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交流(第1页)
非言语交流
想要感到自信并减少信息的误解,你就必须掌控好自己传递言语信息的方式。这一点有时会被称为交流中的“非言语”(paraverbal)方面。这方面做得好的话能让人获益匪浅,不过一旦做错,危害也很大。自信者往往能将非言语交流转化为帮助自己的利器,这让他们在掌控口头传递信息方面如虎添翼。
在此,回顾“观而习之”练习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在练习过程中你是否对以下的特点产生认同感?
语速
讲话时语速不要太快肯定有其明显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听众会觉得很难接收你传递的信息,因此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你肯定不能指望对方在你以机关枪的速度讲话时仍能够一字不漏地全盘接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平时你讲话语速不快,一旦你紧张起来,你也会发现自己语速变快了。而这一般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
●你很心急地想要尽快地完成讲话,早点摆脱成为众目焦点的窘境。
●你平时就是语速快的人,而且你也没有好好地控制这一习惯。
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讲话语速是快是慢,或许在第3章“有话直说”练习中别人给你的回馈里已经有所提及。如果你还是不太确定,那现在就彻底了解清楚吧,因为语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语速过快会让你显得颇为急躁、紧张,那些看起来自信的人绝不会让自己语速过快。他们能够控制住任何想要加速的冲动。他们以一种让对方或听众感到舒服自在的平缓的速度来发言。这让他们自我感觉对局面掌控有度,而在别人看来他们也是如此;同时,他们也能够以此控制自己的思维进程。这背后的原因再简单不过了——语速平缓,他们的大脑思考速度才能跟上。
语速过快会让你显得颇为急躁、紧张。
停顿
关于停顿的建议看起来好像过于简单,但在讲话过程中有效运用停顿对展示自信来说尤为重要。难的是,停顿意味着沉默,而你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即便是最短的沉默也有可能感觉起来仿佛永无尽头。不过,这也是造就停顿的有效性的原因之一——如果听众期待着你继续说下去,而他们发现你面对沉默显得很自在,那么你完全可以极为有效地利用这一停顿。当然,我不是指为时几分钟的沉默,我说的是几秒钟的停顿。
需要谨慎的是,不要犯这样的错误:用其他声音来填补停顿时的静默。当人们都把目光聚焦在你身上时,你会觉得发出点声响要比完全的安静要好些,因此,你说了“嗯……”。这样一来,对方会把你这一举动当成是紧张或缺乏自信的表现。
你要摒除任何会让你显得紧张的行为。仔细想想,说“嗯……”其实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这样做或许让你感觉好些,但绝对不会让你显得自信些——那么,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是好?
如何阻止自己说“嗯……”?如果说这其实并非难事,你应该会大松一口气吧?
你要摒除任何会让你显得紧张的行为。
启思练习
让“嗯”销声匿迹
独自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大声说几次“嗯”。想一想,发出“嗯”这个声音时你的气息是怎样的。答案很简单——你得呼气。这就意味着你不能同时吸气;这也意味着你在将胸腔中的气体排出。很快你的声音就会受到影响,因为你在讲话的时候只能小口地吸气。如果持续发这个音,你的声音就会开始颤抖,变得断断续续,而且音发得越长就越严重。原因很简单,你的胸腔中没有足够的空气来支持你发音的力量。随后,滚雪球般的效果出现了——你开始意识到自己听起来带着紧张感,因此你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在这一点上,紧接着其他的紧张表现就接踵而来了。最终,你的注意力从你的讲话内容转移开了,你对局面失去控制,因为你整个人都被这种紧张的情绪挟持了。
因此,为了让“嗯”销声匿迹,你得记住这非常重要的两点:
●在讲话时,严格要求自己适时地做出停顿。
●在停顿时,确保你不停地吸气。
为了在此确认这并非难事,请你尝试着在吸气的同时发“嗯”这个音。现在就试一下——在深吸一口气的同时说“嗯……”。一切都很清楚了吧?这根本就不可能,不是么?
启思妙想
停顿十分重要,它可以让你在讲话时平稳地呼吸。如果不呼吸,你的胸腔便会缺少氧气,这会严重影响你的声音的表现,你所展现出的自信也会大打折扣。
停顿不仅可以有效帮助你杜绝“嗯”,而且会强有力地将你带进一段沉默之中。这一点也具备相当多的益处:
●你给了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
●你有机会可以看看笔记,确认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你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你的听众。
●你给听众更多时间吸收你所传递的信息。
●你看起来、听起来都自信满满的。
●当有其他东西分散了你的注意力或你的思路出现中断时,你可以利用这关键的几秒钟时间让自己镇定下来。
●你可以利用这段重要的停顿来平缓地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