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面试与面试技巧(第2页)
与笔试、心理测验等人员甄选方式不同,面试中应试者的行为表现,与主考官的评判是直接相连的,中间没有任何中介形式。面试中主考官与应试者的接触、交谈、观察也是相互的,是面对面进行的。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也是相互作用的。而笔试、心理测验中,一般对命题人、评分人严加保密,不让应试者知道。面试的这种直接性提高了主考官与应试者间相互沟通的效果与面试的真实性。
二、面试的具体形式
(一)一对一面试
在这种形式下,一名应招者与一名面试人员面对面地交谈,有利于双方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加深相互了解。但由于只有一名面试人员,所以决策时难免有偏颇。
(二)多对一面试
通常是由两三个人组成面试小组对各个应招者分别进行面试。面试小组可由人事部门及其他专业部门的人员组成,从多种角度对应招者进行考察,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克服个人偏见。
(三)多对多面试
通常由面试小组(由两三人组成)同时对几个应招者(最好是五到六个)同时进行面试。在面试人员的引导下,完成一些测试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对应试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等进行测试,以便于做出用人决策。
(四)电话面试
电话面试是一种通过手机、固话等通信工具对面试者进行考核和筛选的面试方式。采用的是不亲身接触,仅通过言语传递信息来了解面试者的身份、简历、应聘职位和应聘能力的方式。
电话面试的注意事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当接到面试电话通知时,一定要问清楚应聘的公司名称、职位、面试地点(包括乘车或开车的路线)、时间等基本信息,最好顺便问一下公司的网址、通知人的姓名和面试官的职位等信息。这里提醒大家,尽量按要求的时间去面试,因为很多企业都是统一面试,如果错过机会可能就错失了。
上网查一下该公司的相关背景和应聘职位的相关情况。
公司背景包括企业所属行业、产品、项目、发展沿革、组织结构、企业文化、薪酬水平、员工稳定性、发生的关键事件等,了解越全面、深入,面试的成功率就越高,同时,也有助于对企业的判断(人才和企业是双向选择的关系)。
应聘职位情况包括应聘职位的职位名称、工作内容和任职要求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同一个职位名称,各家企业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了解越多,面试的针对性就越强。
三、面试的主要内容
从理论上讲,面试可以测评应试者的任何素质,但由于人员甄选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综合运用,则事半功倍,否则就很可能事倍功半。因此,在人员甄选实践中,我们并不是以面试去测评一个人的所有素质,而是有选择地用面试去测评它最能测评的内容。
(一)仪表风度
这是指应试者的体型、外貌、气色、衣着举止、精神状态等。像国家公务员、教师、公关人员、企业经理人员等职位,对仪表风度的要求较高。研究表明,仪表端庄、衣着整洁、举止文明的人,一般做事有规律、注意自我约束、责任心强。
(二)专业知识
通过对专业知识的测试可以了解应试者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其专业知识是否符合所要录用职位的要求,作为对专业知识笔试补充。面试对专业知识的考察更具灵活性和深度,所提问题也更接近空缺岗位对专业知识的需求。
(三)工作实践经验
一般根据查阅应试者的个人简历或求职登记表,进行相关的提问。查询应试者有关背景及过去工作的情况,以补充、证实其所具有的实践经验,通过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的了解,还可以考察应试者的责任感、主动性、思维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四)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强调面试中应试者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或建议顺畅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考察的具体内容包括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感染力、音质、音色、音量、音调等。
(五)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能力强调分析面试中应试者是否能对主考官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抓住本质,并且分析全面透彻、条理清晰。
(六)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主要看应试者对主考官所提问题理解得是否准确及回答的迅速性、准确性等。对于突发问题的反应是否机智敏捷、回答恰当。对于意外事情的处理是否得当等。
(七)人际交往能力
在面试中,通过询问应试者经常参与哪些社团活动,喜欢同哪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在各种社交场合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了解应试者的人际交往倾向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八)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稳定性
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国家公务员及许多其他类型的工作人员(如企业的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遇到上级批评指责、工作有压力或是个人利益受到冲击时,能够克制、容忍、理智地对待,不致因情绪波动而影响工作;另一方面工作要有耐心和韧劲。
(九)工作态度
一是了解应试者对过去学习、工作的态度;二是了解其对现报考职位的态度。在过去学习或工作中态度不认真,做什么、做好做坏者无所谓的人,在新的工作岗位也很难说能勤勤恳恳、认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