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体育与音乐(第2页)
一篇献给乌尔王舒尔吉的颂文,称赞此王善奏“婉妙的三头琴……一种使人心旷神怡的三弦乐器”,并说他还能演奏迄今尚未确知为何物的其他十种乐器。乐器制造师掌握了木材、金属和宝石等方面的加工技艺,并具备艺术才能,掌握了有关音乐和声学方面的丰富知识。
在乌鲁克出土并源于乌鲁克Ⅳ期(约公元前3000年)的泥板文书上的符号中有象形文字,它对乐器的描述包括弓形三弦琴和对击棒。自捷姆迭特·那色时期以后,在印章和轮状印章所盖的印以及浮雕上都有里拉琴的图像。
图11。35乌尔王陵出土的带有牛头装饰的竖琴。约公元前2500年
长笛也是苏美尔人的乐器。在乌尔国王墓葬群也出土了带有指孔的银质管状残件,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双簧管类型的双管吹奏乐器。
苏美尔时期还出现了小号类型的乐器、框式鼓,以及对击棒、对击板、铙钹和哗啷器等。年代处于捷姆迭特·那色时期和麦萨里姆时期之间的1件陶器上画有3名**舞蹈的女子,她们左手持乐器,保持与头部同等高度,并以棒敲击。
在阿卡德人统治时期第一次出现具有棒状长颈和特小音箱的琉特琴,以及经过改进的新式里拉琴和陶制动物形哗啷器。
在古巴比伦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竖琴——三角竖琴。还出现了新样式的哗啷器和带脚与支板的锅状鼓(lilissu)。
亚述帝国时期,出现了圆筒形鼓,以及漏斗状鼓或箭式状鼓。此外,还出现了笛、号和双管双簧管。亚述的琴有水平的三角竖琴和垂直的三角竖琴两种形制,并以坚固的构造、放大的形式和琴弦数增多为特征。垂直的竖琴有15~22根琴弦。水平式使用拨子弹拨的竖琴有8~12根琴弦。公元前1500年的一块泥板上刻有一系列数字,就是与一个九弦乐器诸弦有关。那些按顺序排列的数字是表示此乐器之音调,而其他符号也似在指明音阶中的音程,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关于音阶及连贯音乐系统的记录。
(四)乐曲、音乐理论与音乐教育
从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及叙利亚的海滨城市乌加里特挖掘出的一系列楔形文字泥板中,就发现有“歌曲泥板”。乌加里特的“歌曲泥板”记载了一首颂歌的歌词和乐曲,其中的歌词是用胡里人的语言写成的。这首颂歌是献给月神的配偶尼卡尔女神的。
在美索不达米亚,还出土了记载类似音乐理论的泥板。泥板记述了制造音乐的机械原理,包括七弦竖琴各弦的名称,各弦之间的音乐间隔,以及将七弦竖琴各弦调到不同关键点的各种方法。
图11。36音乐石碑。拉伽什王古地亚时期,约公元前2120年。出自特罗(古代吉尔苏)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很注意对乐师的培训。在学习期间由有经验的乐师对学生进行可能的实践教学,并由受业学生的父亲为3年的课程筹付报酬。盲人也被培养成乐师。在那些世代相传从事乐师职业的家庭里,父亲就是其子女的音乐教师。
[1]Stepheman,HandbooktoLifeiMesopotamia,p。311。
[2]H。W。F。Saggs,EverydayLifeinBabyloniaandAssyria,p。65。
[3][英]斯蒂芬·伯特曼:《探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秋叶译,第436页。
[4]H。W。F。Saggs,TheMightThat。159。
[5]H。W。F。Saggs,TheMightThat。160。
[6][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第114~115页。
[7][美]斯蒂芬·伯特曼:《探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秋叶译,第439页。
[8][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第115页。
[9]Stepheman,HandbooktoLifeiMesopotamia,p。275。
[10]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86页。
[1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第115~116页。
[12]即古希腊的爱情女神(亦译作阿佛洛狄忒),相当于苏美尔人的伊南娜和阿卡德的伊什塔尔女神。
[13][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册,王以铸译,第117~118页。
[14]苏美尔的杜木兹(Dumuzi)或阿卡德的塔木兹(Tammuz)是牧神。神话《伊什塔尔降至冥府》中描述了他与这位爱之女神的爱情故事。
[15]Stepheman,HandbooktoLifeiMesopotamia,p。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