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火鸟进入后古典芭蕾时期的舞剧(第1页)
第六讲《火鸟》——进入后古典芭蕾时期的舞剧
剧本:米·福金
(M。Fokine)
编导:米·福金
(M。Fokine)
音乐:伊·斯特拉文斯基
(I。Stravinsky)
首演:1910年6月25日,巴黎
一、一幕两场芭蕾
第一场
火鸟坐在石蛋上(一场)
魔王卡茨的领地。
幕启。漆黑的舞台上,隐约地显现出一片神秘的森林,中央耸立着一棵闪烁着琥珀光彩的大树,枝头上挂满了金色的苹果。随着音乐的逐渐增强,舞台也渐渐明亮起来,一块林中空地,四周都是繁茂的树木;台的正面有一扇大门,前边是石头台阶,稍后处可望见城堡的塔顶。一切都笼罩在令人生畏的气氛之中。
突然,越过丛生的树木,飞过去一头怪异的鸟(由女演员身穿饰有羽毛的裙子扮演),后面紧跟着跑出来一个手持弓箭、追赶着鸟的英俊少年,他就是王子——伊凡。
“猎人”来到了大树跟前,凝神注视着硕果累累的枝丫,想发现在他前头飞走的那“怪物”。骤然间,他听到什么响声,便警惕地闪在一边躲了起来。
近处传来一阵羽毛抖动的声音,刚才飞去的那头奇鸟又回来了,原来“她”就是传说中的灵鸟——火鸟。
火鸟似乎不知道有人在追赶自己,从容地停在苹果树旁。急不可耐的王子从躲藏的地方张弓向“她”射击,箭打偏了。火鸟惊逃,飞入了森林深处。王子急忙翻身从墙上跳下追了过去。
第一个火鸟扮演者卡萨维娜(油画)
片刻之后,火鸟又飞了回来,“她”一边围着中间的苹果树来回舞动,一边啄着树上的金苹果。跟踪而来的王子在一旁屏息静气地盯着“她”;就在火鸟停歇的一瞬间里,王子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并抓住了“她”。
火鸟拼命振动双翅挣扎,但还是摆脱不了困境。几个回合的对峙之后,火鸟终于发现王子虽然紧紧捉住自己不放,却又绝无伤害之意。于是,“她”恳求王子:“把我放了吧,我将来会报答你的!”听到火鸟的哀鸣,王子动了恻隐之心,他松开了抓住火鸟的双腕,同意放“她”归去。火鸟抖动着自己的身体,随后从身上取下了一根金光闪闪的羽毛赠给王子,并对他说:“你如果遇到危险,只要挥动羽毛,就定能化险为夷。”说罢便敏捷地飞走了。王子放跑了猎物,似乎又有些反悔,他举起弓箭欲再射击火鸟,可想到自己答应放“她”归去的诺言,不得不放下了武器。
紧张的一幕过去了,周围暂时恢复了平静,王子也准备离开。忽然,透过月色朦胧的树丛,王子发现有一群少女正从城堡的方向朝他这里走来,他感到万分惊讶,立即改变了主意,留下察看动静。
首演时的王子与火鸟(卡萨维娜饰)
通往城堡的门打开了,十三位身穿白色衣裙的少女如幽灵一般出现在舞台中间。王子潜伏在月光照不到的暗处,定睛向她们观望。少女们聚集在苹果树下,伸手摇动树干,苹果立即像点点金光撒落地上。姑娘们纷纷捡起苹果,情绪抑郁地跳起了少女之舞。王子决定加入他们的行列,以搞清楚她们到底是什么人。他从躲藏的地方一跃而出,闯进了少女们的中间。受到惊扰的姑娘们吓得抱成了一团。王子捡起滚到自己脚边的苹果,恭敬地递到她们中间一位最迷人的少女面前,她就是扎列维那公主。王子注视着公主美丽的容貌,心中涌上了爱恋之情。他上前施礼询问情由,公主向他诉说了自己不幸的遭遇:“我原是一位公主,魔王卡茨把我与其他姑娘关在这座城堡里,只有夜幕降临,我们才有到处嬉戏的自由。卡茨住在城堡中,无论是谁,只要进入他的领地,魔王就会用魔法将他变成石像,困在此地。”公主规劝王子:“在没有被魔王发现之前,你快逃走吧!”王子深切同情扎列维那公主的痛苦境遇,充满爱恋地与公主和少女们一起跳起了优美的圆舞。
正当王子和公主沉浸在相互倾慕的感情中时,欢乐的森林里突然响起了尖锐的喇叭声。天亮了,魔王给予少女们自由的时间已经到了。姑娘们很快聚集在一起,一面催促公主赶快回去,一面纷纷跑进门里。扎列维那公主与王子依依不舍地拥抱告别,随之也跑入大门。王子不顾一切地追上去,可是大门已然关闭。
顿时,周围一片昏暗,王子为找不到进口而焦灼地来回打转。他无法忘却扎列维那公主,终于不顾魔王会把自己变成石头的危险,用尽力气撞开了大门。
刹那间,城楼上响起了刺耳的钟声,塔上闪现出许多手持武器的魔鬼,他们一涌而出,团团围住了王子,跳起凶狠野蛮的鬼舞。王子势单力薄、寡不敌众,终于被围住。魔鬼们押着王子,听候魔王前来发落。舞台上弥漫着恐怖的气氛,魔王的随从们一一登场,后面出现了长胡须、长指甲、面目可憎的魔王卡茨。卡茨令王子跪下,欲对他施以魔法。危急关头,王子忽然想起火鸟赠给他的羽毛,便倏地将它抽出举在空中,迅速向魔王脸上拂去,卡茨立即感到头晕目眩。此时,火鸟仿佛从天而降,跳起“地狱之舞”追赶魔王。随着“她”激烈的动作,众鬼们也身不由己地狂舞不停,最后都因筋疲力尽跌倒在地。接着,火鸟又跟着摇篮曲的旋律起舞,使大家纷纷进入昏睡状态。火鸟叫王子立刻将安眠中的公主抱到大树底下,又指引王子到一棵有洞穴的树前,要他从洞里取出一只铁箱,正当王子举起箱子时,熟睡的魔鬼们都歇斯底里地**起来。王子打开箱盖,捧出一个大蛋,就在这一瞬间,惊恐万状的卡茨凶恶地朝王子猛扑过去。原来这蛋卵里安放着魔王的灵魂。王子避开魔王,用力将蛋卵抛向空中,双手接住后准备再抛。死到临头的卡茨急起直追,王子勇敢地把蛋举在头顶上拼命奔跑。就在魔王将要捉住王子的刹那间,伊凡王子果断地把大蛋朝地面砸去,蛋立即分成两半,号称永生不死的魔王顷刻倒地毙命……
魔鬼舞(一场)
舞台上一片漆黑,强烈的音乐奏出了卡茨魔王的灭亡。
第二场
紧接前场。
当四周灯光再次转亮时,王子才发觉自己仍在森林之中,刚才的一切都已烟消云散。他缓慢地环顾四周,犹如从噩梦中醒来,舞台上出现了一群年轻的骑士,他们原是旅行者,是受了卡茨的魔法变成石像的,现在一个个都盛装打扮,前来迎接王子。少女们也从魔法中被解救了出来,她们在扎列维那公主的带领下迎着王子走来。王子上前拉住了公主的手,内心充满了喜悦。
骑士们簇拥着王子,感谢他把他们从死亡里拯救了出来。接着,大门敞开,走出了身穿鲜艳服装的男女青年,大家齐声祝福王子与扎列维那公主的结合。城里又走出了侍童,把王冠和王笏交给王子:他已被拥戴为国王。
火鸟看到一切都已如愿,跳起了快活的旋转舞步,最后拍打着翅膀飞向远方。众人在欢乐的颂扬声中为火鸟送别。
二、“火鸟”的起飞
《火鸟》是一部根据俄罗斯民间传说改编的芭蕾舞剧,由福金编导。舞剧音乐作者是当时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的年轻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但是,有一点却只有那些熟悉内情的人才会清楚,真正促使《火鸟》诞生、飞翔起来的幕后组织者,倒是一位名叫佳吉列夫的俄国芭蕾事业家。
王子与火鸟(一场)
谢尔盖·佳吉列夫(SergeDiaghhilev)1872年生于俄罗斯中部的古城诺夫戈罗德。青年时,他到圣彼得堡攻读法律,但迷恋上了艺术。一些朋友介绍他加入一个“由共同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探求而结合在一起的才情焕发的青年画家和知识分子的集团”。这个小团体的首领正是日后为《仙女们》设计布景的亚历山大·别努阿(AlexanderBenois),另一杰出的成员就是参加未来的舞剧《火鸟》创作的青年画家莱翁·巴克斯特(LeònBakst)。当佳吉列夫进入这个圈子的时候,这批年轻人正在讨论如何在俄国实现一次“文艺复兴”这样的问题。开始,佳吉列夫因为是外省人而没有受到他们的重视。但不久,这位法律系的学生便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组织能力博得了大家的信任,并很快成了他们心目中的领袖。在他的推动下,1898年,社团创办了一份《艺术世界》杂志,佳吉列夫任编辑。该杂志在发行的六年中,在反对束缚俄国艺术的各种愚昧的清规戒律和加强俄国艺术同欧洲艺术之间的联系两个方面发挥了巨大影响。
尽管佳吉列夫对音乐有着强烈的爱好,但他却并没有马上被芭蕾所吸引。据说他第一次看《睡美人》就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直到有一天他去看格拉祖诺夫作曲的舞剧《雷蒙达》时,才对这门艺术产生了真正的兴趣。通过他们的朋友、皇家剧院的总院长,同情《艺术世界》观点的沃尔康斯基亲王,佳吉列夫与玛林斯基剧院有了接触。他受托在剧院主管法国舞剧《希尔薇娅》的演出工作,却由于顶撞了某些有影响的人士而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