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谚语与格言(第2页)
妻是男人的未来,
子为男人的庇护,
女是男人的救助,
媳为男人的魔鬼。
关于书吏和学问的格言说道:
笔口一致的书吏,才是真正的书吏!
这是好书吏的标准,不够格的书吏却另有标准:
不懂苏美尔文的书吏,你算什么书吏!
关于学问和知识的格言为:
文字[47]乃演说家之母,乃学者之父。[48]
此外还有反映生活态度或人生哲学的谚语和格言,这集中反映在面临死与生两种不同情况时所选择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上:
我们注定要死亡,让我们尽情地花费[49];
我们命还能长久,让我们精打细算。[50]
表达命运多舛或形容走背运的格言说:
逃脱野公牛,又遇野母牛。[51]
这与我们今天常说的“逃出狼窝,又入虎穴”或“刚出油锅,又进火海”所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又如:
我居住在用沥青和烧制砖修建的房屋中,(还是有)一把泥土落下砸在我的头上。[52]
足不出户厄运还是找上门来,显然很倒霉。在表达命运事事处处都跟自己作对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相应的谚语和格言为:
你置身水中,水就会变臭,
你进入花园,花便开始凋谢。[53]
反映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谚语和格言说道:
向年轻人美言,他会奉献出一切你想要之物;
向狗掷些残羹,它也会对你摆尾。
你对别人恶语中伤,别人也会反戈一击;
争吵时不要面露怒色。[54]
还有一句格言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同行是冤家”有相似之处:
同事间必有争吵,祭司中难免谗言。[55]
还有关于人与人之间所谓友谊的格言,对此学者们有不同的翻译,现举三种:
友谊维系一日,亲情天长地久。[56]
友谊维系一日,奴役天长地久。[57]
友谊维系一日,交易天长地久。[58]
第一句拿友谊与亲情相对比,旨在说明朋友间的所谓友谊不会长久,只有血亲关系永存。第二句与第三句分别把友谊与奴役和交易相对比,旨在说明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只存在相互奴役和互相利用。这三句虽然把友谊比喻的对象不同,但所表达的主题无疑是一致的,即人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只存在永久的利害关系,从而表现出所谓“世态炎凉”。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苏美尔人消极的人生态度,以及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裸的利益关系。
还有反映劳动与收获关系的谚语和格言:
像贵族一样建设,就会过奴隶般的生活;
像奴隶一样建设,就会过贵族式的生活。[59]
这就是说,如果人们都像贵族一样怕脏怕累,就无法创造财富,自然就会过着悲惨的生活;如果都像奴隶那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劳动,就会创造更多的财富,生活自然就会变好。这句格言从鼓励人们勤劳向上的观点出发,无疑阐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总能如此。事实上,贵族整日游手好闲,照样可以花天酒地,而奴隶虽不停地从事繁重的劳动,却依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反映社会问题的谚语和格言也很有趣:
饥饿者可以凿穿房屋的砖墙。[60]
这条格言无疑反映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饥饿起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