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罗密欧与朱丽叶辉煌的戏剧芭蕾(第3页)
第三幕第一场
离别(三幕一场)
朱丽叶的卧室。
罗密欧与朱丽叶难舍难分地依偎在一起,黎明的曙光照进了卧室。罗密欧拉开窗帷。朱丽叶拦住罗密欧,伸手把窗帷拉掩:“你不必急着离去。”“呵!有人来了!”罗密欧急忙披上斗篷。朱丽叶再次投入他的怀抱。脚步声已在门外响起,罗密欧不得不和朱丽叶分别,迅速隐没在窗户下面。
走进房间来的是奶妈,她的后面跟着朱丽叶的双亲和求婚者帕里斯,贵族青年又一次向朱丽叶倾诉爱慕,朱丽叶却以冷淡的举止回绝:“我不能同他成亲!”母亲大为震惊,但借口朱丽叶身体不适而要帕里斯暂时离开卧室。
朱丽叶痛苦难熬,决定再去向劳伦斯神父求援。
第三幕第二场
劳伦斯神父寺院。
朱丽叶又步入这曾是自己和罗密欧结合的地方,她跪倒在神父的跟前拿起刀来想要自尽。劳伦斯夺下凶器,他递给朱丽叶一瓶液汁,告诉她服了这瓶药后人就会昏死过去,但是几天后你又会苏醒过来,犹如一场酣睡。神父答应把这一计划立即通知罗密欧,叫他马上回来:“等你一醒来后,当夜便让罗密欧带着你到曼都亚。”
离别时的朱丽叶(乌兰诺娃)
第三幕第三场
朱丽叶的卧室。
朱丽叶回到家中,假装已对双亲的意愿表示服从。她一个人关在房内,脑海里浮现着罗密欧的身影。骤然,她拿出一小瓶劳伦斯神父制作的药水,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一阵寒颤刺激着她的血液。她无力地跌了下去,躺倒在窗帷后面。
清晨,房间里出现了乐师和捧着鲜花的少女,他们都要去参加即将举行的结婚仪式。可是朱丽叶还是没有出来,奶妈不安地朝窗帷后面望去:“啊!”朱丽叶死了,她的嘴唇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
第三幕第四场
曼都亚。
风雨交加的夜晚,孤独的罗密欧忧愁地站在枯树底下,仆人鲍尔萨泽跑来,激动地向他报告了朱丽叶已经死去的消息,劳伦斯的差人居然没有赶到。罗密欧悲痛欲绝,人已死,生命对他还有什么意义。他立即买了一瓶毒药,急忙往维罗纳城赶去。
第三幕第五场
凯普莱特家的墓地。
哀乐中走来了送葬的队列。朱丽叶的躯体被高高举在人们的头顶上,她的后面跟着双亲、奶妈、亲友和没有获得爱情的帕里斯。简单的仪式之后人们随即散去,谁也不忍心再多看几眼已经停止了呼吸的美少女。(灯光暗转)
心碎的罗密欧奔进墓地,一眼就看见了心中的爱人,他向朱丽叶俯下身去,出神地凝视着她那美丽的容貌。罗密欧最后一次拥抱了朱丽叶,然后把毒液灌进了自己的喉咙。虽然他已浑身瘫软,但仍挣扎着朝朱丽叶爬去,终于死在朱丽叶的脚边。
朱丽叶慢慢地苏醒,仿佛真是做了一场噩梦。她的眼睛环视周围,不知自己待在什么地方。忽然,她发现了死在自己身旁的罗密欧,犹如万雷轰顶,朱丽叶再也支持不住。无意中她碰到了罗密欧身边佩戴着的刀子,就慢慢把它抽了出来,外面传来了声响。“有人来了!”朱丽叶猛地举起了匕首,朝自己的胸膛刺去,然后扑倒在罗密欧的身上。
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蒙太古与凯普莱特也挤在他们中间。两位仇人望着眼前的惨状都痛不欲生。劳伦斯神父举手向他们呼吁:“你们残杀的双方只有赶快和解。”蒙太古与凯普莱特互相伸出了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生命换来了世代相仇的两大家族间的和平。
二、从话剧到舞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代英国人文主义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于1595年根据一个民间流传的动人爱情故事所创作的话剧,后人把它列为作者所写的三十七部戏剧中的六大悲剧之一。作品自问世以来的三百年间,依照这一剧本的故事内容改写的音乐可谓多矣,其中,古诺的同名歌剧、柏辽兹的同名交响曲以及柴科夫斯基的同名幻想序曲等最负盛名。舞剧方面,1811年间,就有一位名叫加里奥蒂的艺术家在丹麦做过创作芭蕾《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尝试。1926年,佳吉列夫芭蕾舞团也排演过巴兰钦(1904—1983)的所谓“超现实主义”的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但这些作品与后来的苏联舞剧并没有什么关系。
1934年,列宁格勒的艺术家拉德洛夫提出了创作一部新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设想。他是当时苏联著名的导演和莎士比亚学专家,学问渊博,修养很高,曾排演过话剧《奥赛罗》《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贵族们的舞蹈(上,一幕四场)
难舍难分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下,三幕一场)
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
拉德洛夫很早就对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感兴趣。1926年,他排演过作曲家的歌剧《对三个橘子的爱情》。1933年初,基洛夫剧院(前身即玛林斯基剧院)的艺委会会议讨论到了恢复歌剧的问题。过后,在剧院打算吸收参加工作的作者名单上出现了普氏的姓名。
普罗科菲耶夫生于1891年4月23日。十月革命后离开俄国到欧美等地从事音乐活动,写了不少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歌剧。1932年他回祖国定居。关于创作新舞剧的事情,他曾在回忆录上写道:“1934年底,同列宁格勒基洛夫剧院谈起过舞剧创作,我表示对抒情内容感兴趣,并议定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此,作曲家多次去找拉德洛夫,并看了他导演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