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我见春归一(第2页)
晏朝脚步一顿,听着他后半句语气分明有些轻飘,不动声色道:“嗯。本宫自有主张,你不必太过忧心。”
梁禄当即脑中一震,意识到她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正要告罪,却见晏朝已经走远,只得作罢,压下心底的不安,连忙跟上去。
到了乾清宫,才知皇帝当真只是传她过去用一顿晚膳,信王自然也是在的,加上他一共也就四个人。不过有晏斐在,气氛会活跃不少。
她进去时信王仿佛正与皇帝说一些小晏堂的事,皇帝端着笑意,一转头和她目光一碰。晏朝行礼又出声告罪:“儿臣来迟,父皇恕罪。”
晏斐则有模有样行完礼,径直跃到皇帝身边去。
“无妨,今日也就我们四人,不必拘礼,”皇帝笑着看她一眼,摸了摸晏斐的脑袋,又偏头叫计维贤,“传膳吧。”
信王看着晏斐,笑着问他:“斐儿刚去过东宫,什么时候也来四叔府里?堂儿还在等着你和他玩呢。”
晏斐歪了歪头,细细一想:“再等等吧,堂儿现在太小啦,如果到元宵节的时候他能长大一点我就去玩了。小孩子太爱哭了……”
皇帝不由发笑,伸手在他俏鼻梁上轻轻一刮:“你不也是从小孩子长大的么?斐儿从前也可爱哭啦。”
“您是怎么知道的?”晏斐羞得脸红,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朕抱过你啊,你小时候还喜欢揪着朕的胡子哭,怎么哄也哄不好。问你想要什么,却又不说,哭到最后打着嗝要爹娘……”本是无意间说到此处,皇帝倏然噤了声。
提起来昭怀太子,气氛不禁有些伤感。昭怀太子没熬到儿子出生,晏斐也没见过父亲。
晏斐低头,似乎难过了一下,又带着小孩子的天真不依不饶地往下探索:“如果说每个小孩子都爱哭的话,那父王一定也是这样的,四叔……六叔呢?皇祖父,六叔平时话都少,他小时候是不是也哭的少?”
皇帝一哑,一时没答,余光瞥一眼晏朝那边,心里忽然想到的,却是太子上次那些竭力忍住、却仍旧落了下来的眼泪。
他幼时……他没有看到过晏朝幼时的模样,甚至于第一次见到六岁的他时,有些陌生,那时候晏朝还带着怯懦,扯着乳母的衣襟,连句“父皇”都叫不出来。
晏斐不再刨根问底,感觉自己好像说错了话,又不清楚是哪里不对,只好拉一拉皇帝的袖子:“孙儿多言了……”
皇帝搂他的肩,悦然笑笑:“没有。朕喜欢听斐儿说话,只是时间太久,记不清了……”
正巧此时计维贤进来回禀说晚膳已摆好,众人便都松了口气,起身去了侧殿。
宫里用膳讲究食不言,即便是好动的晏斐也都是规规矩矩的,不过也当真从头至尾都平平静静。
末了太监进来撤膳,皇帝才忽然道:“朕欲给斐儿郡王爵位,太子觉得如何?”
晏朝浅怔。
本朝亦有过亲王之子封郡王的先例,更何况晏斐是昭怀太子之子。只是未成年封爵倒是没有过。
她垂首答:“斐儿身份贵重,封爵自是理之当然。”
毕竟永嘉公主的女儿已早早封了郡主。
皇帝微微颔首,起身往外走,身后一众人也连忙跟上。片刻后,皇帝脚下步子一顿,回头等了等晏斐,执着他柔嫩的小手,边走边说话。
“朕想着,斐儿自幼聪颖,却被孙氏整日拘在宫里,闷坏了且不说,这读书和见识都比同龄人差了许多。若是寻常皇子朕也不大在意,斐儿是昭怀太子嫡出,又是皇长孙,无论如何也不该不学无术庸碌无为。”
晏斐个头小,步子迈得也小,皇帝便有意无意慢下来等他。
身侧的晏朝略一思忖,大抵揣测出皇帝的意思,试探着道:“斐儿既已到了启蒙的年纪,父皇可为他寻一位启蒙先生。”
信王一时插不了话,只默默跟着,不发一言。
“朕正有此意。”皇帝点了点头,当即感觉到掌中那只小手有些不安分,满是抗拒地动了动,却又不敢大力挣脱。
待皇帝进殿落座后,晏斐收回手,满面愁容,小声说:“皇祖父……孙儿在昭阳殿母亲也每日督促我念书的,教斐儿的那个内侍就已经很严厉了。那如果找个先生,岂非要整天挨打?”
小孩子对先生大约都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