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大学生的挫折应对(第2页)
(一)蹲马步
蹲马步是非常考验人毅力的一件事。一开始蹲马步,往往坚持一两分钟膝盖就会疼痛难忍,但是每天蹲,每天增加几秒钟时间,当累得不行的时候,就提醒自己要坚持、坚持、再坚持,经过一段时间,大多数人感到自己的毅力增加了:以前跑800米不能及格的同学,现在竟然及格了;以前把学习丢到一边的人,也开始能制订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行动了。
(二)冬天洗冷水浴
坚持洗冷水浴也是提高挫折承受能力的一个好方法。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为锻炼体魄,磨炼意志,就常年坚持洗冷水浴。
(三)经常对自己说激励语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自我激励的名言警句对我们有着良好的自我鼓励作用,把它们写下来,贴到墙上,有助于自己不断进步。
(四)不断的自我激励
当感到生活、学习缺乏激励的时候,我们可用下列小方法自我激励:
(1)获得成功后立即自我奖励;
(2)经常与成功人士交往;
(3)寻找志同道合者合作;
(4)拜会你所尊敬的师长;
(5)看成功人士的传记;
(6)听成功人士的演讲、录音带;
(7)参加心理素质潜能开发培训班[6]。
专栏
“软糖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进行了有名的“软糖实验”,证明了从小抵抗**、控制需要对个性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实验要求幼儿园的4岁小朋友分别对两个情境做出选择:一个是大哥哥要去别的地方办事,如果能耐心等待,直到大哥哥回来,就可以得到两块软糖;如果不愿意等待,就只能拿到一块软糖,但是即刻就能拿到。这个实验考验了幼儿能否克制冲动和欲望,能反映幼儿延迟满足需要的能力。显然,能够耐心等待大哥哥回来的小孩表现出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控制内心的冲动,延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那些大哥哥刚走就伸手拿走糖果的小孩抵抗**的能力比较差,他们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需要。
米歇尔的实验一直跟踪这些孩子到中学毕业,其目的是通过幼儿控制需要的反应来推测未来的人生走向。十几年后这些孩子长大,实验的预言作用开始显现出来。两种不同反应的小孩在社会适应和情绪反应方面的差异非常明显:能抵抗**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强,较自信,人际关系良好,更能应对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他们有学习和生活目标,能积极迎接挑战,而且在困难面前也不轻易放弃或退缩,在遇到同样**的时候和小时候一样保持克制,延迟需要满足。而冲动型的孩子约有一半缺少这类特点,他们表现不自信,行为退缩,不能控制冲动,不能抵抗**和承受挫折打击。
[1][美]丹尼斯·库恩著。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11版)[M]。郑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575。
[2]McCabe,D。L。,Dutton,J。E。Makiheeheroleofperceivedeffeess[J]。Humaions,1993,46,623~643。
[3]王晓钧,雷晓鸣,连少贤。归因取向理论建构及实证[J]。心理学报,44,(4):511~523。
[4]黄加海。高校应关注学生挫折承受能力的培养。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5]薛德钧,田晓红。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8。
[6]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