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验同行与良师益友为伴(第3页)
整场面试下来她感觉进展都挺顺利,因为在面试快结束的时候,三位面试官中的两位都对她面试的表现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他们看起来对她相当满意。然而,剩下的那位面试官(他碰巧是该公司的总经理)却直截了当、毫不留情地告诉玛莎,他认为玛莎给人以咄咄逼人的印象,因此她将难以融入他们的公司。她完全被击垮了——从来没有一个人以咄咄逼人来形容她。她也讨厌自己老是想起这个评价,因为她一直以自己关爱他人、体贴他人而感到骄傲。她一直在咨询行业中工作,现在竟然有人形容她咄咄逼人——在她看来,这种评价意味着她完全不适合从事她想要的工作。
从那以后,玛莎便无法摆脱面试失败的阴影,那次的经历总是影响她的心态以及她对待生活的方式。但她越想就越发对自己缺乏信心。幸运的是,最后她的一个朋友提出建议,让她主动寻求帮助,走出困境。
在培训课上,她积极融入我们的课堂。她开始意识到咄咄逼人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出在她的身上,而是出在那位总经理身上。他完全误解她了。在那位面试官看来,她就是给人以咄咄逼人的感觉,尽管他已经知道因为她耳朵局部失聪所以只能大声说话。正是在这节培训课上,她开始意识到是那位面试官的做法有误,错不在己。
在过去的6个月里,玛莎都对这一件事——某一个人对她的一个主观评价而耿耿于怀,无法释然。她全然忘记面试官中的另外两位对她出色表现的赞扬;她也完全忘却她在咨询行业的斐然成绩以及大家对她的高度评价。玛莎任由那次不好的经历恣意侵占了她的生活,打击她的自信心。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整个培训课程的时长)才让她确信,问题确实出现在那位总经理身上,与她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他彻头彻尾地误解她了。
培训班结束的时候,她感觉找回了以前的自己——她很期待再去参加应聘面试,找到一份新的工作。
启思妙想
辩证地看待问题。请不要让个别事件或某一经历影响了你的心态。向你了解并尊重的人倾诉苦恼,向他们一五一十地讲述事情的始末,询问他们如何看待此事。他们的看法也许与你的截然不同。接下来非常重要的是——你要相信他们。
你也许需要回想到很久远的过去才能准确地找出影响你自信心的经历。所以,请敞开心胸——不要简单地认为只有近期的事情才举足轻重。
启思案例
乔希
2009年12月,我认识了乔希。那时,他就因为自己的自信心程度而苦恼不已。其他人不一定能察觉他的这个情况,因为在见面聊天的时候,他给人感觉很好。他只是看起来有点腼腆而已。
乔希当时大概45岁左右,他身材魁梧、体格强壮。他告诉我,他确切地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慢慢失去自信心的。事情的始末全都围绕他曾经遭受过的一次运动损伤。
他说他曾经效力于英格兰壁球国家队,后来因为脚伤不得不完全放弃这项运动。这简直击垮了他,因为他的一生都围绕着壁球转。他的生活不再有重心,不再有他引以为傲的事物,更糟糕的是,他还和朋友失去联系,几乎他所有的朋友都来自壁球运动的圈子。
我起初还是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因为他看起来并不具备一个壁球运动员应有的体格。直到我得知他的损伤什么时候发生,事情才开始显得合理——当听到他回答“1988年5月14日”的时候,我惊讶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了下来。
21年来,乔希一直都任由他的损伤影响他的自信和信心。只是到现在他才意识到他的运动损伤给他的人生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影响,他才知道自己需要继续前进。
乔希和玛莎都能清楚地知道是哪些具体的经历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们得以释怀,重获新生。亲爱的读者,请按照自己的情况,尽快地尝试找出类似上述这些经历的重要意义,这样的话你就可以辨清它们的好与坏。否则,你只会像乔希那样,时隔多年仍止步不前。玛莎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她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地处理好这件事情,因为她敢于着手解决问题。
简而言之,当你回顾过去时,请考虑(并且遵守)这些法则:
●找出某次经历。
●接受它辨清其实质。
●从中学习。
●将它忘却。
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在你回想过去之后,脑海里浮现出众多不起眼的小事,这些事或多或少都对你的自信心产生影响。不一定总会有那么一个重大事件对你自信心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这些小事情。不要紧——原则依然不变。不必过于沉溺于回忆过往,适可而止。
不必过于沉溺于回忆过往,适可而止。
前车之鉴
一旦找出那次影响你自信心的经历后,请你把它牢记在心,直到你能保证自己已经从那次经历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为止。乔希和玛莎从他们的经历中学到,他们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态——他们从过往经历中所感悟到的其他东西都无法像这一点一样,来得如此具体又明确。在未来,他们需要以更为强大的心智来保护自己免受类似经历的影响。
也许你不能像上述启思案例中的两位主人公一样记得某次具体的经历;也许你的经历多如牛毛,而且它们都或多或少对你的信心和自信造成打击。如果你的情况是这样的话,那么,把这些经历一个一个地列下来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这些经历是否拥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些经历大多是与你的社交生活有关还是与你的职业生涯有关?这些经历大都围绕大致相同的情况吗?比方说,有一些人发现自己列下来的每一次经历都和某一种情况紧密相连,那就是他们在与其他人交往、结识新朋友时的情形;另外一些人则发现他们的经历尤其与工作紧密相关,也许是开会或做陈述展示等情形。
无论你想起什么、发现什么,同样的法则都照用不误。在已经确认并且接受了那些经历(也有可能是一个主题)之后,请自问:我能从中学到什么?事情在哪里出错了?在哪里又是正常的?在询问自己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你其实就是在寻找以下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时,是否应该采取主动、先发制人,并准备得更充分些?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时,采取不同做法可能会给我带来何等益处?
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会让你顺利地踏上通往建立自信的航程。我们将在稍后谈及如何做准备时再回到这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