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显性文化入手(第3页)
6。“历史小故事”。选择一些历史人物勤奋好学、刻苦成才的经历或成语典故,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从而达到美化心灵、净化灵魂、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的人生奋斗目标。
7。“班级论坛”。针对近期生活中发生的“焦点事件”,发表个人感受、体会与见解。广开言路,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褒扬、鞭挞美丑善恶,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8。“我的座右铭”。精选格调高雅、含义深邃、催人向上、警醒至深的格言、警句、古诗文名句,以激发学生向上的斗志,陶冶高尚的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要求所选用的“座右铭”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0字;对学生自己撰写的座右铭应多加鼓励、推广。
9。“剪贴栏”。学生把平时阅读的经典或喜爱的文段、图片剪切进行张贴。最好选取能够配合各科学习或有助于陶冶性情的内容,可以图文并茂,也可以配上心得体会一起张贴。如果能够引起争论的话,还可以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各抒己见,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
10。“表扬与批评”。从班级实际出发,从自身角度去品评人和事,表达个人的爱憎情感,褒贬是非美丑,弘扬正气,倡导文明新风。让每个学生都能以此为鉴,及时改进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其他一些栏目,至于栏目的选择与开设,应灵活机动,可增可减,可依据班级具体情况和黑板报内容的需要进行设置。
二、班级黑板报的编委组成及办报方式
为了充分利用班级黑板报这块宣传阵地,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动手”的良好局面,班主任应要求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把黑板报当成自己的“责任田”,用责任心去播种,去呵护,去收获。因此,在班级黑板报的编辑出版上,要将全班学生按照不同的文化层次与能力水平划分为若干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在此基础上,每组创办一期,周期为一周左右。这样周而复始,形成有序的良性竞争。
一学期里,每个小组大约承担两至三次的黑板报出版任务,每次更新要结合实际并及时反映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班级集体氛围之中。另外,在出版形式上,不局限于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写画画,也可采用图文拼贴或手抄报的形式来完成。
三、黑板报的检查与评定办法
为了鼓励学生认真做好黑板报工作,班主任应及时对每一期黑板报进行检查评定和归纳总结,并与全班学生一道欣赏,点评优劣得失,交流阅读感悟。否则,此项工作就会变得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形成表面轰轰烈烈,实际形同虚设的局面。只有按计划开展活动,并不断进行检查与总结评比,才能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出版活动,从而充分发挥黑板报的教育功能。
评定的方法,可由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组成评议小组,评议小组成员从每个黑板报编辑小组中产生,班主任及时组织评议,对每期黑板报进行综合评议打分。每期一评,学期结束时再进行综合评议。通过评议,指出优劣所在,提出建议与要求,以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友谊,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案例来源:王泽。办好班级黑板报营造健康班级文化[J]。班主任,2015(10)
班主任在引导学生办黑板报时,一定要坚持实用性,避免形式主义;坚持个性化,避免千篇一律。
(四)确定班歌、班训、班徽
班歌、班训、班徽是一个班级的文化标识,代表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和班级文化特色,是最能够代表一个班级朝气的象征。好的文化标识能够很好地表达班级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认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因此,起始年级班主任恰当引导学生讨论、确定班歌、班训、班徽,就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5-4]
在班名、班歌的创建过程中,学生们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创建班级标识的火种被点燃了。没过几天,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一起向我请命面向全班征集班徽。
“什么是班徽,为什么要征集班徽?”我故作不解地问。
“班徽就是班级徽章,班级作为团队,需要专属于自己的LOGO,如同企业有自己的商标、家族有自己的标识、国家有国徽一样。这是团队建设必不可少的。”团支部书记解释道。
“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好主意!你们准备怎么做?”我欣然答应。
学生们商定采取全班海选方式征集班徽,每个学生都是评委,每人限投一票,得票最高者当选。
一周过后,班徽海选大会如期举行。没想到,马柯同学竟然也带着手绘的班徽作品走上讲台。这是一个从实验班“落难”到“致远23”这个普通班的学生,开学以来一直闷闷不乐、沉默寡言。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设计的班徽的寓意:
班徽外围设计为圆形,象征23班是和谐温暖的大家庭,飘舞的丝带象征着班级72人同心合力,蕴含的数字代表永远的23班。班徽侧看为两心相连的形状,大的心型代表老师,小的代表72名学生。整个图标象征在敬爱的老师带领下,班级不断拼搏,努力向前,走向辉煌。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马柯的班徽设计方案成为“致远23”班徽。紧接着,学生们通过淘宝网将班徽定制成班印,作为班级发布通知、公告和制作班级证件的“公章”。最后,全班学生一致同意由班徽的设计者马柯保管班印。我代表全班学生,将班印正式交到马柯手中。马柯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一次,我不仅收获了班徽和班印,还借此帮助一颗因从实验班“落难”到普通班而产生失落的心找回了自信与自尊。
案例来源:梁岗。致远23班级标识诞生记[J]。班主任,2014(6)
上述案例中,班主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班徽海选大会的形式,将班徽的设计权、选择权和发行权全部交给学生一起讨论,不仅彰显了班级管理的民主性,而且使得班级文化成为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