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显性文化入手(第1页)
一、从显性文化入手
所谓显性文化,是那些外显的、直观可视的、容易被理解的文化部分。班级显性文化是隐性文化的彰显和外化,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师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美化教室
班级教室是班级文化成长的园地,也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一阵地。教室的美化、布置虽不必刻意标新立异,但必须要与班级的价值追求保持和谐一致,体现出每个班级的理念、特色、个性与活力。
[案例5-1]
一、美化教室
优美的教室环境,离不开一系列的美化工作。
第一,悬挂书画作品。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在教室里悬挂书画作品,可以营造教室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我请学校擅长书画的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来创作或提供书画作品,然后精心装裱,选择适当的位置悬挂起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省开支;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示师生和家长的特长,增强亲和力。书画作品每学期更换一次,替换下来的作品将作为奖品,奖励给本学期出全勤的学生。学生们很喜欢这种奖励方式,有的学生还把书画作品带回家挂在客厅里,自然地实现了美育活动从教室到家庭的延伸。
第二,精选名人名言宣传画。对名人名言的选择要做到古今结合,中外结合。
学生们经常品读名人名言,在不经意间就能受到某种启迪,形成个人感悟。
第三,悬挂钟表。我们班教室前方挂有一块石英钟,意在提醒学生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杜绝了学生以看时间为由拿手机的现象。
第四,张贴地图。我带过的班级,在教室后墙上有一处风景是永恒的——一幅中国地图和一幅世界地图,并在地图上方醒目地写着“胸怀祖国,放眼全球”。这样不仅可以普及地理知识,也可以调节学生情绪。我告诉学生,当你们在压抑、烦躁之时,请站在地图前面,以我们的城市为起点,任意选择一个方向并一直看下去,你就会被地图丰富的色彩、密集的交通网络、多变的河流水系所吸引,就会发现祖国之美、世界之大,从而使得心中的烦恼不悦烟消云散,视野也会越来越开阔,胸怀越来越宽广。我还常常建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要出现地名,马上在地图上找找,说不定那些陌生的地名会变成形象具体的地理空间。
二、绿化教室
绿色,给人以清新柔和之感,所以教室离不开绿色植物的装点。在教室中养一些绿色植物,如观叶类的文竹、吊兰、非洲茉莉、鹅掌木等,不仅可以净化空气,隔音消尘,维护教室生态,还可以消除师生的视觉疲劳,缓解精神压力,给教室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根据我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可以把花草分给学生养护,开展“比比看谁养得好”活动,在养绿、赏绿的过程中,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还能使学生获得劳动的成就感。
三、优化教室
优美的教室离不开硬件建设,以此彰显内涵。
第一,建立图书角。书籍由师生自愿提供,每人至少一本;派专人管理,对学生的借阅情况按周、月、学期进行统计,统计结果作为班级读书人物评选的依据之一。另外,围绕图书角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建设书香班级,提升班级文化品位。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音画欣赏活动。利用上午课间操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播放新闻、音乐、flash动画、短片、相声等,以活跃教室文化氛围。
第三,合理编排学生座位。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我始终有一个原则——座位面前人人平等。具体做法是:每周分前后左右两次调换位置,科学安排,打破“终身制”“男女搭配制”,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这样一来,不但拓宽了学生间交流的渠道,而且增进了学生间的了解,班级的凝聚力得以增强。
第四,设立百宝箱。百宝箱中备有针线包、订书机、棒棒胶、削笔刀、创可贴、螺丝刀等,以备不时之需。
第五,开展室内文体活动。活动种类丰富多彩,如五子棋、跳棋、象棋等,又如邮票、摄影、书画、优秀作业展览,以及辩论、演讲等,让教室这方小天地更有力度和厚度,成为学生提升思想、涵养心灵的港湾。
四、净化教室
干净整齐,是任何一间教室卫生情况的基本标准。为保证教室整洁,我在班级推行了值日生和卫生承包制相结合的办法。值日生负责常规的卫生清洁工作,而卫生承包制则依据就近原则,把一些卫生死角承包给个人,然后进行不定期检查。如,坐在讲台边的学生要随时搞好讲台卫生;坐在窗户边的学生要保持窗台无杂物、玻璃无脏痕,并负责开窗通风换气;坐在卫生工具旁边的学生有义务随时整理和监督值日生摆放好卫生工具;坐在教室电灯开关边的学生,要根据光线情况随时开关灯,节约用电,做到节能减排;每个学生的桌凳由自己负责保养维护。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也使教室环境大为改观。
与此同时,我要求教室里不设垃圾桶,垃圾由学生自己收集,利用课间投放到学校指定的垃圾收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学生吃零食现象,也有助于保持教室卫生。我还设立了“班级贴吧”,集中张贴各种材料、表格、通知等,防止乱贴乱挂,以保持教室的整洁。
通过美化、绿化、优化、净化,一个环境优美、格调高雅、绿色健康、和谐统一,富有人文气息的教室便展现在师生面前,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场所、求知的天堂、成长的乐园。
案例来源:辛治国。美化教室[J]。班主任,2015(10)
班级教室文化不是学校统一文化的缩影。班主任应该认识到班级教室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根据个人带班理念、班级核心价值观以及班情、学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去布置、美化教室。
(二)设计班级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