
当日下午,他就派心腹太监去京营查赵达,赵达不堪审问,很快招认了“受三皇子指使,暗中拉拢京营将领”的事实;悦来茶馆的老板孙福也被抓了,供出“茶馆是三皇子母妃授意开设,专门用来给三皇子结党营私敛财”。
证据确凿,皇上还没来得及处置,大皇子和五皇子就趁机联名上奏,弹劾三皇子“结党营私,意图拉拢兵权,觊觎皇位”。
二皇子虽懦弱,也跟着附议;四皇子看似不问政事,却让手下的文人谋士在朝堂上“旁敲侧击”,说“三皇子此举,动摇国本”。
一时间,朝堂上弹劾三皇子的奏折堆成了山。
皇上看着满案的奏折,又想起密匣里的证据,终于下了决心——
“传朕旨意:三皇子朱衡,结党营私,私拢兵权,念其年幼(实则已二十岁,皇上刻意留了余地),免去其一切差事,禁足皇子府一年,闭门思过!
京营副统领赵达,通敌(指勾结皇子,意图谋逆),革职查办,打入天牢!悦来茶馆查封,涉案人员,一律严惩!”
旨意一下,京城震动。
三皇子府里,朱衡接到圣旨时,整个人都僵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因为“结党营私”被禁足!
科举舞弊的事还没动手,居然先栽在了京营和茶馆上!
“萧承煜!萧景渊!”朱衡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剑,一剑劈在案上,眼底满是怨毒,“我不会放过你们的!”
可他再怨毒也没用——禁足一年,他不仅失去了参与夺嫡的机会,还成了京城的笑柄。
母妃苏氏虽然宠冠后宫,却也不敢违逆皇上的旨意,只能在宫里偷偷抹泪,帮不上他半点忙。
而永宁侯府里,萧景渊拿着皇上的圣旨,哈哈大笑:“好!皇上总算看清朱衡的真面目了!承煜,你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