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根本花不完(第1页)
休息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
明明没做什么特別的事,时间却像是被谁偷走了。
尤其当你在信息洪流里浮沉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別快。
“这也太夸张了!”
沈修划动手机的手指顿住。
虽然报导里没直接点他名字,但。。。
“闭幕式特辑?等等,这张抓拍的角度怎么回事?”
热搜榜前十里,虽然没直接提他名字,倒有七八条和他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繫。
微电影节余温未散,影视圈还在持续消化这场小小风暴。
“摩都稜镜国际微电影节圆满收官!时隔四年再现“最佳微电影”得主!”
组委会今年卯足了劲造势。
毕竟这个老牌微电影节,难得遇上话题度与专业度双贏的年头,连带著许久没出现过的“最佳微电影”奖项,都重新摆出来了。
“爆!林絮柳斩获最佳女配,闭幕式神秘嘉宾引爆热搜!”
“五冠王诞生!凌浩携《午夜断音》刷新微电影节记录组图”
行业媒体不约而同,把焦点对准了《午夜断音》。
道理很简单。
哪个圈子不需要明星效应?
就像冷门体育项目出了个巨星选手,原本边缘化的领域,瞬间就能获得大眾侧目。
举个例子,二三十年前,斯诺克在大夏算是冷门体育项目。
而当斯诺克的比赛中出了个厉害的大夏选手,多少能带热这项运动。
此刻,横扫版面的《午夜断音》,正是扮演著这样一颗“破圈子弹”的角色。
此外,颁奖礼那会,陆崢仅获得象徵性提名便再无下文。
这位曾想借微电影节重回观眾视野的过气明星,这下多少是凉了。
“声称“从底层做起”的陆崢去哪了?团队拒绝回应缺席原因!”
耐人寻味的是……
“摩都稜镜国际微电影节表演大奖得主竟是新人?评委会盛讚“他是大夏影坛的未来之星”(附颁奖现场图)”
沈修这次斩获大奖,虽然收穫些许关注,但业界反响平平。
让媒体觉得蹊蹺的是,这位爆冷击败林絮柳和陆崢的演员,竟在获奖后销声匿跡。
多数媒体保持沉默,仅有几家小媒体持续追踪。
“电影趣闻:最佳表演大奖得主沈修,与日本导演竹內稔全程日语热聊(附交流图)”
电影市场的硝烟渐浓。
隨著《完美標本》首映日临近,经纬艺术、穹顶传媒、千帧映画三家出品方的宣传战已趋白热化,各路媒体闻风而动。
“电影梦:首映倒计时!三大影业开启疯狂烧钱模式!”
舆论场彻底沸腾。
gg铺天盖地席捲线上线下,社交平台隨处可见网友自发的应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