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会管理创新如何可能来自山东省淄博市的调研报告(第1页)
虚拟社会管理创新如何可能——来自山东省淄博市的调研报告
党生翠[1]
虚拟社会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成为政府的一门必修课。本文选取山东省淄博市作为调研对象,在考察其网络发育成熟度的基础上,调研了该地虚拟社会管理的主体、主要内容、创新做法等主题,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网络因其超时空性、匿名性、开放共享性、交互性及自组织特征改变了社会和经济运行方式,丰富了人类的交往方式。虚拟社会已经成为兼具虚拟数字性和社会实在性的亚社会形态,其影响力也越来越不可忽视。网络发展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网络民主问题及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引发世界各国的担忧和关注,加强和改进虚拟社会管理深受各国政府重视。尤其是以微博为首的社交网络媒体构建的虚拟社会,无论是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探索有效的管理路径。国外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是基本做法,其主要路径都是依靠法律手段、行业自律和网民自律等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尽管具体做法不同,但根据国情强化互联网治理,不断提高互联网管理水平是全球共同趋势。
一、调研背景
我国在这场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互联网革命中并未落后。IC于2013年1月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69亿,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为42。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手机网民数量大幅上升,达4。2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2]同时,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近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微博用户2。5亿,已成世界新媒体用户第一大国。
我国的社交媒体兼具媒体属性与社交属性,网络成为信息集散地和意见放大器。在互联网管理方面,我国主要采取国家主导的监管模式,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在虚拟社会影响逐渐渗透,网络治理难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也投入到了虚拟社会管理的创新浪潮中,对虚拟社会管理的水平成为其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地方政府对虚拟社会管理的内涵、主体、主要管理对象及管理手段等新问题,都处于在实践中摸索的阶段。因此,在淄博调研中,我们将虚拟社会管理列为重要调研内容之一,考察其在虚拟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认识和实践。
二、调研样本、调研内容及调研方法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研对象淄博市所在的山东省虚拟社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的第二信息大省和网民大省。截至2011年9月,山东网民数量已超过3300万,网民数量仅次于广东,位居全国第二。备案网站已达18。5万个,约占全国网站数量的十分之一。形成了一批以齐鲁网、胶东在线民生社区为代表的具有山东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品牌。
作为山东第三大城市,淄博市的网络成熟度也日益提高。截至2011年,淄博市在约453万常住人口中,网民数量达到63。19万。办理备案手续或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网站已达1270家左右。其中在联通公司备案的1200余家,移动公司备案的40余家,在电信公司备案的25家网站。
淄博网络经济发展快速,网络市场规模较为可观。全市拥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46家。淄博市义乌小商品城、北方不锈钢市场、齐鲁国际塑化城等市场已开始开展网络化经营,建立了现代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其中,周村纺织大世界网上经营额已占40%以上,北方不锈钢市场通过“中国不锈钢信息网”及“信用行不锈钢现货在线交易平台”,已实现交易额16亿元。
同时,淄博市已经形成了市属网站与商业网站并存的舆论新格局。其中,影响较大的市属传统媒体有4家,分别是《鲁中晨报》(日发行量16。8万份)、《淄博晚报》(日发行量逾13万份)、《淄博日报》(日发行量8万份)和淄博电视台,5家市属网站是指淄博新闻网、淄博时空网、鲁中网、淄博信息港和淄博网。涉及淄博内容较多的网站及论坛包括百度淄博吧、天涯社区淄博论坛、大众社区淄博论坛、山东新闻网山东论坛的淄博论坛以及淄博的博闻论坛、鲁中网论坛、新聊斋论坛等。商业网站中影响较大的是淄博旮旯网。淄博旮旯网目前拥有淄博五区三县及周边地区受众网民200万人,入驻商家6万余家。日访问量达120万人次。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成熟度的不断提高既为传播先进文化搭建了平台,为文化繁荣开辟了新空间。同时,也给淄博市的社会管理,尤其是虚拟社会管理带来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具体而言,一是现实社会违法犯罪向虚拟社会蔓延,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色情信息和进行赌博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出现。二是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一些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网上网下遥相呼应,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和热点敏感问题快速扩散放大,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稳定。三是国家信息安全和网络运行安全面临较大风险,网络黑市交易行为、网络黑客等层出不穷,严重危害了网民的信息安全和利益。
(二)调研主题
为了加深对淄博市虚拟社会管理的总体水平和未来发展走向的了解和认识,北京师范大学与国家行政学院联合组成了调研小组,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淄博市对虚拟社会管理的认知水平如何?淄博市虚拟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淄博市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的主要做法有哪些?淄博市重要网络舆情处置情况如何?淄博市在虚拟社会和实体社会联动机制方面有何创新?淄博市在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成效如何?
(三)调研方法
鉴于调研主题的前沿性和复杂性,调查者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集体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考察、典型调查、问卷调查等。其中,集体座谈对象为淄博市公安局、宣传局及其他部门的负责同志。实地考察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运行现场,并对舆情监测和舆情报告的负责人进行了数小时的深入访谈。
三、淄博市虚拟社会建设及管理现状
(一)淄博市信息基础建设的情况
网络化成熟度是指一个国家在实现网络化的过程中,在网络环境、条件、应用等主要方面的潜力、水平、发展程度和受益的广度和深度。它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设施,包含三个要素:网络环境、网络设施、网络应用。而此概念移用到一个城市,其网络化成熟度也符合以下公式:城市网络化成熟度=13市场+13政策监管+13基础设施。成熟度=13个人成熟度+13企业成熟度+13政府成熟度。
在政府成熟度方面,随着3G时代的到来,3G技术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建设新型政府、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了新的手段。其中,应用范围最广、成效最为显著的就是电子政务。淄博市市、区县两级电子政务网络已基本建成,完成了市级电子政务网109家单位的联网接入工作,完成了区县级电子政务网的组网工作,接入点300多个;实施了“村村通宽带”工程,全市93%的行政村具备了开通电子政务系统的条件。市财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建设了100多个公众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了网上报税、网上年检等应用。2007年,为了响应国务院号召,实施了“百件实事网上办”,市文化局等数十个部门就学前教育、公用事业、交通出行等在本部门政府网站设立相应公共服务栏目。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建立了“公安民生在线”。网络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公安监督部门更好地倾听民声、采纳民意、开展监督工作。淄博市电子政务普及率不断提高,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
2008年起,实施了“5+1”信息化工程,即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家庭信息化和“平安淄博”电子眼工程。社区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推进,已实现社区党务、政务、办公和事务管理信息化,办事效率和服务层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建立了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社区服务呼叫热线,开通提供社区市民邮箱服务,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此外,在社区信息化方面,建设社区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和自动抄表系统,推广数字家庭影院;进一步推进“平安淄博”电子眼工程建设,在张店布设1万个监控头。
目前,淄博企业、社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全市2万余家企业已接入宽带,约占全市企业的20%,6000多家企业建立了网站。全市社区100%已接通光缆,各类宽带上网客户超过25万户。淄博市通过大力推进城市信息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和便利的公共服务。
(二)淄博市虚拟社会管理的主体及主要内容
淄博虚拟社会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性。日常舆情由多个职能部门分头管理。一是公安部门,由网络安全监察处负责网络信息安全;二是宣传部门,成立了网络文明办,主要负责网络信息内容的监管及网络舆情的收集;三是通信管理部门,主要管行业问题;四是工商分局,管理网吧的运行和经营;五是文化市场执法局,管理文化市场。在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中,实行多部门联动机制。
淄博市虚拟社会管理的内容,则主要包括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设立网警,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保障网络安全;适应新媒体下的舆论新格局,注重网络舆论引导;重视舆情监测、预警、研判和处置,注重把握网上、网下两个社会之间的联动关系,建立综合管理体系;着力净化网络环境,提倡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1。设立网络警察,成立网监支队,保障网络安全
公安局是淄博市虚拟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负责网络治安防控,保障网络安全。具体做法包括,一是设立网络警察,在淄博市公安局设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作为网络综合防控体系最为重要的一环,它以“民生警务”为核心,实现了警务前移、服务前置;二是成立网监支队,对网络黑市、网络黑客等进行打击,曾破获巨额虚拟财产盗窃案,提高了当地信息网络安全度。
2。适应新媒体下的舆论新格局,注重网络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