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大学生自杀危机的干预(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哈金斯等人(1972)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调查了87名打算自杀的病人,重点在于确定他们是怎样让别人知道其计划的,发现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病人以下列一种或多种途径明确表示了他们的目的:①以往确有过自杀企图;②声称他们想死;③声称他们最好还是去死;④硬说他们死后家庭会更好;⑤公开宣称他们打算自杀;⑥谈及自毁的方法。

另外,有几种因素可能会加强其自杀企图:①容易得到致命的工具,如大量药物是医生自杀的主要手段;②缺少容易得到的支援系统,如家庭成员和好友;③不可挽回的损失所造成的生活压力,如爱戴的父母一方最近死亡;④严重的失眠而大量饮酒或服药;⑤抑郁症,特别是当有绝望感、或对过去和现在失去了连续性的意识时,很容易有自杀企图。

以上专家的临床经验在大学生自杀观测中同样具有参考意义。根据自杀者的一般心理表现和有关知识经验,对大学生自杀危险性的评定还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具有明显的外部精神因素的刺激,如学习成绩下降、失恋、人际关系危机、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或身体有残疾等。

(2)情绪低落,悲观抑郁,对自己自罪自责,有强烈的罪恶感和缺陷感。

(3)性格孤僻内向,与周围人缺乏正常的感情交流。

(4)有严重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如家庭破裂,缺乏温暖和爱抚等。

(5)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信心,对事物易产生悲观失望的体验。

(6)过去曾有过自杀企图或亲人中曾有人自杀过。

(7)突然收拾东西,无缘无故向关系亲密的人道谢、赠送礼物。

(8)谈论自杀,诉说关于准备自杀的实际想法,直接或间接地有过自杀的暗示和威胁。

上述每个方面都代表一个危险因素,当它们在一个人身上同时起作用时,则危险性更大。比如,一个内向的学生,近期丧母,又加上失恋的打击,其自杀的危险就可能很大,虽然他不一定会采取最后的自杀行为,但应被作为具有自杀危险性的人。

(二)自杀的防治

自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从大学生自杀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既有社会和环境的原因,又有大学生个人主观的原因;既与近期所受到的精神刺激有关,又与长期以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大小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体验有关。因此,预防大学生自杀,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工作,还要求广大同学自觉加强自身心理素质修养,提高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对挫折的耐受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加强生命教育是预防大学生自杀的良好途径。[2]

1。加强生命教育

(1)生命的意义。我们必须敬仰生命、敬畏生命,因为它赐予了我们选择的权利,只有活着,才有选择的可能。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对于自然生命,我们应该尊重、关爱和珍惜。对价值生命,则应在充分理解生命意义的基础上,提升我们的价值生命,使我们的生命更富有价值和意义,不甘于平庸。作为大学生,我们一方面是要了解自然生命,理解生命的珍贵和不易,懂得尊重生命,关爱和善待生命;另一方面,要明白生命价值的重要性,通过自我完善,获取生命的意义,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生存和死亡,并在此过程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生命有何意义?通俗地说,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异常复杂的哲学命题,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断探索、又永无确切答案的永恒话题。找寻到了生命的意义,个体的生命才会在岁月的年轮中向着人生目标坚定地迈进。在当下体验并发现生命的意义,生命才不会空虚、不会游若浮萍。意义在生命里,就如同黑夜中的明灯、苦海里的方舟、风暴里的和平、漂泊灵魂的家园。

生命是有意义的。在纷纷扬扬、繁忙喧嚣的生活中,我们应当追求一种生命的意义。可是,当你努力思考、不懈追问、苦苦追求生命的终极意义时,就会发现,好像生命没有什么意义。爱因斯坦言说:“一个人很难知道他自己的生涯中什么是有意义的,当然也不应当以此去打扰别人。鱼对于它终生都在其中游泳的水又知道些什么呢?”因此作为个体的人只需要实践并体验当下的生命过程的意义!

生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意义要靠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发现。不管我们身处顺境,还是陷入逆境,我们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都可以勇敢地面对命运,去开掘生命的意义。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便承担起赋予自己生命独特“意义”的使命。因此,我们不应问生命的一般意义是什么,而应问在一个人存在的某一时刻的特殊“意义”是什么。人不能单纯地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因为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对生命“意义”的特殊阐释,并通过这种理解找到自己的使命。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自己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完成自己独特的天赋使命。所以,每一个人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

存在即意义!思者不在,在者不思。我们既不需要去创造,也不需要去寻找,而是要靠我们自己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情境中具体发现!生命的意义在不同的人身上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也会有不同的体现。所以,人最重要的是明白个人生命在具体时间的具体“意义”。当自己在做一个学生时,你的意义可能就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把自己当下该完成的事情完成好。只有将意义具体化,才能落在实处,不然永远都可能只是缥缈的哲学之问。

生命的意义不是创造而是发现,不是向外追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是具体到个人生命,在自己独特的人生中去发现!对于生命意义,每个人应该是被追问者,不是追问者!生命的意义是在体验中实现的![3]

(2)生命教育的意义。在生命面前,我们要保持最谦卑的敬畏。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针对青少年吸毒、自杀、他杀、性危害等高发现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其内涵是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自杰·唐纳·华特士创立生命教育的理念以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已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末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因大地震、学生集体自杀等原因,生命教育得到了长足的进展。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施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个人,标志着我国生命教育的开端。

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使我们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生命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就是死亡教育,其内涵包括从生命开始、到生命过程的失落(包括各种大小失落、死亡)与哀伤,以及生命价值的省思等,是我们了解生命真相,省思生命大义,从而避免校园中自我伤害、不爱惜生命的事件发生,进而能够珍惜生命,发挥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就是让我们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我们的人文精神,培养我们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一种关爱情怀,最终适应现代文明社会。

因此,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于促进我们学会珍惜生命;帮助我们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唤起对自身生命质量的觉醒;帮助我们用理性的思维对待死亡,培养健康的死亡态度及理性行为以及按照个体生命发展规律进行多维度的教育,使我们的大学生在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的各个层面逐渐得到进步,变成比较平衡、成熟、有效率、快乐、和谐的人。

生命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的教育,也是一种精神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能促进大学生生理、心理、社会性、灵性全面均衡的发展,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让他们学会在自我尊重的同时兼容差异,在敬畏自然的同时胸怀社会,最终领会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构建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

2。落实三级预防策略

当前,我国自杀的防治实行的是三级预防策略,具体说来包括一级预防,主要是指预防个体自杀倾向的发展,主要措施有管理好农药、毒药、危险药品和其他危险物品,监控有自杀可能的高危人群,积极治疗自杀高危人群的心理疾病或躯体疾病,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应付困难的技巧;二级预防,主要是指对处于自杀边缘的个体进行危机干预,通过心理热线咨询或面对面咨询服务帮助有轻生念头的人摆脱困境,打消自杀念头;三级预防,主要是指采取措施预防曾经自杀未遂过的人再次自杀,家庭、教师、同学及周围的其他人想方设法恢复当事人心理稳定。

由于群体的集中性、特殊性,大学生的自杀预防要结合学校、院系及班级具体情况,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在班级层面,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学生党员、舍友及心理健康联络员的作用,让他们平时多多关注同学的心理状态,多多和同学进行情感交流与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老师汇报,争取把危机消除在萌芽之中。

在院系层面,要积极组织学生干部和一线辅导员老师学习心理知识,增强心理危机的识别能力和应急处理技巧,要准备有各种学生自杀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收到相关报告后要组织由院系领导参与的危机处理小组,在保证个体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和监护人联系,获得授权后尽快送专业心理疾病处理机构诊治,以防意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