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参考文献(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73。曲如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74。沈根荣。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国际商务研究,1997(2)。

75。孙治宇,赵曙东。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案例。南京社会科学,2010(6)。

76。佟家栋。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分析。南开学报,2005(11)。

77。王月永。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与策略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78。魏浩,马野青。中国出口商品的地区结构分析。世界经济,2006(5)。

79。魏浩,毛日昇。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调整思路。中国软科学,2003(9)。

80。魏浩,毛日昇。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历史演变与优化策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0)。

81。魏浩,申广祝。贸易大国、贸易强国与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5)。

82。魏浩。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研究:1980—2007年。国际贸易问题,2011(1)。

83。魏浩。中国30个省市对外贸易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研究。世界经济,2010(4)。

84。魏浩。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结构存在的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0)。

85。魏浩。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6。文礼朋,郭熙保。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发展理论述评——自然资源丰富的中小国家的经济发展思路。国外社会科学,2008(1)。

87。夏友富。论21世纪我国对外开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贸易论坛,2000(2)。

88。薛荣久。世贸组织与中国大经贸发展。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89。杨丽华。我国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财贸经济,2010(11)。

90。于立新,陈万灵等。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理论与政策:中国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1。俞会新,薛敬孝。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世界经济,2002(10)。

92。喻美辞。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基于我国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8(4)。

93。袁永友,刘建明。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国际贸易问题,2004(1)。

94。张华初,李永杰。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财贸经济,2004(6)。

95。张作鹏。构想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财经贸易,1998(6)。

96。赵春明,郭界秀。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国际经济合作,2009(3)。

97。赵春明,郭界秀。中国出口动态比较优势演进与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当代经济,2011(6)。

98。赵春明,焦军普。当代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交叉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99。赵春明。国际经济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0。赵春明。国际贸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1。赵晓晨。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南开经济研究,1999(1)。

102。赵晓霞,李金昌。对外贸易、FDI与城乡居民收入及差距——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9(4)。

103。仲鑫,陈相森。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11(3)。

104。仲鑫,陈子季。开放条件下我国外贸政策的定位及体系构建。当代经济科学,2003(7)。

105。仲鑫。贸易自由化渐进性与中国外贸政策的适应性。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4)。

106。仲鑫。我国外贸体制改革进程的特点与政策性思考。产业经济研究,2005(1)。

107。庄惠明,赵春明,郑伟腾。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实证——基于规模,技术和结构三种效应的考察。经济管理,2009(5)。

108。资树荣。简议可持续贸易。商业研究,2001(7)。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