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北京市的实验(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北京市的实验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各项事业,包括高中教育的发展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截至2014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有291所[3]。10多年来,北京市政府在推动高中改革方面有不少举措。可以说,北京市的高中改革在《规划纲要》之前就已经启动了。在国家级试验区运行过程中,北京市又确定了45所高中作为国家级实验学校,同时,北京市还指定25所学校作为市级实验学校。

(一)课程改革样本校

2007年7月2日,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公布,[4]确定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时,给予一些学校实验探索的机会,为其他学校树立样板。作为当年课程改革方案文件的附件,《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同时公布,先后有65所中学被确定为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这些学校成了北京市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实验的主体。

(二)自主排课实验项目

2008年4月,配合北京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北京市教委给予首批10所高中学校自主排课权。2012年8月,又有13所高中获得自主排课权。至此,北京市共有23所高中参与了自主排课实验项目。自主排课的学校可以自行组织高中会考(学业水平测试),可以不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进度上课,学校自行安排教学进度。

首批10所获得自主排课权的学校名单如下:东城区北京市第二中学;西城区北京市第四中学、北师大附中、北师大二附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海淀区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人大附中、北京市盲人学校;通州区潞河中学、北京市中加学校。

第二批13所获得自主排课权的学校名单如下:东城区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北京市汇文中学、景山学校;西城区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北京市育才学校、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朝阳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海淀区中央民大附中、首师大附中、清华大学附中;丰台区北京第十二中学;顺义区北京市牛栏山第一中学。

除此之外,北京的石景山区、大兴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县、怀柔区、延庆县、门头沟区这8个区县至今没有学校获得自主排课的权利。

以上两批学校的认定是国家级试验区确定之前北京市的改革举措,国家级试验区启动之后北京市的改革项目又有了新的规划。

(三)特色学校建设项目

在国家体改办确定北京市为国家级“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验区之际,2010年秋季,北京市启动了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而且,根据国家级试验区的需要,北京市将本市的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与国家级试验区两个项目合并实施,通过申报、考核、答疑等程序,认定了北京市市级实验学校25所,国家级实验学校45所,共70所学校为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学校(有些国家级实验学校实际也是市级实验学校)。

70所实验项目学校分别开展了一些改革试验,由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具体指导实施。项目进展过程有开题、授牌、经验交流、中期检查、建设成果验收等环节。项目实施中实际上没有国家级和市级的本质区别。总体上看,虽然各校对项目重视程度参差不齐,但是实验项目不同程度促进了相关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2014年4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和北京市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联合召开了“北京市高中特色实验成果推广大会”,会议对70所学校参与的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建设项目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对下一步深化实验和推广成果进行了研讨。会议确定了按照市、区(县)、学校等层次,按照学校文化与育人模式、素养教育、课程与教学方式等类别,分层次、分类别推广实验成果,巩固实验成果,继续不断开展交流的思路。

(四)特色实验班项目

北京市重点高中办实验班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其实质是优中选优,为了更好地提升学校考入清华北大的升学率。

2010年9月,为了避免单纯只提高考入清华北大的升学率,培养专门的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先后共确定了28所开设实验班的学校。第一批5所学校于2010年开始招生,第二批9所学校于2011年开始招生,第三批14所学校于2012年开始招生。这28所高中的实验班涉及的领域和学科方向不一致,各有所长。招生范围和数量也不统一,由市教委统一顶层设计实施。有的学校实验班面向全市招生,有的则面向若干区县招生。特色实验班实验周期规定为3年,截至目前,效果如何尚待考察,后续是否还要继续开展实验班项目,也有待政府决策。

2010年5所学校为:西城区北京市第四中学道元实验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理科实验班,朝阳区北京市第十七中学传媒特色实验班,海淀区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人文实验班,北京十一学校科学实验班。

2011年9所学校为:东城区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生命科学实验班,北京市第一四二中学中医药实验班,西城区北师大附中钱学森班,北京市第八中学科技综合素质实验班,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科技创新实验班,朝阳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科学创新实验班,海淀区首师大附中创新教育实验班,丰台区北京丰台第二中学人文实验班,北京第十二中学钱学森航天实验班。另外,这一年还恢复了北师大二附中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试办的实验班,共计10所学校。

2012年14所学校为:东城区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小语种实验班,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叶企孙实验班,西城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科技综合素质实验班,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筑真人文实验班,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理科学科思想方法培养特色班,北师大二附中项目式学习实验班,朝阳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外语特色课程实验班,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经纶科技人才班,海淀区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飞行员早期培养实验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中航空科技教育实验班,北京理工大学附中理工实验班,丰台区北京第十二中学空军飞行员预备班(2012年不招生),石景山区北京市古城高级中学西班牙语实验班,房山区北师大燕化附中石化科技班。其中,丰台区北京第十二中学的实验班是该校的第二个实验班。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市第八中学就开始试办“少年班”,为天赋超常儿童创造特殊的教育成长环境,并且进展顺利,得到了很好的社会评价。

在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实验背景下,人大附中也开始进行早期儿童培养实验。2011年1月,人大附中的早期教育实验班正式开学,成为北京市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一项主要内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