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1页)
于是赶忙又拿起手机,发现消息数量又增加了几十条。
徐灿灿大致浏览了一下,几乎都是沈暖栀发的。
有她在剧组遇到的趣事,对身边同事的吐槽,拍摄的美景,还有今天意外在网上小火后,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一天涨了十几万粉丝,甚至连每顿饭吃了什么都分享了,中间还穿插着几句江舒窈的回复。最后一条消息是:
天线短路宝宝:“骑着蜗牛追火箭,灿灿,你在干嘛呢?怎么一整天都不在线?”
看到这儿,徐灿灿赶忙在群里回复:
骑着蜗牛追火箭:“今天一直在做陈老师给的任务,做得太投入,都没注意到消息。”
jsy:“灿灿要注意休息啊。”
天线短路宝宝:“对啊,慢慢做呗,要注意劳逸结合。”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便互道晚安。
接下来的两天,徐灿灿一直保持着白天专注完成陈教授布置的任务,晚上听陈教授授课的节奏。
果然,再多的理论知识,都比不上实践中学到的实在。
这两天,徐灿灿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还将之前在特殊空间了解到的知识进一步消化吸收。
第二天晚上讲完课,陈教授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止不住。
他对徐灿灿愈发满意,这孩子脑子转的特别快,前一天还似懂非懂的内容,第二天就能回答得头头是道。
他有点得意,忍不住想炫耀一番,可又担心直接炫耀会影响他的形象。
思索片刻,他想到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主意:既能让自己的学生多赚些报酬,又能为她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还能帮好友们缓解项目压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不经意间让那帮同行知道自己收了个多么出色的学生。
于是,陈教授一脸严肃地在视频里对徐灿灿说道:“你这几天的表现相当不错,但还需多加锻炼。你去智知网上,从任务榜难度中等的分类里,从第一个任务开始,多接一些练练手,遇到不懂的就来问我。”
徐灿灿听了陈教授的话,心想:看来自己做得还不够好,确实得多加练习。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三周时间里,徐灿灿开启了“扫榜”模式,起初是以一天一个任务的速度进行,到了后期,随着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有时一天甚至能完成两三个任务……
刚开始,并没有人察觉到异样。
那些发布任务的教授看到任务被接走,都以为是自己的学生,还暗自思忖:“看来平时对孩子要求严点还是有效果的,进步这么大,做项目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能在智知网上注册的教授,都是在ai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手中的项目自然堆积如山。
教授们手下的学生通常都忙于完成自家老师的任务,极少有跑去接其他教授任务的,毕竟大家都自顾不暇,哪有闲工夫去接别人的项目,除了几年前的一个爱装的,关键还让他装到了……
然而,没过多久,众位大佬就发现了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