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大学生创业准备(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创业的基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创业过程中,如果创业者不讲求诚信,将会寸步难行。

诚信主要指三个方面:

第一,要言出必行。古人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旦对别人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第二,要讲质量,作出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完成,这是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第三,要以诚信动人,荀子曾经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只要创业者坚持诚信立业,一定能以诚动人,博得客户的青睐,赢取下属的忠诚,从而为自己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一切靠自己”的创业精神

所谓“一切靠自己”,即自信、自强、自主、自立,这四种创业精神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自信就是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才会对自己的创业之路充满信心。自信可以给人以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不要依赖别人,一切都要靠自己。要相信自己,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成为一名成功的创业者。

自强是指孜孜不倦,勇于进取,奋发图强。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主创业者应当不受利益的驱使,不耽于事业的平淡,敢于实践,不断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与才干,勇于使自己成为生活与事业的强者。

自主,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自主表现为不受世俗偏见的束缚和传统理念的禁锢,不受舆论的恶评和环境的消极影响,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规划自己的未来,积极采取相应的行动。自主更要有远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把握住自己创业的航向,直至达到成功的彼岸。

“一切靠自己”最重要的是自立,自立就是一切要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和事业。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早立志向,自主创业,勤勉自立,“一切靠自己”来成就一番事业。

(二)创业者的素质

1。竞争意识与协调能力

竞争的目的是提高,竞争的内涵就是既要了解自身的实力,又要掌握对手的动态。《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当代社会,竞争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更是一个企业立足于社会不可缺乏的一种精神。人人都说商场如战场,是战场就会有竞争和搏杀。因此,确立健康的竞争意识,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稳步前进,创造佳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形势也随之越来越激烈。国内公司的情况是从小规模的分散竞争,发展到大集团集中竞争;从国内竞争发展到国际竞争;从单纯产品竞争,发展到综合实力的竞争。从这样严峻的形势看来,创业者如果缺乏竞争意识,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创业者只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不懈竞争才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我们可以清晰地预见,创业者在创业之初所面临的是一个充满压力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创业者缺乏竞争的心理准备,甚至害怕竞争,那就只能得到一事无成的结果。

与竞争意识密不可分的是协调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够妥善处理自身和公众之间的关系,能够协调好下属各部门成员之间的关系。创业者应当做到妥当地处理同外界的关系,尤其要争取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工商以及财税、银行等部门的支持与理解,同时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求同存异、共同协调谋求发展,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创业的和谐的外部环境。

从现实状况看,大学生在创业中比较缺乏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力,它不是天生具有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要真正培养起这种能力,必须学会以下三点。

第一,要敢于和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人和事打交道,敢于冒险,敢于接受挑战,敢于承担责任和压力,同时对自己的决定和想法要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第二,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善于在处理每一件小事的过程中学到东西,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社会上存在着许多复杂的人和事,在这些复杂的人和事面前,创业者要多观察、多思考。观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调查的过程,是获取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的过程,观察得越仔细,掌握的信息往往就越准确。然而观察只是思考的前奏,观察之后必须进行思考,做到三思而后行,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处理好各种关系。可以说,社会活动是靠各种关系来维持的,处理好关系要善于应酬。这里的应酬并不是贬义的毫无意义的应酬,而是职场上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它是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的表现,不但能呈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而且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文化和气质。心理学家认为,应酬的最高境界是在毫无强迫的气氛里,把诚意传达给别人,使别人受到感应,并产生共识,自愿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恐怕是年轻的大学生创业者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所要追求的境界。搞好应酬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尽量做到既了解对方的立场又让对方了解自己的立场。

竞争意识和协调能力是创业成功不可或缺的两种素质,只有具备这两点,才能够使创业者在业务开拓方面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2。创新思维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改革和创新永远是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源泉。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主旋律,是企业化解外界风险和取得竞争优势的最有效途径,创新能力是创业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大脑活动的能力,主要指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独立思考能力和捕捉灵感的能力。也就是说首先要敢想,“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要敢于大胆想象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敢于设计,敢于利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敢为人先。

第二,创新实践的能力,即人在创新活动中完成创新想法的具体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与人们的知识、技能、经验、心态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努力使自己具有更广博的知识、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率地创新。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智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等综合性的体现。

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敢于创新,没有创新精神,不敢冒风险,就谈不上开拓。只有敢于试验、敢于冒险,才能走出新路,走出好路,干出新的事业。创新思维是大学生创业者的优势,如果较好地利用,将为自主创业增光添彩。

3。专业技术

专业技术是创业者在大学期间获得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很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专业生产是专业技术在创业过程中的价值体现。专业技术形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即使在学校里掌握得较好,也不能够说明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运用。许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要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步提高、发展和完善。

大学生创业者要重视创业过程中专业知识的积累,并且能够很好地运用专业技术方面的经验和职业技能的知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可以逐步对于书本上介绍过的知识和经验,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予以提高、拓宽;而对于书本上没有介绍过的知识和经验,创业者要积极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要详细记录、认真分析,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再归纳为理论,对自己今后的创业过程进行指导。这样积累起来,专业技术会在创业过程中逐步提高。

4。企业文化意识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形成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最高目标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代表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企业文化存在于每一个员工的心底,可以从员工的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优秀的企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优秀的企业。大学生创业者就是要通过企业文化意识的培养,建立具有企业文化的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要考虑企业的文化是否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符,你是否认同这种文化。从某种角度看,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领导人的抱负。

一个企业能否有效地实现企业文化管理,取决于该企业文化统一性对企业每个成员的影响程度。如果该企业文化对企业每个成员都具有强烈、深刻的正面影响和导向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够普遍拥有和广泛接受企业的群体意识和制度文化,那么这种文化就有一种强有力的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它必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无形的驱动力。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大学生在创业之初就具有完善的企业文化,但是,当代大学生在创业中应该具有强烈的建立企业文化的意识,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使创业者和他的企业受益。

5。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每一个创业者必备的重要能力,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培养、积累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管理能力与组织能力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激励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幽默的能力、演讲的能力、倾听的能力等。创业者要善于激励团队,要把员工的“要我去做”变成“我要去做”,实现这种转变的最佳方法就是对员工进行激励。优秀的创业者都有很好的演讲能力,特别是那些著名的创业者、企业家,无一例外是演讲的高手。演讲的作用在于让他人明白自己的观点,并鼓动他人认同这些观点。从这点出发,任何一名创业者都应该学会利用演讲表达自己。管理不仅是对自身的管理约束,更是对创业团队的管理,管理能力的高低对创业团队非常重要。

章节目录