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讲 胡桃夹子圣诞节的大餐(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杏仁”——由短促、跳跃的长笛舞曲伴奏,一群牧羊女出来舞蹈;

“酒心糖果”——法国童话里生过许多孩子的“生姜妈妈”及她的子女们的舞蹈;

“花之圆舞曲”——圣诞蛋糕上那些用奶油做的朵朵玫瑰花跑下来跳的一段华丽的舞蹈。

最后,在钢片琴流水般的叮咚声中,糖果仙子与骑士跳起了雍容华贵的双人舞。一个接一个的舞蹈深深迷住了克拉拉,而最使她惊喜的是女王竟把原来戴在耗子王头上的王冠送给了她。小女孩接过礼物,陶醉在无比的喜悦之中,仿佛自己也登上了王位。胡桃夹子王子和克拉拉结束了糖果王国的游历,在女王、仙子和骑士等主人的阵阵祝福声中依依不舍地离去……

阿拉伯舞(上左)中国舞(上左)俄罗斯舞(下左)西班牙舞(下右)(二幕)

克拉拉在欢乐的气氛中从沙发上苏醒,原来她是在圣诞之夜做了个甜蜜的美梦。

二、美丽的童话芭蕾

1890年,帝国玛林斯基剧院院长符谢沃洛吉斯基再度邀请柴科夫斯基为一部新芭蕾《胡桃夹子》谱曲。这出舞剧的故事取材于德国浪漫主义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并参考了法国作家大仲马根据原著改编的三幕三场剧本,由作曲家的老相识彼季帕执笔撰写舞剧文学大纲。

这年,柴科夫斯基满50岁,正处于他一生中最后的岁月。由于多年来一直在经济上、精神上支持他的富孀梅克夫人突然中止了与他的往来,柴科夫斯基感到极度的痛苦和悲怨。他写道:“我的自尊心从来没有受过那么深的伤害……我原来相信,天崩地裂容易,让娜捷日达·菲拉列托夫娜(指梅克夫人——笔者)改变对我的态度难。然而,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我对人类的一切观念,对人类至高品德的信念现已破灭。”但是,作曲家仍要坚持生活下去,为了某些经济上的原因,他还必须加倍努力地工作。再说,“命运女神”也不是永远都对他施以严酷,即使在心情不佳的那些日子里,“女神”依然给予作曲家一些“小小的照顾”——12月19日初演于圣彼得堡的歌剧《黑桃皇后》获得的巨大成功便是让他深感欣慰的事情之一。此外,他又为《哈姆雷特》的义演配乐(以前只创作了一首“序曲”)并接受了玛林斯基剧院要他为歌剧《累内国王侄女》(即《约兰塔》)和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作曲的委托,还准备于1891年5月5日到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开幕典礼上指挥乐队演出。

王子带着克拉拉飞向糖果王国(一幕二场)

糖果仙子和骑士双人舞(二幕)

1891年2月,在即将应邀赴美前夕,柴科夫斯基从圣彼得堡回到了自己的乡间住处,开始考虑新的舞剧创作。他写信给弟弟莫迪斯特说:“我开始投身于舞剧(指《胡桃夹子》——笔者)的写作,我想在离开这里之前可以完成其中不小的部分。”虽然作曲家对这部舞剧的题材兴趣一直不是太浓,但真动起笔来,倒也写得不慢。3月18日启程时,舞剧第一幕的音乐已完成。

柴科夫斯基预定4月间从法国哈弗尔上船远航。就在离开俄国赴柏林的途中,他仍没有中断《胡桃夹子》的写作。3月间,途径巴黎时,柴科夫斯基发现了一件新乐器——钢片琴。作曲家在欣赏了这种乐器的演奏之后感到其声音十分动听,但恐怕也是同行中的竞争、嫉妒心理作怪,他又极怕“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格拉祖诺夫得到这种乐器,抢在我前面取得不寻常的效果”。于是,从美国回来后的6月间便赶紧写信给自己的老友、出版家尤根松,要求他“绝对机密”地迅速从巴黎买一架钢片琴回俄国。他说:“我预料这种新乐器会引起极大的轰动。”后来,柴科夫斯基果真把这种乐器运用进了《胡桃夹子》第二幕的舞蹈伴奏中,确实产生了一种梦幻般的音响效果。

在美国的旅行演出结束后,柴科夫斯基于6月初回到了麦达诺埃那所他在1885年购买下的住宅,继续全力写作《约兰塔》和《胡桃夹子》。7月7日,他写信给自己最宠爱的外甥达维多夫,宣布已完成了新舞剧的草稿。但接着他又写道:“不行啦!老头已筋疲力尽了……稍一用眼,便觉疲乏……这部曲子实在比《睡美人》差多了!”

但是《胡桃夹子》的配器被作曲家的另一次旅行耽误了。1892年,柴科夫斯基的一部歌剧《督军》已被排定在圣彼得堡的音乐会上演出,可是作曲家对这部作品不满意,一怒之下把总谱毁了。为了填补预定音乐会节目的空白,柴科夫斯基觉得自己有义务再拿出一部新作品来。因此,他就从刚刚写好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里选出了最满意的几段,匆匆加以配器,成为作品第71A《胡桃夹子》组曲,并拿到音乐会上去演奏。于是,《胡桃夹子》组曲就比整部舞剧更早公之于众了。组曲的演出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六段中的五段都被要求“再来一次”。

博士给克拉拉送圣诞礼物——胡桃夹子(一幕一场)

《胡桃夹子》的乐队总谱于1892年4月6日脱稿,被编入柴科夫斯基作品第71号。与上一次合作的情况相同,编导彼季帕在一开始投入新舞剧的创作时,便立即交给柴科夫斯基一份有关《胡桃夹子》的“结构计划”。据载,这份“清单”的详细程度和《睡美人》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1892年8月,正当这位大师根据柴科夫斯基完成的乐谱着手编舞之际,突然不幸病倒。这样一来,为《胡桃夹子》设计舞蹈的任务就全部落到了彼季帕的助手伊凡诺夫肩上。他在对彼季帕原来的计划作了一些调整修改之后,于同年9月接手开始工作,并将新舞剧推上了芭蕾舞台。1892年11月17日,作为一台晚会,《胡桃夹子》与柴科夫斯基的另一部新歌剧《约兰塔》一起在帝国玛林斯基剧院献演。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临观看。但这两部新作的首演却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柴科夫斯基又一次感到灰心。他写道:“一个人活了很久,期待着某一重要事件。一俟时过境迁,他便马上感到一种冷漠,不喜欢任何工作;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空忙一场,徒劳无功。”

其实,作曲家是过于忧虑了,帷幕关闭之后,观众对新舞剧依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不仅仅只是出于礼貌,更多的倒是发自对柴科夫斯基音乐的喜爱和欣赏。最后,《胡桃夹子》终因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灿烂瑰丽及舞剧里的一些精彩舞段而被保留了下来。一百多年的时间已经逝去,《胡桃夹子》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越来越受到各国观众的热爱。特别当它从俄国传至西方之后,竟然已发展为票房价格最高的舞剧之一。每当圣诞节来临,上演《胡桃夹子》也几乎成了人们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内容,为大人小孩提供了一顿丰盛的“圣诞大餐”。时至今日,《胡桃夹子》差不多有几十种版本在世界各地演出,规模各有大小,编排互相迥异,水平也参差不齐,但唯一不变的还是大家都无一例外地沿用着柴科夫斯基美丽的芭蕾配乐。

三、晶莹剔透的芭蕾音乐

《胡桃夹子》是一部抒情、奇妙、富于感染力的童话芭蕾,它和《天鹅湖》《睡美人》一起常被世人赞赏为“杰出的三大俄国芭蕾”,它们众所瞩目、相映生辉,都是能与优秀的歌剧媲美的舞剧。

《胡桃夹子》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它描绘了一幅幸福家庭的生活图景,展现出对儿童世界中的高尚品德和对文明社会的向往。舞剧的音乐也体现了儿童的纯真想象和亲切的人情味,整部作品不仅形象确切、表达简洁,而且写作技巧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柴科夫斯基留给后人的三部舞剧音乐中,《胡桃夹子》是最短的一个,但它又是作曲家晚年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利用写作《天鹅湖》《睡美人》的经验,柴科夫斯基在舞剧里,以十分细腻而独创的笔调刻画出了儿童的纯洁、和谐的心理,并以此与象征着恶行的大群老鼠的形象作对比,从而非常明朗地描绘出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童话世界。因此,如果说柴科夫斯基在生命的晚期写出的歌剧《黑桃皇后》和《悲怆交响曲》是他最具悲剧性的作品的话,那么,写成于同一时期的《胡桃夹子》则一扫那些渗透在他乐思中的忧郁心绪,而代之以乐天的精神。为此,评论家们断言:“柴科夫斯基不是一个宿命论的悲观主义者,这(指《胡桃夹子》——笔者)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全剧共两幕三场,由简短的序曲与十五段音乐组成。其中的第十二曲有“巧克力”、“咖啡”等六段乐曲。而第十四曲则由“双人舞——变奏——变奏——双人舞”四段音乐组成。这样,整部《胡桃夹子》的音乐计有24段。

玩偶士兵独舞(一幕一场)

糖果王国的欢庆舞会(二幕)

在《胡桃夹子》的儿童场景里,现实与遐想被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一开幕的两首儿童进行曲——序曲和分配礼品的过场完全是一种具有幻想风格的乐曲。由于配器上省掉了比较笨重的低音弦乐器,突出了轻快的节奏和俏皮的曲调,造成了飘逸的气氛,一下子就把人引入童话故事的空间。然后随着剧情的发展,作者又将小女孩梦境里善良勇敢的王子与丑陋邪恶的耗子王打仗的场面展现了出来。虽然这里是生死决斗,但它毕竟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想象,所以仍带游戏的调子。耗子王被彻底打败了,女孩子心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时屋里的墙壁开始朝外扩大、消失;圣诞树越长越高,变为松树林中的一棵,天空中又飘起了晶莹的雪花。这时,明亮的木管乐器奏出了甜美的圆舞曲旋律,而在这一片闪闪发光的管弦乐色彩中,忽然又加进了充满稚气的童声合唱声部(这在当时的芭蕾音乐中还未出现过),音乐终于变成了孩子们心中的欢乐颂歌。睁大惊奇的双眼,小女孩跟着英俊的王子翩翩起舞,接着,双双朝着一个梦幻般的天地“飞”去。

王子与克拉拉在雪花中的双人舞(一幕二场)

在舞剧的第二部分,柴科夫斯基着重注意了对特色音乐效果的运用,并以此来强调糖果王国里的种种神奇景象。例如用英国管、单簧管和加上弱音器的提琴演奏的“阿拉伯舞曲”(咖啡)就富有朦胧神秘的色调,它使人联想起月夜笼罩在沙漠上的阿拉伯风光。又如以大管和低音提琴的拨弦为陪衬,用长笛吹奏的“中国舞曲”(茶)异常活泼明快,闪烁着点点东方色彩。柴科夫斯基竭力推崇的新乐器钢片琴被应用到糖果仙子的舞曲里,它弹奏的曲调音色甜润、幽雅而又纤巧绮丽,使人仿佛看到了身穿金亮衣裳的仙女在星光下婆娑起舞的情景。除了钢片琴外,作曲家在这一幕还时常以竖琴、三角铁、铃鼓、钟琴和弦乐器拨奏等成就不同音色乐器的结合运用,真正构成了一个富有吸引力而又无比美妙的童话意境。

除此以外,舞剧中还有几个典型的童话色彩的选段,如第一幕第一场中孩子们登场时的音乐《进行曲》。这段音乐兼有进行曲和双拍子舞曲的特点,轻快活泼的旋律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吹着小喇叭、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敏捷的特色。《特列帕克舞曲》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的盛大宴会中的音乐,是一首双拍子的俄罗斯舞曲,情绪欢快奔放,力度变化激烈,节奏动力感极强,音调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色彩,整个舞曲洋溢着兴奋奔放的情绪。《芦笛舞曲》也是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的盛大宴会中的音乐,音乐用长笛代替芦笛,以长笛三重奏的形式展开主题,节奏轻快而带有诙谐的色彩,主题愉快活泼,宛若一首清新宜人的田园晨曲,这是一首著名的体现长笛特色的音乐。

花之圆舞曲(二幕)

糖果王国中骑士与仙子的双人舞(二幕)

因此,虽然有一些评论家说《胡桃夹子》谈不上有什么“崇高性的乐想”,可是它的音乐却又无可争辩地向人们表明:作曲家完全可以独具匠心地通过乐器组合及有趣的管弦乐配器来创造一个令人陶醉的音响世界。仅从这方面看,柴科夫斯基确实已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芭蕾音乐大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