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巴赫金复调小说论在其对话理论中的地位(第5页)
[130]〔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98页。
[131]〔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08页。
[132]〔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05页。
[133]〔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54~155页。
[135]〔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59页。
[136]〔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69页。
[137]〔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08页。
[138]〔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09页。
[139]〔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27页。
[14Mar:TheNormsofAy:SocialTheorybetweenBakhtinandHabermas,Albany:StateUyofNewYorkPress,2002,p。107。
[141]MichaelEskihidDialogueintheWorksofLevinas,Bakhtiam,and,Oxford,NewYork:OxfordUyPress,2000,p。2。
[142]〔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400页。
[143]〔英〕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404页。
[144]〔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7卷,万海松、夏忠宪、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第2版,第69页。
[145]MichaelMayerfeldBell,MichaelGardiinandTheHumaWords,London,ThousandOaks,Neublis,1998,p。164。
[146]АнастасияГачева,ОльгаКавнина,СветланаСеменова:Философскийконтекструсскойлитературы1930-1930-хгодов,Том2,Москва:ИМЛИРАН,2003,С。499。
[147]KonstantinPolivanov,PatriciaBeriozkina(trans。):AnnaAkhmatovaandHerCircle,Fayetteville:TheUyofArkansasPress,1994,p。251。
[148]М。М。Бахтин:Proettra。ЛичностьитворчествоМ。М。Бахтинавоценкерусскойимировойгуманитарноймысли,Антология。Том2,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здательствоРусскогоХристианскогогуманитарногоинститута,2001,С。18。
[149]〔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36页。
[151]〔美〕卡特林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172页。
[152]〔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318页。
[153]GarySaulMorson,CarylEmerson:MikhailBakhtiionofaProsaics,ia:StanfordUyPress,1990,p。232。
[154]〔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86页。
[155]〔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2卷,李辉凡、张捷、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68页。
[156]〔苏〕巴赫金著,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4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10页。
[157]MichaelMayerfeldBell,MichaelGardiinandtheHumaWords,London,ThousandOaks,Neublis,1998,p。14。
[158]〔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319页。
[159]〔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319页。
[160]〔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刘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第50页。
[161]〔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第321页。
[162]〔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第92~94页。
[163]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辞典》,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第1版,第599页。
[164],RachelFaler,VitalijMakhlinandAlastairReoFainRussiaa,Sheffield,England:SheffieldAcademicPress,1997,p。179。
[165]CarylEmersoHundredYearsofMikhailBakhtin,oyPress,1997,p。159。
[166]〔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刘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第1版,第54页脚注2。
[167]М。Н。Эпштейн:Философиявозможного,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Алетейя,2001,С。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