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要参考文献(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5〕〔俄苏〕格奥尔基·弗洛罗夫斯基:《俄罗斯宗教哲学之路》,吴安迪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26〕〔俄苏〕基斯嘉柯夫斯基等:《路标集》,彭甄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27〕〔苏〕列夫·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刘文飞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2。

〔2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短篇哲学著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9〕〔苏〕列宁:《哲学笔记》,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0〕〔俄苏〕罗曼·雅柯布森:《雅柯布森文集》,钱军、王力译注,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1〕〔俄苏〕尼·奥·洛斯基:《俄国哲学史》,贾泽林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2〕〔俄苏〕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33〕〔俄苏〕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刘宗次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34〕〔苏〕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李立三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5〕〔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6〕〔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文学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7〕〔法〕茨维坦·托多罗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8〕〔荷〕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40〕〔加〕罗纳德·沃德华:《社会语言学引论》,雷红波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1〕〔加〕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42〕〔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3〕〔美〕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4〕〔美〕埃德蒙·威尔逊:《阿克瑟尔的城堡》,黄念欣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45〕〔美〕埃娃·汤普逊:《帝国意识——俄国文学与殖民主义》,杨德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6〕〔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7〕〔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8〕〔美〕杜娜叶夫斯卡娅:《哲学与革命》,傅小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49〕〔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钱佼汝、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50〕〔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时间的种子》,王逢振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1〕〔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徐文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2〕〔美〕霍埃:《批评的循环》,兰金仁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3〕〔美〕卡尔文·斯·霍尔等:《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包华富等编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54〕〔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5〕〔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6〕〔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57〕〔美〕亚当斯、瑟尔:《柏拉图以来的批评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

〔58〕〔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9〕〔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0〕〔苏〕乔·采·弗里德连杰尔:《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问题》,郭值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61〕〔俄〕波利亚科夫编:《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方法论体系和论争》,佟景韩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