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波斯帝国的行省与总督(第1页)
第七章波斯帝国的行省与总督
第一节波斯帝国的行省
波斯帝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独立发展的最后阶段和集大成者。它不仅在征服战争的规模上和征服地区的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以前的帝国(如埃及帝国、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而且在反映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成熟程度上也要比它们深刻得多。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方式和剥削方式,即波斯帝国统治阶级所实行的行省制度和赋税制度说明了这个问题。
据说,在古代世界,对被征服地区采用行省制度的方式进行统治,最早开始于亚述帝国时期。波斯帝国的行省制度可能借鉴于亚述帝国。
据希罗多德,在波斯帝国,对被征服地区实行行省制开始于大流士统治时期,希罗多德说:
在波斯做了这些事(即大流士与另外六个人合谋杀死了高墨塔,又镇压了反对大流士的多次起义,在波斯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而且由他自己当上了国王)之后,大流士便把他的领土分成了二十个波斯人称为萨特拉庇(satrapy)的太守领地。[1]随后他又任命了治理这些太守领地的太守(按:即本文所说的总督,satrap,希罗多德用的是ar),并规定了每个民族应当向他交纳的贡金;为了这个目的,他把每一个民族和与他们最接近的民族合并起来,而越过最近地方的那些稍远的地方,也分别并入一个或是另一个民族。
然后,他又叙述了大流士“如何分配他的太守领地和每年向他交纳的贡税”。[2]下面是希罗多德列举的波斯人的二十个行省的名单:
1。居住在亚细亚的伊奥尼亚人与玛格涅希亚人、爱奥里斯人、卡里亚人、吕奇亚人、米吕阿伊人和帕姆庇利亚人;2。美西亚人、吕底亚人、拉索尼欧伊人、卡巴里欧伊人和叙根涅伊司人;3。乘船进入海峡时位于右侧的海列斯彭特人、普里吉亚人、亚细亚的色雷斯人、帕普拉哥尼亚人、玛利安杜尼亚人和叙利亚人;4。奇里启亚人;5。以阿姆披亚拉欧斯的儿子阿姆披罗科司在奇里启亚人和叙利亚人边界的地方所建立的波西迪昂市为始点,除开阿拉伯人的领土(因他们是免税的),直到埃及的地区,包含在这区之内的有整个腓尼基、所谓巴勒斯坦、叙利亚和赛浦路斯;6。埃及、与埃及接壤的利比亚、库列涅及巴尔卡(以上均属于埃及区);7。撒塔巨达伊人、健达里欧伊人、达迪卡伊人、阿帕里塔伊人;8。苏撒和奇西亚人;9。巴比伦和亚述的其他地方;10。阿格巴塔拿和美地亚其他地区,包括帕利卡尼欧伊人、欧尔托科律般提欧伊;11。卡斯披亚人、帕乌西卡伊人、潘提玛托伊人及达列依泰人;12。从巴克特里亚人的地方直到埃格洛伊人的地方;13。克图伊卡、阿尔美尼亚以及直到黑海的接壤地区;14。包括撒尔提谱伊人、萨朗伽伊人、乌提欧伊人、米科伊人及国王使所谓“强迫移民”所定居的红海诸岛的居民;15。撒卡依人和拉斯披亚人;16。帕尔提亚人、花拉子米欧伊人、粟格多伊人和阿列欧伊人;17。帕利卡尼欧伊人和亚细亚的埃西欧匹亚人;18。玛提耶涅人、撒司配列斯人、阿拉罗狄欧伊人;19。莫司科伊人、提巴列诺伊人、玛克罗涅斯人、摩叙诺依科伊人以及玛列斯人;20。印度人等。[3]
在这个名单中,未包括免税的波斯,以及“不纳税而奉献礼物的人们”。希罗多德说:
……只有一个波斯府我没有把它列入纳税的领地。因为波斯人居住地是免纳任何租税的。至于那些不纳税而奉献礼物的人们,则他们首先就是冈比西斯在向长寿的埃西欧匹亚人进军时所征服的、离埃及最近的埃西欧匹亚人;此外还有居住在圣地尼撒周边并举行狄奥尼索斯祭的那些人……奉献礼物的还有科尔启斯人和他们那直到高加索山脉的邻人(波斯人的统治便到此为止。高加索山脉以北的地区便不属于波斯人了)。[4]
希罗多德说大流士时代开始实行行省制度,这已为现代研究者所认同,但他列举的名单却有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按他的说法,大流士把他的帝国的领土划分成了二十个太守领地,即希罗多德认为他列举的名单是大流士时代的行省名单。但我们从大流士时代留下来的若干其他文献中看到,没有一个文献中列举的名单是和希罗多德的名单一致的。大流士的几个名单都比希罗多德的名单要多。例如,在大流士的《贝希斯吞铭文》中说:
下列诸省:波斯、埃兰、巴比伦、亚述、阿拉伯、埃及、沿海诸省、吕底亚、爱奥尼亚、米底、阿尔明尼亚、卡帕多细亚、帕提亚、德兰吉安那、阿列亚、花剌子模、巴克特里亚、索格底亚那、干达拉、斯基泰、萨塔吉地亚、阿拉霍西亚、马卡共二十三省归属于我,按阿胡拉·马兹达的旨意,我成为他们的国王。
在这个名单中的波斯,按希罗多德的说法不算在行省之列;而巴比伦和亚述却又变成了两个行省;印度尚未征服,也不算在行省之列,还有巴尔干半岛也是后来才征服的,也不能算在行省之列。因此,大流士的这个名单显然比希罗多德的名单要多。
再如,大流士的纳克什-伊-鲁斯坦铭文说:
大流士王说:“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占领了从波斯湾到遥远的地区:米底、埃兰、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索格底亚那、花剌子模、德兰吉安那、阿拉霍西亚、撒塔吉地亚、犍陀罗、印度、饮豪麻汁的西徐亚人、戴尖顶盔的西徐亚人、巴比伦、亚述、阿拉比亚、埃及、亚美尼亚、卡帕多细亚、萨狄斯、爱奥尼亚、大海边的爱奥尼亚人、斯库德拉、持盾牌的爱奥尼亚人、利比亚人、埃塞俄比亚人、马卡人、卡里亚人。我们统治他们,他们向我交纳贡赋。凡我对他们所下的命令,他们都执行;凡我制定的法律,他们都遵守。”
在这里列举了二十八个名字,比起《贝希斯吞铭文》来多了五个地方,而且还未包括波斯在内。
第三个大流士的铭文——苏撒铭文:
大流士王说:“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占领了从波斯湾到下述遥远的地区:密底、依兰、帕提亚、阿里亚、巴克特里亚、格底亚那、花剌子模、德兰吉安那、阿拉霍西亚、撒塔吉地亚、马卡人、建陀罗、印度、饮豪麻汁的西徐亚人、戴尖顶盔的西徐亚人、巴比伦尼亚、亚述、阿拉比亚、埃及、亚美尼亚、卡帕多细亚、萨狄斯、住在海那边的爱奥尼亚人、斯库德拉(马其顿境内的某个地方)、利比亚、埃塞俄比亚、卡里亚人。”
这里列举的又是二十七个,此铭文中的“住在海和海那边的爱奥尼亚人”在上一个铭文中是“爱奥尼亚人”、“大海边的爱奥尼亚人”和“持盾牌的爱奥尼亚人”。
最后,还有一个有锯齿状的椭圆形——要塞花饰的铭文,其中列举了二十四个名字:
在椭圆形的左边的名字是:
在椭圆形右边的名字是:
(1)波斯
(13)巴比伦尼亚
(2)米底
(14)亚美尼亚
(3)埃兰
(15)萨尔狄斯
(4)阿里亚
(16)卡帕多细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